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yǎng)生 冬季對癥暖全身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泡腳是一個養(yǎng)生保健的好方法,很多愛好養(yǎng)生的人士有空的時候都喜歡在家里泡泡腳。冬季的時候,氣溫低,泡腳更是受到人們的歡迎。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冬季泡腳養(yǎng)生的方法,讓大家健康一冬天。那么大家知道冬季要怎么泡腳才健康嗎?泡腳有哪些好處嗎?如果不是很清楚也不怕,下面咱們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腳冷身也寒
一般來說,如果我們的腳冷的話,身體也是很難感覺到溫暖的。中醫(yī)說那是因為腳是三陰經(jīng)交匯的地方。因此在腳冷的時候浴足就可以起到暖腳暖身的作用。另外,頭是三陽經(jīng)交匯處,所以頭相對沒那么怕冷。
此外,沐足不僅可以暖身,還能保健。“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腳是人體總的精氣之源,是人體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中醫(yī)基礎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所謂“本”就是生命的根本所在。這就明確指出了脾腎在臟腑中的作用特別重要。然而,足少陰腎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皆起始于腳部,可見腳部在生命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組織。為了強調這一點,人們常把腳稱為“人之根本”,應該說一點也不夸張。
藥物泡腳能讓藥物成分通過皮膚、黏膜、經(jīng)脈以及絡脈進入體內(nèi)發(fā)揮作用,對于那些不能進補溫陽藥的人,沐足的方法能幫助他們溫通四肢,且避免了吃藥膳帶來的上火癥狀。
對癥沐足(以下藥物除特別注明外單位全為克)
1、風寒感冒
艾葉15、蘇葉15、桔梗10、麻黃10、生姜5片。風寒感冒者往往噴嚏、流鼻涕、周身緊痛、惡寒、口淡、沒有胃口、惡心嘔吐、大便溏爛。在感冒的急性期在家泡泡腳能幫助盡快恢復。
2、風熱感冒
桑葉30、北杏20、菊花20、連翹15、銀花15、桔梗10、防風10、薄荷10。風熱感冒的人往往發(fā)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流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
3、免疫力低下,經(jīng)常感冒者
北芪50、防風10、白術20、黨參30、五爪龍30。
4、過敏性鼻炎、鼻塞
辛夷花20、蒼耳子20、白芷15、桔梗10、升麻10、五爪龍60、薄荷10、細辛10。
5、痛經(jīng)
艾葉50、桂枝10、烏藥15、元胡10、香附10。
6、風濕骨痛、關節(jié)痛
秦艽、獨活、雞血藤、絡石藤、千斤拔、赤芍、姜活、細辛各30。
7、失眠
夏枯草30、桑枝20、桂枝20、白芍20、夜交藤30、龍齒30、牡蠣少許。
8、氣血循環(huán)不良,體虛倦怠
丹參20、赤芍15、黨參20、桂枝10、地龍10、桃仁10。
9、胃腸功能不佳,消化不良
黨參30、法夏10、黃岑15、黃連10、蘇梗15、蛇舌草30、蒲公英30、陳皮10。
10、腎陽虛弱
巴戟、蓯蓉、杜仲、懷牛漆各30。這類人往往腰膝冷痛、四肢冰冷,小便清長、夜眠不安,他們往往內(nèi)服溫陽的藥物后容易上火,虛不受補,可以通過沐足來溫陽通絡。
沐足注意事項
沐足時間30分鐘~40分鐘、水溫不超過45攝氏度;水面在膝關節(jié)以下、把每服藥用布袋包好,煎水,每服藥均可以反復加熱使用5天;晚上睡覺前沐足一次;每次沐足之后涂抹潤膚膏,然后進行腳部按摩,這樣可保持皮膚平滑柔軟,注意空腹或餐后別立即沐足。
不適宜沐足的人
(1)各種開放性軟組織損傷者
(2)皮膚局部感染病變,足部有皮膚破損及燒、燙傷者
(3)各種腫瘤,骨關節(jié)結核病人
(4)胃、十二指腸急性穿孔者、出血性體質的人
(5)急性傳染病、淋巴結腫大者、孕婦
(6)嚴重心臟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應注意沐足的水溫,避免腳部受傷
(7)高血壓患者應盡量避免,如果需要沐足應在血壓穩(wěn)定時進行,并注意水溫別太高。
冬季熱水泡腳好處多多
寒冷的冬季,手腳似乎很難變得熱乎,手腳冰涼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冬季血液的新陳代謝減緩,低氣溫使得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減弱導致的。長期手腳冰涼,會引發(fā)全身血液循環(huán)不暢。那么泡腳究竟有什么好處,相信每個泡過腳的人都能體會到泡腳之后的舒適感。針對不同人的身體狀況,應該如何選擇藥材泡腳,以及一個好的足浴盆呢?一個好的足浴盆不僅可以起到泡腳功能,還具有多位一體的按摩治療作用。
如何正確泡腳
1.泡腳的時間應該選擇在晚上,晚上九點至十點泡腳為宜,因為是補腎氣的最佳時刻。
2.晚飯后的半小時不宜泡腳。因為吃完飯后,人體內(nèi)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后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時間久了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yǎng)缺乏。
3.泡腳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15至20分鐘最佳,由于泡腳的過程中,血液循環(huán)速度加快,心率也會增加變快,時間過久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心臟病患者和老人尤其要注意,要是感到頭暈胸悶,應該立即停止泡腳,躺下休息。
4.泡腳的水溫也不宜過熱,建議在45至50度最佳,過熱的水溫會燙傷皮膚。
冬季怎么泡腳
沒到冬天泡腳就成為人們養(yǎng)生方式之一,但是你知道么冬季泡腳不僅僅是清水還要加入些許東西讓養(yǎng)生更到位。那都加些什么東西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冬季怎么泡腳吧!
1.艾草泡腳
溫肺: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艾草是性溫、味苦、無毒的一味藥。它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故又被稱為“醫(yī)草”。艾葉泡腳的好處,能夠改善肺功能,對于患有慢性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艾草泡腳的方法和生姜泡腳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腳,煮法與前面提到的相同。
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腳。還可在用艾草水泡腳的同時,喝上一杯生姜紅棗水(10粒干紅棗加兩片生姜,加十碗水煮兩個小時)作為輔助。
用艾草泡腳期間應當注意,同時多喝溫開水,少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虛熱、實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慢性支氣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和患有、糖尿病的人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艾草泡腳。而且用艾草泡腳每周2-3次即可,不宜過于頻繁。因為用艾草泡腳能引火下行,有時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不足,容易引起頭暈、,還會引起上的變化。
2.生姜泡腳
祛寒:生姜在中醫(yī)上屬于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較小?,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生姜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和。、容易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腳。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腳并不是將生姜放入中泡一會兒,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約為中等大小的姜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后,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
生姜中的藥用成分有許多是小分子物質,蓋上鍋蓋煮可以避免其揮發(fā)。半塊姜的用量是對于一般家庭用來泡腳的盆裝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腳用的水量較多,或是怕冷的癥狀比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腳一段時間后,怕冷的癥狀一般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桂皮泡腳
消腫: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它與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溫腎陽的作用。用他們泡腳,對于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腎源性是由于腎臟功能問題或出現(xiàn)疾病而引起的水腫。一般首先發(fā)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如眼瞼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時最為明顯,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的皮膚可出現(xiàn)凹陷。如果出現(xiàn)了腎源性水腫,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塊)煮后泡腳,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連續(xù)用此法泡腳能夠起到一定的消腫作用。
如果先從身體的下垂部位(如腿)開始出現(xiàn)水腫癥狀,逐漸發(fā)展到身體其他部位,則可能是由于心臟功能問題而導致的心源性水腫。這種水腫可以選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來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從而達到輔助減輕水腫的目的。
4.紅花泡腳
防凍瘡皸裂:紅花是一種婦科常用中藥,它能夠活血通經(jīng),祛淤止痛。冬季容易發(fā)生凍瘡和皮膚皴裂的人在秋季應該提早用紅花泡泡腳,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取紅花10-15克(大約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腳,能夠預防和改善凍瘡。每到冬天,有人的手腳經(jīng)常會發(fā)生皴裂和破皮,但是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又需要很長時間恢復。選擇用紅花來泡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這種情況的發(fā)生。
結語:上述內(nèi)容就是關于冬季泡腳的一些相關內(nèi)容介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于冬季泡腳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吧?冬季泡腳好處多多,大家在感覺到寒冷的時候不妨來泡泡腳哦。如果身體有什么不適,還可以在里面加入相應的中藥來泡呢!如此簡單的養(yǎng)生方式,大家還在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