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顧發(fā)燒寶寶 注意降溫方法
小寶寶是一家人的心頭肉,不能磕著不碰哪去,發(fā)燒都讓人糾結不得了。寶寶發(fā)燒要很重視的,寶寶發(fā)燒該怎么辦呢,媽媽們應該怎么處理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的內吧。
如何照顧發(fā)燒寶寶
1、平時多學習
了解一些醫(yī)學知識及護理常識,才不至于在寶寶生病發(fā)熱時慌亂無措,要知道,寶寶發(fā)熱是由于病原菌引起的(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當這些病原菌侵入機體后,機體的防御系統(tǒng)為保護機體,可作出各種保護機體的反應來抵御病原菌,發(fā)熱就是其中的一種抵御反應。發(fā)熱并不是一個壞現(xiàn)象,說明機體正在與病原菌作斗爭。一般來說38.5℃以下不用退熱處理,38.5℃以上應采用退熱措施。
物理降溫
溫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寶寶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在寶寶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藥物降溫
以上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藥。6個月以下的寶寶盡量使用物理降溫。有高熱驚厥史者應在有效降溫的基礎上同時使用鎮(zhèn)靜劑(在醫(yī)生指導下用)。
2、多飲水
給寶寶喂流質飲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風
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多睡覺
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復。
引起嬰兒發(fā)燒的原因
1、外在因素,請看下一頁?。?!
體溫受外在環(huán)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的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2、內在因素
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fā)炎或其他疾病。
3、其他因素
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寶寶發(fā)燒怎么辦
1、正確使用退燒藥
如果小兒體溫不超過38.5度,一般不需要用退燒藥物,但應該密切觀察體溫的變化。若小兒體溫達到39度時,為防止發(fā)生熱痙攣,在醫(yī)生指導下,選用適當?shù)耐藷崴幹委?,或采用物理降溫,如?5%的酒精或溫水擦腋下、腹股溝、手心、腳心等血流量豐富的部位,也可以幫助退燒,而且效果很好,小兒愿意接受。但必須注意要邊擦邊注意給患兒隨時蓋好,以免受涼。
2、發(fā)燒時要減衣服
不應采取捂汗的辦法降體溫,因汗水流失過多會使患兒感到疲憊無力。中醫(yī)認為損失大量津液,反而對患兒恢復的利。
3、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定時開窗通風,室溫不要過高,保持在18到20OC為宜,同時,不要讓過堂風直吹患兒。
4、患兒發(fā)燒若仍不緩解,要配合醫(yī)生
做好其他各項檢查,便于早日找出致病原因,便于有針對性地對癥治療。
5、飲食應以清淡為主,請看下一頁?。。?/strong>
便于消化及吸收,以半流質為宜,如營養(yǎng)粥和雞蛋面湯之類的飲食:多食蔬菜及水果,尤其要吃些含維生素C的新鮮果蔬。
6、多飲水,吃流質飲食
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物理降溫方法
1、溫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或75%酒精兌水1/2,亦可用二鍋頭酒兌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釋后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小朋友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2、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fā)時,也會吸收體熱。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不適。寶寶發(fā)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于能幫助降溫。
4、冰袋冷敷
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tài)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5、使用冷水枕
肛溫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較低的溫度作局部散熱?,F(xiàn)在市面上的軟冷水枕比較方便,冷度也不會太冷,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
總結:小寶寶們的誕生牽動了整個家庭的心,寶寶的一舉一動都讓大人的關心,寶寶發(fā)燒那就更要注意哦。上面小編已經給大家介紹了寶寶發(fā)燒該怎么處理了。希望大家認真看看,別到時候手忙腳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