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絕糧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孔子有這樣一段故事,記載于《論語—衛(wèi)靈公第十五》: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STRONG>
大意是說,孔子在陳國時斷了糧食,跟隨的弟子都生了病,起不來。子路抱怨說:“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jié)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P>
做人的道德標準,不會因為順境、逆境而有所不同,那么能否在各種情況下都堅持住,不動搖,是對自己道德品質(zhì)的檢驗。而不是象某些人所說的“與時俱進”,從權(quán)宜走向權(quán)益,離自己的口號越來越遠。
孔子留下做人的道理,維持了我們中華民族兩千年的道德規(guī)范,現(xiàn)代人連這個都敢嘲笑,因為社會的整體道德已經(jīng)下滑得很厲害了。講出“做好人”的時候,人們卻以為他們有什么政治目的或者精神不正常了,人們已經(jīng)不知道做人的標準了。
孔子絕糧故事介紹
話說孔子帶著他的幾個得意門生周游列國,一路風(fēng)光,好不暢懷。這一天,孔子一行取道鄉(xiāng)野前往陳國都城淮陽,恰遇路邊兩位村姑正忙采桑。藍天艷陽高照,村姑倩影婀娜,一閃一閃的,襯著桑田一片翠綠,優(yōu)美的景色使孔子不禁脫口而歌 “北枝清秀南枝長……”但馬上有位村姑接唱了下來:“你去到陳國會絕糧;九曲明珠穿不過,定要來問我采桑娘!”“這么沒見識!連我這個當今最有智慧最聰明的圣人都敢小看,真是愚不可及!”孔子聞歌皺了眉頭,指著村姑背影數(shù)落道。眾弟子有的隨和,有的勸解。只有顏回暗暗思忖:“歌雖不中聽,但口氣卻未必不有來頭。想不到如此鄉(xiāng)野乃藏龍臥虎之地?!痹诳鬃訋熗津}動與驚訝間,兩位采桑姑娘已經(jīng)向桑田遠處的人家走去了。
孔子絕糧過程
孔子一行到淮陽的時候,陳王正為處理一件稀世珍寶而發(fā)愁:新近獲得九曲明珠一顆,他想用絲線穿掛起來,滿朝文武無一中用。接見孔子后,陳王便順便將這個難題交給了他:"聽說你是最有智慧的圣人,你和弟子們把我的九曲明珠穿好,我再好飯好菜招呼你?!标愅踉缇吐?wù)f孔子大名,但耳聞為虛,眼見為實,穿珠不行你就別想白吃!“初到貴境,承蒙錯愛,愿效犬馬之勞!”孔子連忙應(yīng)諾。但是,這九曲明珠不同一般珠子,九個曲忽左忽右的彎折,真的沒法子穿過來。師徒幾個一路風(fēng)塵,再忙活了大半天,肚子有點頂不住了。顏回擦擦汗,對孔子說:“先生,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回頭找找早上遇見的村姑,可能她們真有辦法呢!”孔子皺皺眉頭,幽幽的說:“子淵你太沒頭腦。一介村姑,懂個屁事!她們真有能耐,何不早幫國王穿了?教你做,不如她們自己做了,還可獲得重賞呢。”子路、子貢他們也不置可否,繼續(xù)拿著條線,往珠孔亂擠。但顏回還不死心,自個偷偷跑出城,直向村姑家走去。進門不見村姑,只見她們的母親。顏回說明來意,這農(nóng)婦很表同情。說:“閨女剛出門了,你吃點東西再回城里!”接著,招待他吃了熱騰騰、香噴噴的番薯和米粥,臨走還讓他托了一個大南瓜,囑他回去煮給先生他們充饑。顏回謝了農(nóng)婦,在夕陽下托著個大南瓜往濮陽城走,一會就覺得胳膊生痛。忽然一想:不對!村姑肯定在家!如果不是他們交代媽媽,不可能有現(xiàn)成的食物招待我,托南瓜也是有意警醒我的!于是,扭身轉(zhuǎn)回村姑家,正遇上了說笑嬉鬧著的姐妹倆。有感于誠意,村姑將穿九曲明珠的方法教給了顏回。顏回拜別村姑一家,帶上她們給的一點蜜糖,在路上捉了一個大螞蟻,一路大步流星,很快就回到淮陽城。進得門來,看到大家還是束手無策的樣子,顏回一手拿過九曲明珠說:“我來!”說著,他將蜜糖涂在珠的一端孔壁,再將腳上拴著細線的大螞蟻從另一個珠孔口往里放。只見螞蟻直往深處爬,一會兒已爬到另一端出口。大家這才舒展了眉頭。原來,村姑就是利用螞蟻對糖味的敏感,來穿過九曲明珠,為孔子一行解脫了一次磨難。聽說后來陳王終于知道自己領(lǐng)地有這么聰明的村姑,特意請她們進宮做官,賞賜俸祿,但都被謝絕了。路人經(jīng)過村姑的桑田,經(jīng)??梢月牭剿齻冇淇斓母杪暎骸坝木余l(xiāng)野好風(fēng)光,北枝清秀南枝長;平民自有平民樂,勝過做官萬擔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