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突然正常好不好
很多人都會有血糖高的癥狀,用盡各種方法來降血糖,但是如果血糖突然降下來了就是好事嗎?其實這個時候你最需要警惕了,很可能是大病將至了!
血糖突然正常好不好
四川省成都市邱琳女士問:母親之前被診斷為糖尿病,但近期癥狀幾乎都消失了,只有一些食欲不振和怕冷的情況,請問還要繼續(xù)治嗎?
北大醫(yī)院內(nèi)分泌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郭曉蕙答:糖尿病癥狀的突然消失可能并不是好事,因為腦垂體瘤就可能導致出現(xiàn)糖尿病癥狀消失。所以糖友們要警惕腦垂體瘤導致的糖尿病無癥狀。腦垂體是一個重要的內(nèi)分泌器官,分前、后兩葉,前葉分泌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等升糖激素,這些激素作用于腎上腺、甲狀腺等靶器官,使人體內(nèi)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與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直接促使血糖升高;生長激素還通過抑制葡萄糖激酶而產(chǎn)生抗胰島素作用,使血糖增高。當垂體發(fā)生腫瘤時,前葉組織受到破壞,內(nèi)分泌功能受損,最終引起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甲狀腺素及生長激素的分泌減少,血糖值隨之下降。此時,糖尿病患者的癥狀可隨之減輕,甚至消失。
這類患者對胰島素比較敏感,易產(chǎn)生血糖下降且不穩(wěn)定,甚至有嚴重的低血糖表現(xiàn)。還可以發(fā)生畏寒怕冷、毛發(fā)干枯、脫落、食欲不振、性欲減退、月經(jīng)不調(diào)甚至閉經(jīng)、血壓偏低等腎上腺皮質(zhì)機能、甲狀腺機能與性腺機能減退的一系列癥狀。應盡早就醫(yī),排除嫌疑。
碎石后因何腰痛尿頻
我一個多月前做過體外碎石,沒多久就出現(xiàn)腰疼的癥狀,即使不喝水,每隔十幾分鐘就要去趟廁所,夜間要解三四次小便,這是怎么回事,需要做什么檢查?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yī)師張衛(wèi)星答:一般患者做完體外碎石是不會出現(xiàn)腰疼、尿頻等癥狀的,你的這種情況不排除兩種可能。首先,可能是碎石做得不徹底,碎石由大變小,然后堵住身體局部器官,以至于你會感覺腰疼,不知除了腰疼外你是否還出現(xiàn)腎積水或其他不適癥狀,如果有就必須去醫(yī)院檢查;其次,你每隔十幾分鐘就要去趟廁所,也可能是結(jié)石到達輸尿管下端,尿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反應。所以,根據(jù)目前這種癥狀,你最好到醫(yī)院做B超,并化驗一下尿液,看是不是由以上兩種原因引起,以便科學就診。
你有選擇恐懼癥嗎
當你需要對一件事做出選擇的時候,你是否會猶豫不定,瞻前顧后,遲遲做不出最后的決定?有這種選擇障礙的人并不少見,但有些人面臨選擇的時候,往往會感到痛苦難熬,甚至產(chǎn)生極端的恐懼,就算是選擇吃什么,對他們也是莫大的折磨。這種現(xiàn)象被心理學稱為選擇恐懼癥,也叫選擇困難癥或選擇障礙癥。
什么是選擇恐懼
在香港電影《天生購物狂》里,劉青云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位有著嚴重選擇恐懼癥的人。他練過很多種功夫,倘若施展出來,任何一門功夫都足以戰(zhàn)勝對手,可是對有選擇恐懼癥的人來說,到底要用哪一門功夫,這是個問題,并且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用哪一門功夫他都覺得不夠完美、不能解決問題,于是在選擇的問題上舉棋不定而大傷腦筋,甚至連對手都快等睡著了,他還不能決定究竟用什么功夫出手。戲劇作品塑造的人物角色當然有夸張的成分,然而在我們身邊,有選擇恐懼癥的人也不少見。比方說,點菜的時候望著菜單上的各類菜式不知所措,或者面對商店里琳瑯滿目的衣飾卻總是拿不定主意該買哪一件,這都是選擇障礙在作祟。
所謂“選擇障礙”,事實上也可以說是一種“完美化的強迫障礙”,例如對同樣能達到目的的不同方法、途徑、路線等在選擇的時候難以抉擇,即便做出決定后也仍然質(zhì)疑其他選擇是不是更好,從而導致時間上的浪費以及精神上的焦慮。
選擇恐懼的成因
心理學上,對于選擇恐懼的成因主要歸納為這樣幾點:
完美主義。凡是有一定選擇困難的人,大半都是極度追求完美的人,并且可能是極度苛刻的人。他們要求自己必須做一個單選,而且這唯一的選擇必須是最大限度的理想化選擇。
不確定內(nèi)心的需求。人生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有選擇就可能有沖突,尤其是當命運提供給我們的選項利弊相當?shù)臅r候。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像阿拉伯神話中的少年阿拉丁那樣,猛地被帶到眾多寶藏前,而我們卻被規(guī)定只能選擇其中一樣。其實寶藏都不錯,只是因為我們并不確定自己到底最想要什么,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像阿拉丁那樣,幸運地選擇一盞可以不斷滿足我們更多欲望的“神燈”。但現(xiàn)實不是神話,不能確定自己內(nèi)心最重要需求的人,永遠無法獲得心理平衡。
逃避責任。選擇其實是人類與生倶來的能力,無法抉擇的人常常只是因為害怕承擔自己抉擇的后果。敢于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是人格成熟的標志之一,而只有成熟的人,才更容易把握時機、當機立斷。
可供選擇的東西太豐富。這有客觀上的原因,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對自我的不滿,而后將這種不滿投射到選擇的問題上,變相地折磨自己并逃避現(xiàn)實。
存在選擇障礙的人,往往與幼時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往往有一個從小就生活在身邊的批評者,曾經(jīng)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給過他們許多負面的評價。
如何走出選擇障礙
倘若你存在選擇障礙,在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增強自己的安全感,從追求所謂完美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讓自己堅定地接受一種選擇。當你面臨選擇鬧難時,可以嘗試著讓自己只選擇其中一項選擇,不論對錯,也不去考慮更多,而是堅定這一選擇。當選擇完成后,告訴自己不要后悔,也不要去做什么對比,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最好的。實際上,這是一種正面的心理暗示,你可以通過不斷重復這樣的心理暗示,來逐漸走出選擇障礙的陰影。
對比優(yōu)劣幫助自己進行選擇。比方說在選擇的過程中,你感到比較困難而不知如何抉擇,這時可以給自己列一個對比表,一邊列出做這個選擇的10項優(yōu)點,在另一邊列出不做這個選擇的10項缺點。兩相對照,便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從而幫助自己做決定。
改善自己的親密關(guān)系以及學
會自我欣賞。親密關(guān)系是增強安全感的重要一環(huán),你需要盡可能地去改善自己與家人,尤其是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關(guān)系,并從中學會欣賞自己。在你的親密關(guān)系中減少相互間的指責、批評,而更多地采用欣賞和鼓勵的言辭或舉止,這都是加強和促進親密關(guān)系的舉措。而親密關(guān)系的改善和安全感的增強,都可以緩和選擇障礙的問題。其實,凋節(jié)的方法還有很多,最重要的一個核心還是要相信自己。
人人都當“糖尿病警察”
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血糖水平,飲食至關(guān)重要。而飲食控制過程中,糖友除了發(fā)揮自控力之外,還應得到來自親朋好友的更多支持。美國《健康》雜志最新載文,將幫助糖友控制血糖的朋友、家人或同事等形象地稱為“糖尿病警察”。呼吁當糖友忍不住想對甜食“下手”的時候,身邊要多有幾位這樣的“糖尿病警察”,向他發(fā)出“停止”的信號!
美國紐約營養(yǎng)學家和注冊糖尿病教育師康斯坦茨·布朗·里格斯博士表示:“糖尿病警察”對糖友禁食甜食提醒可能顯得有些嘮叨,但卻能更有效地幫助糖友控制血糖。
“糖尿病警察”在監(jiān)控糖尿病患者吃甜食時,也應考慮“人性化執(zhí)法”,對糖尿病患者不能過于嚴格,否則容易使患者產(chǎn)生逆反心理。紐約市57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黛博拉就抱怨說,“糖尿病警察”的責問之聲仿佛炮聲,整天不絕于耳??吹侥愣似鹨槐Х?,就會問“你喝的是什么咖啡?咖啡里加了啥?”這些關(guān)心的確是一片好心,可是糖尿病患者也應該有一定的自由空間。
美國新澤西州54歲的圖書管理員南茜·加諾5年前確診患有2型糖尿病。之后她的兩個孩子就一直擔任其“糖尿病警察”。她說:“我的兩個孩子,尤其是女兒蘇珊對我的糖尿病病情及我的飲食格外警惕。如果我想吃點所謂的‘糖友違禁食品’,她會毫不客氣的將食物從我手中奪下。如果我說‘別管我’,女兒總會說‘老媽,我愛你。我只想你能好好地保持健康。’這聽上去的確是一片孝心的體現(xiàn),但我還是感到有些生氣,因為我就是想吃點甜品。”
美國亞特蘭大艾洛米診所內(nèi)分泌專家威廉·伯恩斯坦博士表示:“你不能吃蛋糕!”之類的大聲訓斥往往無濟于事,糖尿病患者不見得理會。“糖尿病警察”與糖尿病患者應多些溝通,了解彼此的想法,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真正需求。除了幫助監(jiān)控飲食之外,“糖尿病警察”最好還能夠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運動伙伴,因為鍛煉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舉措。另外,以家庭會形式,集體討論控糖成果、最佳控糖方法等,也是不錯的主意。
準糖友要防這七種病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就如同處在分岔口上,如果在這個時期進行有效干預,可推遲或阻止糖尿病的發(fā)生,同時延緩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但如果放任不管,有資料表明,糖尿病前期的人,每年會有10%左右發(fā)展為糖尿病;在5年左右的時間內(nèi),僅有約30%可能自行恢復為正常,這是十分危險的。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水平超過正常水平,但還沒有達到2型糖尿病水平。患者通常沒有明確的癥狀,因而患者往往未引起注意或得到治療。據(jù)《印度時報》4月22日報道,前期糖尿病的發(fā)現(xiàn)和治療極其重要,原因是,久拖不治不僅會導致2型糖尿病,還會導致多種疾病。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完成的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在前期糖尿病階段,患者身體也可能發(fā)生長期損害,心臟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尤其容易受損。
因此,準糖友要預防多囊卵巢綜合征、代謝綜合征、肥胖癥(BMI超過25)、高血壓、低HDL(好膽固醇)、腎病以及高血脂等。準糖友應及時檢查血肌酐,并進一步接受腎臟動態(tài)顯像測定腎小球濾過率,以明確腎臟的健康狀況。
不管體形胖瘦,準糖友都應該堅持每天至少鍛煉40分鐘。別小看這“多動會兒”的效果,除了胰島素之外,運動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方法。對于中老年人,只要鍛煉時能夠微微出汗,基本就可以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
此外,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大家會感到疲憊不堪,體內(nèi)激素分泌的壓力變大,身體會通過儲存脂肪來“應對危機”,人的飯量會變大,這也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險因素。
長期保持營養(yǎng)平衡膳食有助于控制病情,防止前期糖尿病發(fā)展為2型糖尿病。應選擇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或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健康脂肪,燕麥、木瓜、蘋果、豆類、西蘭花、豆芽菜等食物應常吃。
45歲以上人群應考慮接受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篩查,體重超標或存在任何糖尿病風險因素的人尤其應該早查。年輕人也可接受糖尿病篩查,以防止漏查,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如果篩查結(jié)果為血糖正常,那么每隔3年再查一次。如果根據(jù)篩查結(jié)果確診為前期糖尿病,那每年應查血糖。
結(jié)語:你的血糖高嗎?血糖高對身體影響很大,要好好管住你的血糖哦~(文章原載于《中外健康文摘A》,刊期:2012.6,作者:陳斌/金也/理查德·M·伯根斯塔爾,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