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是怎樣成為唐朝名探的
狄仁杰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緒任唐太宗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官至夔州長史。他從小便受到嚴格的訓練,少年時參加明經(jīng)科考試及第,順利進入仕途。
狄仁杰剛出道便表現(xiàn)不凡,擔任汴州參軍時,被人誣陷,這時的工部尚書閻立本(著名的畫家宰相)作為中央考察大員巡視河南,受理此案。他不但發(fā)現(xiàn)狄仁杰清白無辜,還發(fā)現(xiàn)了狄仁杰德才兼?zhèn)?,大贊他實在是“滄海遺珠”,馬上舉薦他為并州法曹參軍,狄仁杰從此進入了法律界。狄仁杰被人誣告后反而得到意外的提拔,說明狄仁杰實在才德過人,即便在走霉運時都掩蓋不了他的閃閃金光。在任期內(nèi),狄仁杰逐漸通曉了兵法、刑罰、吏治等各方面典章制度,為他一生的政治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狄仁杰才能賢德的名聲逐漸傳到唐高宗那里,儀鳳元年(公元676年),被擢升為大理丞(最高法院的推事),掌管國家刑法大權(quán)。他到任僅一年,就判決了以前積壓的幾千件案子,牽涉到一萬七千人。他公正廉明,明察善斷,英明果決,一下子名聲大震,朝野上下無不推崇這位斷案如神的大法官。大家熟悉的《狄公案》里那個包黑子一樣的青天大老爺?shù)胰式?,就是從他的這段經(jīng)歷中演化出的。
狄仁杰絕不徇私枉法,為了維護法律,甚至敢于犯上直諫。一次,左威衛(wèi)大將軍權(quán)善才、右監(jiān)門中郎將范懷義兩位將軍誤砍了昭陵(唐太宗墓地)的柏樹,高宗大發(fā)脾氣,下令立即把他倆處斬。
狄仁杰上奏說:“國家已經(jīng)制定了明確的法律,根據(jù)法律,兩位將軍不該判死刑?!备咦谂溃骸八麄兒ξ易隽瞬恍⒆?,非得要處死!”狄仁杰堅持說:“按法不該判死刑而一定要判死刑,就因為誤砍了一棵柏樹,處死了兩位將軍,后世會議論陛下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君主?我不敢陷陛下于無道!”唐高宗頓時悔悟,免了二人死罪,從此狄仁杰名震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