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景公有馬千駟故事原文和譯文
2017-01-02 20:03:3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原文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注釋
千駟:四千匹馬。
稱:稱贊。
原文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注釋
千駟:四千匹馬。
稱:稱贊。
首陽:首陽山。
譯文
齊景公有馬四千匹,死了以后,誰都不覺得他有什么好行為可以稱頌。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下,大家到現(xiàn)在還稱頌他們。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賞析
齊景公與伯夷、叔齊的不同,是追求富貴與追求道德的不同??鬃诱J(rèn)為,財色名利等都是人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若一輩子汲汲于此,那無異于追求鏡中花、水中月,最終將一無所得。像齊景公,生前富有四海,但死后依然無人稱道。
而道德的追求卻不同,它是一種形而上的追求,所追求的東西本身就是永恒的,若能下學(xué)而上達(dá)天德,把個體生命與文化生命合一,那便獲得生命的永恒價值,因為它不是建立在肉體之上,所以并不隨肉體的消亡而消失。正如臧克家的詩中所說:有的人活著,它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伯夷、叔齊之類便是雖死猶生的人,而齊景公在生前就早已注定了他必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