9月21日是“世界老年性癡呆宣傳日”,也有人將其簡稱為“世界老年癡呆日”、“國際失智癥日”,在這一天,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將組織一系列活動。失智癥是因大腦進行性的退化,導致記憶力減退,同時伴隨認知功能損害的一群疾病,最常見的病因是阿茲海默癥及血管性失智,目前都無法根治。不過。根據(jù)研究,有些方法確實能夠延遲失智癥的發(fā)生,或減緩疾病的進行。
9月21日是什么節(jié)日?9月21日是“世界老年性癡呆宣傳日”,也有人將其簡稱為“世界老年癡呆日”、“國際失智癥日”。同時公歷9月21日這一天也是世界;鹑和國際和平日。
世界老年癡呆日的由來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癡呆日”,1910年這種病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在這一天,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將組織一系列活動。目前中國有老年癡呆患者500萬人之多,占世界總病例數(shù)的四分之一強,而且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fā)病例。目前中國老年癡呆的患病率已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老年癡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歲以上婦女患老年癡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每年在全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要舉辦這個宣傳日活動,使全社會都懂得老年癡呆病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世界老年癡呆日”是國際老年癡呆協(xié)會1994年在英國愛丁堡第十次會議上確定的。每年在全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要舉辦這個宣傳日活動,使全社會都懂得老年癡呆病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老年性癡呆,多發(fā)生于中年或老年的早期,癥狀是短期記憶喪失,認識能力退化,逐漸變得呆傻,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我國85歲以上老齡人口中,三分之一患有老年癡呆癥。記憶化作流沙,親人變得陌生,心智有如孩童,世界重新歸零——對于老年癡呆癥患者來說,這是一個幻妙的過程;而對于身旁的親人來說,這是不可逆的挑戰(zhàn)。
由于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嚴重的智力致殘癥,病人從輕度記憶與認知障礙到最后的植物狀態(tài),要經(jīng)歷幾年甚至幾十年,這對病人和家屬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而良好的心理、生活護理,能夠延緩患者的病程,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1906年德國神經(jīng)病理學家阿爾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報告了一例具有進行性癡呆表現(xiàn)的51歲女性患者,1910年這種病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
發(fā)展現(xiàn)狀
形勢
目前中國有老年癡呆患者500萬人之多,占世界總病例數(shù)的四分之一強,而且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fā)病例。中國老年癡呆的患病率已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老年癡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歲以上婦女患老年癡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
疾病介紹
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嚴重的智力致殘癥,病人從輕度記憶與認知障礙到最后的植物狀態(tài),要經(jīng)歷幾年甚至幾十年,這對病人和家屬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老年性癡呆像一種“流行病”,在老年人中發(fā)病率上升較快。
影響
更令人擔憂的是,絕大部分患者就診不及時或根本不到醫(yī)院診治,生活質量低下,這一現(xiàn)象應引起社會、家庭的關注。調查顯示,中國輕度癡呆癥患者的就診率為14%,中度癡呆癥患者的就診率為25%,重度癡呆癥患者的就診率為34%。47%的癡呆癥老人照料者認為,病人的狀況是自然衰老的結果。
眾所周知,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因患老年性癡呆而死亡。但你或許并不知道,隨著人均壽命的不斷增長,預計到2015年,一對夫妻贍養(yǎng)的4位80歲以上老人中,可能就有一位是老年性癡呆患者。國際老年癡呆協(xié)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研究員盛樹力今天告訴記者,此病集身體、精神、神經(jīng)和社會于一身的特點,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目前我國關于老年癡呆的基礎性研究十分薄弱,引發(fā)出的相關問題令人擔憂。
基礎性研究
美國、日本以及歐洲一些國家十分重視老年性癡呆的基礎性研究,僅美國就有29個專業(yè)研究中心,2005年其研究經(jīng)費達11.6億美元,歐洲此項的經(jīng)費投入也達1億歐元,但我國目前沒有一家專門從事此病的研究機構,專項的研究經(jīng)費更是少之又少,既沒有規(guī)模性的、穩(wěn)定的研究隊伍和長遠的研究與防治規(guī)劃,也沒有可供科研人員交流的專業(yè)期刊。
老年癡呆復雜的發(fā)病機理,導致人們對其知曉率低。調查顯示,有半數(shù)以上的癡呆病人親屬認為,老年性癡呆只是自然衰老的結果,而不認為是一種疾病。特別是在發(fā)病率很高的農村,接受治療的人很少,而采取早期防治,恰恰是世界公認的延緩老年性癡呆發(fā)病的有力措施。阻礙這些患者治療的因素中,除了沒有正確判斷病情外,高額的治療費用是帶給家庭的主要負擔。在中國,一個老年性癡呆病人一個月僅藥費的支出就達900元,在美、歐國家每個病人每年的費用高達1萬多美金。目前,在中國此類藥物沒有列入醫(yī)保目錄,但是在一些商業(yè)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險中目前已經(jīng)有老年性癡呆保障。目前沒有商業(yè)保障的家庭,如果有癡呆病人的家庭將陷入難以想象的困境中。
專家提醒
“世界老年癡呆日”是國際老年癡呆協(xié)會1994年在英國愛丁堡第十次會議上確定的。每年在全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要舉辦這個宣傳日活動,使全社會都懂得老年癡呆病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由于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嚴重的智力致殘癥,病人從輕度記憶與認知障礙到最后的植物狀態(tài),要經(jīng)歷幾年甚至幾十年,這對病人和家屬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而良好的心理、生活護理,能夠延緩患者的病程,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中國北方患老年癡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癡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癡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老年癡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
老年癡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癡呆癥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癥之后,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癡呆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四五十歲就癡呆的人,數(shù)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歲的女兒陪同80歲老母親看病,竟然雙雙被診為老年癡呆;47歲婦女丟三落四,同樣是老年癡呆惹的禍。
老年期癡呆是一組由各種原因所造成的腦器質性疾病,具有不同程度的癡呆表現(xiàn)和明顯的生活自理能力減退;因此康復措施的側重點應置于個人生活能力的照顧和支持,盡最大努力促進功能改善。
盡可能安排生活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如必須住院者則應準備類似家庭生活的條件。由于大多存在生活自理困難,除耐心護理照顧外,要反復多次示范和手把手帶教,并反復訓練以養(yǎng)成習慣。努力培養(yǎng)認知功能,反復地訓練定向力、記憶力、辨認力及日常簡單事務操作力。
世界老年癡呆日專家講預防
對早期患者,可使用支持心理治療。盡量安排平靜安穩(wěn)的環(huán)境,以避免產(chǎn)生緊張不安的體驗,也要注意保持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以增進其安全感。盡可能安排恰如其分的作業(yè)訓練內容和項目,一般以不費體力、不費目力、不計效率,沒有危險性和較易接受的簡單操作為妥。
由于患者多半有注意障礙,應開展一些新奇多樣化的活動,目的在于投其所樂、吸引注意和消除憂愁與孤獨感。努力使這類老年患者能安渡余生,安排好他們的休閑活動更具有深刻的康復涵義。
在可能范圍內也要給予適當?shù)捏w力活動和鍛煉同時關心飲食和營養(yǎng)狀況,注意確保營養(yǎng)和水分的攝入,以支持軀體功能并可以適當參加生活活動。
這些都在顯示,患老年癡呆的年齡在提前。老年癡呆逐步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血管性因素在發(fā)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事實上,老年癡呆在中年就開始有癥狀和反應,如果不提早發(fā)現(xiàn)和治療,等發(fā)展嚴重了就無法治愈了。癡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專家說,早期的癡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歲時就無法治療了。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