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萬則無敵”的軍事神話最早出自哪里?
咸平四年(遼統(tǒng)和十九年,1001年),遼帝國將東京統(tǒng)軍使耶律奴瓜調(diào)任南府宰相,籌備南侵事宜。宋廷也早早得到諜報,由于上一次錯用傅潛,引起朝野嘩然,甚至連老將李繼隆都主動請纓出山再戰(zhàn)。但真宗沒有同意,而是以樞密使王顯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出任鎮(zhèn)、定、高陽關都部署,帶領年輕將領們作戰(zhàn)。
遼軍的首要攻擊目標仍然是深懸遼境的威虜軍,而王顯的總參謀部簡單的以此來制定戰(zhàn)略方案,集結了十萬重兵到威虜軍,準備與遼軍主力會戰(zhàn)。然而宋軍情報似乎不太準確,遼軍并沒有出現(xiàn),十萬大軍空耗了一個多月的糧餉后,主力撤回關內(nèi),只留下騎兵部隊機動。其實這個錯誤的情報未必不是好事,因為十萬機動能力很差的宋軍遠離國境,糧道極易被切斷,如果遇上休哥這樣的高手,只怕要重演雍熙北伐的大敗。
十月中旬,遼軍真的來了,先鋒仍然是耶律隆慶。不排除遼軍利用了反間計,先騙取宋軍主力集結,空等不到后主力退卻再趁機出兵。但這一次遼軍很不走運,遇到了連續(xù)大雨天氣,道路非常泥濘,更可怕的是遼軍的弓弦多采用皮弦,經(jīng)雨水浸泡后失去了彈性。不知此時遼軍中是否有人想起了雍熙三年的君子館,劉廷讓就是因為突至的冷空氣導致弓弦不能張開而全軍覆沒,現(xiàn)在他們似乎面臨同樣的困境。但是遼軍對弓弩的依賴要遠遠低于宋軍,因為他們還有契丹民族引以為豪的重甲騎兵--鐵林軍。當隆慶推進至長城口時,遭到宋軍前陣鈐轄張斌伏擊,由于遼軍不能使用弓箭,被張斌的精騎順利突破前陣。張斌也知道自己兵少,所以看準隆慶的帥旗直沖。就在這時,鐵林軍出現(xiàn)了,數(shù)千重甲騎士如銅墻鐵壁般佇立在隆慶前方,張斌知道無可能獲勝,在取得不錯戰(zhàn)績后及時撤離了戰(zhàn)場,趕至威虜軍和大部隊會合。
宋軍主力空等一個多月后剛剛撤回關內(nèi)敵軍就來了,又錯過了大好戰(zhàn)機,真宗接到張斌的捷報雖然高興卻也不由得嘆惜。這時再集結步兵主力出關已經(jīng)來不及,只能急詔沿邊各路增援,緊急繪制陣圖傳示王顯。這時留在關外的宋軍全部都是騎兵部隊,約有二萬騎,宋遼兩國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騎兵大會戰(zhàn)即將展開!
遼軍尾隨張斌來到威虜軍,宋軍已經(jīng)在城下列出罕見的騎兵大陣嚴陣以待。一般來說歷史上只有步兵大陣,很少出現(xiàn)騎兵大陣,因為馬畢竟是畜牲,很難訓練成科學的陣型,但一旦成型,騎兵方陣理論上比步兵方陣更厲害,而且已經(jīng)面對就不能跑,一跑就會被追殺?,F(xiàn)在遼軍只剩下一個辦法:以優(yōu)勢重騎兵鐵林軍突破宋軍陣型。鐵林軍在他們的主官鐵林相公(史書未載姓名)的帶領下向宋軍中軍發(fā)起了沖鋒,宋軍主將鎮(zhèn)、定、高陽關三路都鈐轄魏能率騎兵主力上前迎敵,前陣鈐轄田敏、秦翰各率3000騎從側翼掩護,田敏作為靜塞軍指揮使取得徐河大捷后升級為都指揮使,現(xiàn)在他所率領的部隊很可能仍包含了那一千騎宋軍騎兵的驕傲:靜塞軍。鐵林軍雖然強大,但是宋軍騎兵也絕非易與,鐵林軍前鋒遭到三路鉗擊后隆慶又派出本方騎兵主力跟上,這時宋軍的預備隊李繼宣也投入了戰(zhàn)斗。在宋軍幾員大將的密切配合下,遼軍陣型開始有所松動,而在魏能、田敏、秦翰的鉗形攻擊下,鐵林軍非常吃力。鐵林相公身先士卒,戰(zhàn)士們也無不奮勇沖擊,但是刀劍無眼,鐵林相公終于被魏能一箭擊斃。隨著宋軍騎兵如絞肉機一般的鋼刀揮動,這支承載著遼軍無數(shù)光榮與夢想的部隊--鐵林軍,被淹沒在了萬千馬蹄之下。
鐵林軍的建制當然不會被遼軍所拋棄,但是,這一次的全軍覆沒,已經(jīng)打斷了他的脊梁,那支曾經(jīng)橫絕大漠三千里、馳騁草原數(shù)十年的偉大鐵軍就此覆滅。當下一次遼軍重建鐵林軍建制的時候,只不過是一支普通的重甲騎兵團了。
最精銳的鐵林軍覆沒了,遼軍士氣大挫,敗局已定。梁王隆慶還算鎮(zhèn)定,帶領大隊邊打邊撤,向城西羊山方向撤去。但是,他的噩夢還沒有結束,宋軍前陣鈐轄楊延昭、楊嗣正在羊山設伏恭候他的大駕。遼軍撤到羊山時,二楊各率3000騎迎面殺出。面臨絕境的遼軍見宋軍只有6000騎兵,突然爆發(fā)了極其強大的戰(zhàn)斗力,二楊被逼退至羊山腳下,雖居高臨下仍然不能獲得優(yōu)勢,只好退出了戰(zhàn)場。但是遼軍的逃跑已經(jīng)被遲滯,后隊被田敏追上(可能是靜塞軍)。田敏和秦翰死死咬住遼軍,一直等到李繼宣的大隊趕上。遼軍背靠羊山,借助地形拼死抵抗,但李繼宣毫無懼色,率部登山逆戰(zhàn)。之后遼軍不斷轉換防御陣地,李繼宣一刻不讓,始終緊咬,戰(zhàn)斗異常激烈,李繼宣滿身受傷,戰(zhàn)馬三次倒斃,均換馬繼續(xù)作戰(zhàn)。最后遼軍傷亡大半后終于從牟山谷逃脫。
戰(zhàn)后清點戰(zhàn)果,宋軍共斬首兩萬余級(估計殺敵六至八萬),陣斬大將15名,其中包括鐵林相公一名,有的史料上還說殺死了遼帝國的大王。戰(zhàn)后,群臣紛紛上書向真宗道賀,宋軍在邊境堆筑京觀,夸耀武功。
史料上評價此役“漢騎不滿萬,滿萬則無敵。”這也是歷史上后來那些少數(shù)民族軍隊此類事件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