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營養(yǎng)的“蛋”竟有紅色白色之分
紅皮雞蛋好還是白皮雞蛋好?
1. 蛋殼顏色取決于母雞的品種不能分辨雞蛋是否營養(yǎng)
現(xiàn)在網(wǎng)上傳言稱,“白皮雞蛋更有營養(yǎng),因為白殼的是土雞蛋,紅殼的是洋雞蛋,白皮雞蛋是喂玉米和其他糧食的,喂飼料的雞生出來的蛋殼是紅色的,所以白皮雞蛋更營養(yǎng)?!蹦敲?,雞蛋殼的顏色到底是深好還是淺好呢?
對于“白殼的是土雞蛋”的觀點,食品研發(fā)工程師傅仰裕表示,蛋殼的顏色來自于雞蛋在母雞生殖道內(nèi)的最后一個加工過程——子宮上皮分泌的色素均勻涂抹在白底的蛋殼上,具體分泌什么色素首先取決于母雞的基因型。
在商品蛋雞中,白殼蛋雞主要以“白來航雞”為祖代培育而來,褐殼蛋雞主要以“羅島紅”培育而來。粉殼蛋雞則是由白殼蛋雞與褐殼蛋雞雜交而成的品系。所以,單憑雞蛋殼的顏色不能確定它是散養(yǎng)、放養(yǎng)的土雞所生,還是規(guī)?;暳巷曫B(yǎng)的商品雞所生。
而對于白皮雞蛋營養(yǎng)還是紅皮雞蛋營養(yǎng),從雞蛋的形成過程來看,蛋殼形成于最后一道工序,在蛋殼顏色形成前,蛋里面的物質(zhì)就形成了。所以,蛋殼的顏色并不會直接影響雞蛋的營養(yǎng)成分。因此,以后挑選雞蛋,不用再憑蛋殼顏色分辨了。
2. 紅皮雞蛋和白皮雞蛋的營養(yǎng)成分對比
國內(nèi)外有關(guān)專家對此做了研究之后,已經(jīng)否定了這種看法。現(xiàn)將紅白殼雞蛋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比較如下:
蛋白質(zhì):白殼雞蛋比紅殼雞蛋高0.75%左右。
維生素:白殼蛋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都略高于紅皮蛋。
脂肪:紅皮蛋比白殼蛋高1.4%左右。
膽固醇:紅殼蛋比白殼蛋高0.8%左右。
除此以外,二者其他營養(yǎng)成分幾乎相等。根據(jù)以上比較可以看出,紅、白殼雞蛋主要成分雖有所不同,但差距不大。所以,買雞蛋時,沒必要過分強調(diào)蛋殼的顏色。
六大訣竅讓雞蛋更好吃
雞蛋是最優(yōu)質(zhì)的食材之一。它不但營養(yǎng)豐富,還是一種“百搭菜”,并且適用于蒸、煮、煎、炒等各種烹調(diào)。然而,在烹調(diào)雞蛋時有哪些訣竅呢?
1. 煮雞蛋,小火煮3分鐘剛剛好。
雞蛋應(yīng)該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后微火煮3分鐘,?;鸷笤俳?分鐘。這樣煮出來的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蛋白變性程度最佳,也最容易消化。而煮沸時間超過10分鐘的雞蛋,不但口感變老,維生素損失大,蛋白質(zhì)也會變得難消化。
2. 炒雞蛋,打蛋時加水和料酒兩樣“寶”。
在攪拌蛋液時加入兩樣“寶”,就可以輕松炒好雞蛋。第一個是料酒,這樣炒雞蛋不但能少放油,還能讓雞蛋更加嫩滑,味道更鮮美。另外一樣寶是清水,在打雞蛋時把清水和雞蛋加到一起,打勻,放入鍋中小火慢炒,雞蛋口感會特別嫩滑,并且不容易糊鍋。一般炒5個雞蛋,加料酒5克,加水50克左右。
3. 蒸蛋羹,加點牛奶口感滑。
將雞蛋打到碗中,一邊攪拌一邊緩緩加入適量溫開水,打至蛋液上出現(xiàn)1厘米高的氣泡即可。注意不要用力攪拌,否則蛋液會產(chǎn)生大量泡沫,蒸熟后水和雞蛋羹容易分離。等蒸鍋里水開后再放入蒸碗。蒸蛋羹時最好用中火或文火,一般開鍋后8分鐘左右為宜。醬油、鹽、蔥花等調(diào)料應(yīng)在蒸熟后再放。另外,蒸蛋羹時加入少許牛奶,能讓其口感更滑嫩,營養(yǎng)價值也更高。
4. 荷包蛋,加點醋口感嫩。
清水中加入少許醋(而非食鹽),待水開后,使開水保持微開而不太翻滾,將雞蛋打入,煮3~4分鐘后,即可將雞蛋撈出,這樣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咸味的荷包蛋中可以加入西紅柿、青菜等,甜味的還可以加上酒釀、紅棗、枸杞等配料。
5. 煎雞蛋,加點面粉顏色好看。
首先將鍋燒熱,加入一點點油,接著將雞蛋打入鍋內(nèi),改用小火加熱,大約1分鐘后蛋白開始凝固,此時可以在雞蛋上灑兩小勺熱水,然后馬上蓋上鍋蓋,再煎2分鐘就可以了。這樣煎出來的雞蛋更加鮮嫩爽滑,并且比較安全。另外,煎蛋時油在高溫下,容易外濺,可在油鍋中加一點面粉,不僅能防油外濺,煎出來蛋的顏色也好看。
6. 攤雞蛋,用中火營養(yǎng)好。
往鍋內(nèi)倒入少量油,大火加熱,用鍋鏟將油均勻涂滿鍋底,待油熱后,把攪拌均勻的雞蛋沿鍋內(nèi)有油的上口開始繞圈倒入,并迅速填滿孔隙。攤時忌用大火,否則會損失過多的營養(yǎng)。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否則加熱時間相對長,水分丟失較多,攤出的雞蛋發(fā)干,影響口感。因此,攤雞蛋最好用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