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臉上有個胎記怎么辦
胎記,簡而言之就是嬰兒從母體胎盤中帶出來的印跡。雖然不是常見現象,但在生活中也不少見。有的人因為胎記長在,身上而不被人察覺。但是也有不少人因為胎記明顯,并且長在臉部而被人發(fā)現。孩子臉上有胎記我們該如何是好呢?
家長在新生兒出生后,除注意發(fā)現有無身體畸形外,應注意檢查小兒體表有無異常,有些生長較為隱蔽的部位(會陰、腋窩、背部等),家長往往不易及時發(fā)現。家屬應從胎記顏色及是否向外突出、有無毛發(fā)等情況來判斷。
如果小兒的胎記是紅色、淡紫色或皮下深藍色,則小兒患有血管瘤。這是常見的嬰幼兒先天性良性腫瘤,常見于頭面部、頸部,其次為四肢、軀干。有些胎記平平稍突出于皮膚表面,有些呈現大小不等的結節(jié)。有些血管瘤可導致顏面、四肢等部位變形;有些能導致內臟功能失常,如發(fā)生癲癇、肝功能異常。
新生兒皮膚上有幾塊色素斑,俗稱胎記。這些胎記倘若不在面部,一般家長是不太理會的。不過,從醫(yī)學角度來看,卻是萬萬不可輕視的,它們往往是孩子有某種病的反應。這些有胎記的孩子,往往伴有神經系統(tǒng)癥狀,如驚厥、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等。有時皮膚上先有異常反應,幾年以后才出現神經系統(tǒng)及其他系統(tǒng)癥狀。據統(tǒng)計,這類疾病有40多種,但常見的僅有4~5種,如神經纖維瘤病、結節(jié)性硬化癥、腦——三叉神經血管瘤病、色素失調癥等。寶寶出生后,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皮膚色素異常的“胎記”,通常可以根據其大小、顏色、形狀、軟硬、部位等,分辨其危險性及以后的變化。
鮭魚色斑:
多見于剛出生孩子的頸部、前額、上眼臉、眉間,為淡紅色的斑痕,通常呈不規(guī)則形狀,界限也模糊不清。這些斑塊實屬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是嬰兒在子宮里的時候,受到母體內荷爾蒙的刺激而形成的,又稱為毛細管擴張痣。多數在一歲半以前會自然 褪去,所不必采取治療措施。
孩子處于成長階段,對于外界的異樣眼光會有一定的敏感。如果孩子的臉上有明顯的胎記,建議家長及時的給予孩子鼓勵和信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帶孩子去整形美容科進行詳細的檢查和醫(yī)生商討出合適的治療方案。 不要放任不管,以免傷害孩子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