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去熱迎燥 中藥入菜更滋養(yǎng)
天氣從立秋之后就會逐漸轉(zhuǎn)涼,處暑就是一個熱與燥的分界線,從處暑開始,暑氣就終止于這一天,從而正式進(jìn)入秋季。干燥是秋季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干燥的不僅僅是空氣,還有人的內(nèi)臟和皮膚。想要在秋季擁有滋潤的皮膚,就必須從里往外養(yǎng)。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款可以入菜的中藥,讓你秋季更滋潤。
一、玉竹
玉竹在《中國藥典》中記載:性味甘,微寒。具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一般多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喉干澀和內(nèi)熱消渴等。而在《廣西中藥志》中記載:養(yǎng)陰清肺潤燥,治療陰虛,多汗,燥咳和肺瘺等。
所以,玉竹最適合在秋季使用,起到去燥潤肺補(bǔ)陰的作用。下面看一下,怎么把玉竹和我們平時的食材一同食用。
1.玉竹的清熱去火吃法
玉竹可以和乳鴿、母雞和老鴨等一同煲湯,以起到滋陰潤肺的作用。常吃可延年益壽,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玉竹和豬心、豬舌的吃法。
首先,將需要用的玉竹放到溫水中浸泡。
其次,將豬舌頭放到開水中煮1分鐘,然后取出刮去舌苔,切片。
最后,玉竹和豬舌、切片的豬心一同加水蒸煮,也可直接和平時燒湯一般處理,食用時調(diào)味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豬舌頭比較腥,注意加入一些生姜、料酒等。
2.玉竹美容吃法
秋季皮膚容易干燥長斑,而肺主皮毛,只有做到內(nèi)外兼養(yǎng),才能夠使皮膚白皙。玉竹和具有美白祛斑的白芷一同煮湯,具有很好的美容作用。
首先,將玉竹、白芷、薏米一同洗凈浸泡。
其次,將需要用的雞切塊,焯水,洗凈。準(zhǔn)備需要用的姜、蔥等調(diào)味品。
最后,將所有食材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煮1.5小時左右,先大火燒開,然后小火燜煮。這時湯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最高。最終食用時再加入鹽,這樣既可以嘗到咸味,又可以減少鹽的食入量。
二、橄欖
說到橄欖,大家想到最多的是橄欖油、橄欖零食等,很多人忽略了橄欖也是一味中藥材。其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等作用。常用于咽喉腫痛,口渴,咳嗽以及解酒等。
在《綱目》中記載其可以解一切鱉毒,而《本草再新》中也提到其具有:平肝開胃、潤肺滋陰、消痰理氣等作用。
1.橄欖潤肺粥
首先,需要新鮮橄欖、白蘿卜、蒲公英、粳米。將除粳米之外的三種食材進(jìn)行搗爛煎水,取所煎的藥汁備用。
其次,將洗凈的粳米(糙米最好),和藥汁一同加入鍋中同煮,熬制成粘稠的稀粥。最終食用時可加入冰糖、紅糖或者蜂蜜,養(yǎng)肺又美容。
2.橄欖燉雞提高免疫力
橄欖的具有潤肺的作用,而常喝雞湯可以提高免疫力,具有一定治療感冒的作用。
首先,準(zhǔn)備2-3斤的母雞。半斤中的新鮮橄欖,橄欖需要切開,而雞切塊。
其次,將橄欖放在高壓鍋的鍋底,上面放雞塊。然后,加入食鹽、料酒、大蔥、老姜等,加水滿過食材。
最后,大火10分鐘,小火20分鐘即可。也可以利用電壓力鍋一鍵解決。
這道菜適合不宜食用滋補(bǔ)品的兒童,兒童處于生長時期,需要提高自身免疫,不適宜吃滋補(bǔ)品,而這道菜不僅僅可以提高兒童免疫力,還可以助兒童骨骼生長。
三、西洋參
西洋參作為補(bǔ)陰藥材,不管是泡茶還是煲湯,甚至直接食用都具有很好的補(bǔ)氣滋陰的作用,并且還可以作為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壽的佳品。所以,秋季去燥養(yǎng)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利用西洋參泡茶。
但如果時間充足也可以利用西洋參粉燉蛋,西洋參煲湯等。使用方法多種多樣,并且不會造成上火的現(xiàn)象。但是,要注意西洋參不適宜和黎蘆使用,容易產(chǎn)生劇毒。
另外,秋季還有很多起到潤肺滋陰作用的食物,如蓮藕、百合、銀耳等等,秋季常吃這些去燥熱,美容又健康,適合所有大眾食用。
結(jié)語:我們秋季養(yǎng)生以養(yǎng)肺為主,只有把肺養(yǎng)好了,才能提高免疫力,減少秋冬季節(jié)感冒咳嗽的發(fā)生?,F(xiàn)在剛剛進(jìn)入秋季,天氣還熱,所以在養(yǎng)肺同時注意清熱解毒,在上文中我們?yōu)榇蠹医榻B了幾種可以清熱潤燥的中藥材,這些中藥材都可以加入到我們平時食物中,藥食同源,養(yǎng)生效果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