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現(xiàn)象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為了消滅文盲現(xiàn)象,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66年就決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為國際掃盲日,目的是動員世界各國和有關國際機構同文盲現(xiàn)象作斗爭,并希望通過國際掃盲日活動推動掃盲工作的開展,使各國適齡兒童都能上學、在校學生不過早輟學、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機會。

9月8日是什么節(jié)日?國際掃盲日是幾月幾日
國際掃盲日由來
文盲現(xiàn)象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嚴重阻礙著社會發(fā)展。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65年11月17日召開的第14屆代表大會上,決定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國際掃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旨在動員世界各國以及相關國際機構同文盲現(xiàn)象作斗爭,促進世界各國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水平,使適齡兒童都能上學、達到能夠識字的基本水平,并最終達到增進人際溝通、消除歧視、促進文化傳播和社會發(fā)展的目標。
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全球掃盲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據(jù)統(tǒng)計,2009年全球約7·93億成人文盲中有大約三分之二是女性;約有6700萬小學適齡兒童和7200萬青少年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布的《2011年全球教育監(jiān)測報告》顯示,全世界有2800萬兒童被武裝沖突剝奪了受教育的機會。從1999年至2008年,全世界共有35個國家受到武裝沖突的影響,這些國家的失學兒童占全球失學兒童總人數(shù)的42%。報告特別指出,教育的缺失也會成為沖突的誘因。在受沖突影響的國家中,有超過60%的人口年齡在25歲以下,但他們缺乏脫離貧困的必要技能。
但是,全世界的掃盲任務依然嚴峻。據(jù)統(tǒng)計,2007年失學兒童為7200萬,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15年仍將有5600萬兒童失學;失學兒童中大約54%為女童。
2011年9月5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約有7.93億成年人是文盲,大部分是女性,他們既不會閱讀,也不會書寫,而且分布非常集中,其中超過七成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和西亞等貧困地區(qū)。此外,全球約有6700萬適齡兒童無法接受小學教育,超過7200萬青少年無法接受中學教育。
掃盲任務
盡管中國在2000年已經“實現(xiàn)了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但是,從中國剩余文盲及掃盲工作的現(xiàn)狀看,繼續(xù)開展掃盲和掃盲后繼續(xù)教育,鞏固和擴大掃盲成果仍然是一項繁重而艱巨的任務。
從剩余文盲的現(xiàn)狀看,8500萬成年文盲和2000萬不能讀書看報與現(xiàn)代文明隔絕的青壯年文盲令人心情沉重。這些文盲大都生活在經濟、教育發(fā)展比較落后的邊遠貧困地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經費短缺、教育基礎較差、文化生活匱乏、信息閉塞、意識落后,掃盲的組織和動員困難較大。
從掃盲工作的現(xiàn)狀看,我國的掃盲教育水平不高。一方面,這些年來中國的掃盲教育大都帶有運動性和突擊色彩,盡管可以造成強大的聲勢和熱烈的掃盲氣氛,但往往容易追求那種轟動一時的場面效應,追求入學率、脫盲人數(shù)和比率,片面地強調速成而忽視掃盲教育的質量。而掃盲目的的偏差又會使一些地方弄虛作假。另一方面,中國所謂脫盲的主要標準,仍舊停留在“農村居民能識讀1500個漢字,城鎮(zhèn)居民2000個漢字”層次上,對于迅速走向現(xiàn)代化的中國社會而言,這一標準顯得還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成人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此外,中國的“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充分考慮了中國文盲人口眾多的實際情況,附合中國的國情。但國際通用的“統(tǒng)計指標”是成人識字率,而成人識字率中國只達到91%,作為一個國家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國家社會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和排序中,中國居中等偏下水平。
因此,切不可因實現(xiàn)“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并得到國際社會的公認和贊許而沾沾自喜,停止不前。中國的掃盲還只是掃“文字盲”而不是掃“文化盲”,掃盲標準還只是低水平的。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掃盲目標還有較大的差距。掃盲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和艱巨。中國國家教育部已經全面部署了“十五”期間的掃盲工作,“鞏固擴大掃盲成果,支持西部地區(qū)掃盲攻堅戰(zhàn),堅持進行掃盲課程和教學改革”成為掃除文盲新的工作重點。同時強調:堅持把掃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強各級政府對掃盲工作的領導;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掃盲工作;深化掃盲課程和教學改革,提高掃盲的實用性;堅持“一堵、二掃、三提高”的基本方針;堅持掃盲工作的督導評估制度等等。
這將會使中國的掃盲工作更上一層樓,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