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嚴子陵是誰?秀麗江山之長歌行嚴子陵個人簡介

        2017-01-03 09:32:2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嚴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漢族,會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低塘街道)人,原姓莊,因避東漢明帝劉莊諱而改姓嚴。東漢著名隱士、黃老

        嚴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漢族,會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低塘街道)人,原姓莊,因避東漢明帝劉莊諱而改姓嚴。東漢著名隱士、黃老道家學者、文學家、思想家,世稱“嚴子”。少有高名,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學,亦為好友。其后他積極幫助劉秀起兵。事成后歸隱著述,設館授徒。著有《老子注》二卷、《老子指歸》十四卷 ,為漢代道家易的代表人物之一。

        公元25年,劉秀即位,多次延聘他,但他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后卒于家,享年八十歲,葬于富春山。后世人稱富春山為“嚴陵山”,又稱其富春江垂釣處為“嚴陵瀨”,其垂釣蹲坐之石為“嚴子陵釣臺”。后來范仲淹重修桐廬富春江畔嚴先生祠堂,并撰寫《嚴先生祠堂記》,內(nèi)有“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贊語,遂使嚴光以高風亮節(jié)聞名于天下。

        人物生平

        嚴光本姓莊,后人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會稽余姚(今浙江慈溪)人。少有高名,與劉秀同游學。并在平樂山上寫出了“王莽服誅,光武中興”的預言,提前20多年預測了“王莽篡權(quán)”和“光武中興”兩個重要的歷史事件。

        建武元年(25年),劉秀建立東漢,嚴光乃隱名換姓,隱居浙江杭州桐廬富春江畔,每日垂釣,后此地為桐廬嚴子陵釣臺。劉秀思賢念舊,令繪形貌尋訪。齊地報稱有一男子披著羊裘在澤中垂釣,劉秀疑是嚴光,即遣使備車,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陽。時故人侯霸任大司徒,遣使問候,劉秀口授使者:“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lǐng)絕?!?/p>

        劉秀至館所看望,嚴光臥躺不起。劉秀撫摸嚴光肚子說:“咄咄子陵,為何不肯相助?”嚴光不應,良久后才張目熟視,答道:“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劉秀上車嘆息而去。后復請他入宮論道舊故,因共偃臥。相傳嚴光以足加帝腹上,次日太史官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劉秀笑著說:“這是我與故人子陵共臥耳。”授諫議大夫,不從,歸隱富春山(今桐廬縣境內(nèi))耕讀垂釣。

        建武十七年(41年),復特征,仍不就。有《劉秀與嚴子陵書》傳世,曰:“古大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鴻業(yè)若涉春冰,辟之瘡痏須杖而行。若綺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綕}水之風,非朕所敢望。”

        后歸故里,八十歲時卒于家。詔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安葬,墓在陳山(客星山)。桐廬縣有嚴子陵釣臺,余姚有嚴子陵祠、客星山、客星橋、客星庵、高風亭、“高風千古”石牌坊、故里碑亭、子陵亭等遺跡、紀念物。

        宋人有一首詠嚴光的詩說:“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留得到如今。當時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旨在說明嚴光對名聲仍是渴求,陸游也有《鵲橋仙》云:“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p>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