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靜坐養(yǎng)生 郭沫若長壽兩大秘訣
相信接觸過文學的人都有聽說過郭沫若,或者是有學習過他的一些文學。其實,郭沫若除了在文學上有所成就,在養(yǎng)生方法也是頗有心得,他享年86歲,這與他的養(yǎng)生方法分不開。今天咱們來學習一下郭沫若的養(yǎng)生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看看。那么郭沫若都有哪些養(yǎng)生方法呢?
現(xiàn)代人的生活安逸了,生活各個方面條件都是非常好。也就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了。其實很多名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養(yǎng)生方法。就好像文壇巨匠郭沫若先生,他生于1892年,在1978年與世長辭,享年86歲。這其實與他堅持常年靜坐以及講究科學的養(yǎng)生方法分不開。
郭沫若常喝的飲料很簡單,一是面食的原湯;二是龍井茶,但他從不喝過濃的茶水;三是節(jié)假日里喜歡喝一點葡萄酒,每次只喝少許,恰到好處即可。
郭老的飲食之道,是合乎營養(yǎng)學原理的
他的日常飲食多樣化,有助于充分攝取多種營養(yǎng)成分,從而有益于健康長壽。而他的長壽也與他經常引用葡萄酒有很大的關系,葡萄酒不僅可以提高人體免疫能力,還能減少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fā)生,在節(jié)日里飲用還能夠助興。在這里我們不得不佩服郭老的高瞻遠矚,在那個時期,人們對葡萄酒的了解還知之甚少,知道葡萄酒的保健作用的更是微乎其微,但他卻能領悟其中的道理,實在令人敬佩。
靜坐健身法
郭沫若的身體并不強健,幼年時曾患過一場重病,青年時期東渡日本留學又患過傷寒。然而郭老卻享86歲高壽,個中奧秘何在?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靜坐健身法,發(fā)揮了養(yǎng)生強身、延年益壽的重要作用。
郭老的靜坐,要追溯到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1914年初,他東渡日本,當年考上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由于用腦過度,在一高預科畢業(yè)后,他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癥,出現(xiàn)心悸、乏力、睡眠不寧,且夜多噩夢,一夜只能睡兩三個小時,昔日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幾乎消失,往往讀書讀到第二行就忘了第一行,并感到頭昏不堪,筋疲力盡。當時的郭沫若非常苦惱、悲觀、消沉,難以自持。
1915年9月中旬,郭沫若在東京舊書店里偶然買到一部《王文成公全集》(王文成公即明代大理學家王陽明)。讀到王陽明先生以“靜坐”養(yǎng)病健身的故事后,他就開始試著學起來,每天清晨起床與晚上臨睡時各靜坐30分鐘,并且每日讀《王文成公全集》10頁。就這樣,不到半個月,奇跡發(fā)生了,郭沫若的睡眠大有好轉,睡得香甜,夢也少了,胃口恢復如常,漸漸地竟連騎馬都不感到累了。“靜坐”在郭沫若身上產生了神奇的效果。
郭沫若的靜坐養(yǎng)生法有如下要求
第一,取端坐姿勢,頭朝前,眼微閉,唇略合,牙不咬;前胸不張,后背微圓,兩手放置大腿上;上腹內凹,臀部后突,兩膝不并,腳位分離。
第二,呼氣長而緩,吸氣短而促。行于不經意之間,要特別講究運氣用力,即求自然,不用動,力點宜注意在臍下,腦中應無雜念可想。
第三,靜坐安排在清晨和臨睡之前為宜,一次靜坐一般為30分鐘,地點不限。
郭老認為,靜坐不僅可以使大腦得到充分的調整和休息,還可以防病健身,修養(yǎng)性情。他曾說:“靜坐于修養(yǎng)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贊成朋友們靜坐。我們以靜坐為手段,不以靜坐為目的。”
養(yǎng)生素食經
郭沫若在飲食上,不講求大滋大補,力求日常飲食的多樣化。
郭沫若是四川樂山人,自然喜歡吃辣味的“川菜”。后來,他長期生活在北京,便對“京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京城里的名饌佳肴和咸菜小吃,都“一視同仁”。
他主張菜肴要少而精
所謂“精”,并非山珍海味,而是指搭配恰當,五味調和,營養(yǎng)平衡。
他以素食為主,不吃過于油膩的葷食
他經常吃的菜肴有:清炒油菜、海米炒芹菜,葷菜就是清蒸魚和醋椒魚。他的食譜時常替換,如面條、餛飩、炒面、發(fā)糕、燒餅、豆包、麥粥等。他尤其喜歡在發(fā)糕里摻和一定數(shù)量的玉米面,這樣做是要粗細均衡,易于消化。郭沫若暑季選食的消暑佳品就是綠豆稀粥。營養(yǎng)學家認為,每種糧食的營養(yǎng)成分不完全相同,如能把幾種糧食混合著吃,就可能取長補短,營養(yǎng)互補,有益健康。
特別要說明的是,郭沫若喜歡親手采摘一些野菜,還有一些藥食同源的植物葉子、莖和花來食用。郭沫若認為,野菜清香味美,能調劑人的口味,調節(jié)人的腸胃和消化吸收功能。
郭沫若一生常喝的飲料很簡單,一是面食的原湯,二是喜歡喝龍井茶,從不喝過濃的茶水,三是節(jié)假日、逢年過節(jié)喝一點葡萄酒,每次只喝少許。
郭老的飲食之道,是合乎營養(yǎng)學原理的,他的日常飲食多樣化,有助于充分攝取多種營養(yǎng)素,從而有益于健康長壽。
在郭沫若居住的院子里,種著枸杞。他愛吃枸杞開花前的嫩尖,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涼菜:將枸杞嫩尖洗凈,略焯一下,加入鹽、醋、香油等調料,涼拌;一種是熱菜:用蔥、姜、蒜熗鍋,放入枸杞嫩尖,烹少許料酒,清炒。說來有趣,郭沫若有時還要把焯枸杞嫩尖的水也要喝掉。
郭沫若吃紅薯也與眾不同:先用植物油將蔥、姜、蒜炸出香味,然后放入新掐來的紅薯嫩葉,急速翻炒,再加入鹽和料酒。他說這是一道很好吃的素菜。
有一種木槿樹,樹皮和樹花都可入藥,有活血潤燥的功效。郭沫若則“以藥為食”:當夏秋季節(jié)木槿樹開花時,將木槿樹的花采來,加入精鹽、香油、味精等調料,制作清湯。他稱贊這款清湯美味異常。
食后一得
符合人類健康需要的花卉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以花卉植物為原料的食品日益增多。目前常見的花卉食品系列有蘆薈系列、仙人掌系列、植物花系列、香草系列、銀杏系列、萬壽菊系列、紅豆杉系列、矮生南瓜系列。它們既可開發(fā)成新資源食品,又可開發(fā)成花藥同源的功能性食品。花卉食品具有預防疾病、維持人體功能平衡和輔助治療一些疾病的作用,有益于改變人們的飲食結構,提高健康水平。
結語:上述內容就是關于文學巨匠郭沫若先生的養(yǎng)生方法的詳細介紹,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大家應該都知道了郭沫若為什么得以長壽了吧?大家在平時養(yǎng)生的時候也可以參考一下郭沫若的養(yǎng)生方法哦,不過呢,貴在持之以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