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君主燕昭王簡介 燕昭王的優(yōu)點有哪些
燕昭王簡介
燕昭王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燕國的第三十九任國君,他出生于公元前335年,去世于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的本名叫姬職,他是燕王噲的兒子,他也是繼承了父親君位的兒子,史稱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的過程是很艱難的,燕國本來是一個大國,后來傳到了燕昭王父親那的時候,他竟然聽信了壞人的話,學起了堯舜讓位,沒有將自己的王位讓給自己的兒子,而是讓給了相國的兒子。燕國將軍和太子平進攻子之,導致燕國十分混亂,齊國以平定燕國的內部混亂為理由,打進了燕國,燕國差點被滅亡。之后燕國軍民把太子平立為了國君,齊國的軍隊被趕了出去。
燕王噲去世了之后,燕人一起立姬職為王,姬職24歲即位,在位了34年,這34年,燕國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因為燕昭王在即位之后廣泛地納賢,在燕昭王的努力下,他占領了齊國七十多城,造就了燕國的盛世。所以燕昭王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他的成就讓他流芳百世。
不過對于燕昭王是何人,歷史上產(chǎn)生了爭議,有人說燕昭王就是燕太子平,因為在很多史料上都有記載說燕昭王就是燕太子平,不過另外一些資料上顯示,燕太子平是秦王噲的長子,燕昭王是他的弟弟,所以他們倆是不同的人。
燕昭王的身份可能還有爭議,但是他所造就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燕昭王”這三個字將永遠被中國人銘記。
燕昭王的優(yōu)點
燕昭王在位期間造就了燕國的盛世,而燕昭王也因此聞明于世。燕昭王為燕國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很多的功勞,這和他的優(yōu)點是分不開的,那么燕昭王的優(yōu)點有哪些呢?
概括地說,燕昭王的優(yōu)點主要有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輕信讒言、辦事果斷這幾點,這些都是后人根據(jù)燕昭王的一些故事總結出來的。
比如燕昭王是有名的喜歡招賢納士的人,他曾為了怎么可以廣納賢人,問自己的老臣郭隗,郭隗先給他說了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國君喜歡千里馬,他的侍臣用黃金買了馬骨,很多人聽說了之后便從各地為這個國君帶來了幾匹千里馬,所以郭隗的意思說自己可以做馬骨,燕昭王一旦重用他之后,肯定有很多賢德的人慕名而來了。
所以燕昭王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果然很快就招了很多賢德的人。除了這個故事之外,在燕昭王的身上還有很多的故事,比如他的太子曾聽信了小人的讒言,對燕昭王說樂毅是一個為了自己可以當齊王,攻打齊國莒城和即墨兩地三年都打不下來的人,因為他想感化讓這兩地的百姓。
燕昭王聽過,狠狠地打了太子一頓,并且立刻給樂毅封了齊王,雖然樂毅最后沒有接受,但是燕昭王用人不疑、不輕信讒言、辦事果斷的優(yōu)點令樂毅十分感動,也令后人十分感動。
燕昭王招賢
燕昭王是戰(zhàn)國時期燕國的國君,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招賢了。關于燕昭王招賢的故事有很多,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就是燕昭王高筑黃金臺的故事了。
說到這個故事,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了,這個人就是郭隗,郭隗是燕國的大臣,他是燕昭王的客卿。郭隗是中國的歷史上第一個十分有光芒的姓郭的人,而使他聞名于世的事就和燕昭王有關。
當時燕昭王剛即位,他很想廣泛的招納賢德的人來幫他興國復仇,可是他不知道該用什么好的辦法來招納賢德的人,于是他就問了郭隗。郭隗和他說如果真的是想要納賢的話,先從他開始吧。
郭隗對燕昭王解釋說,如果燕昭王很重視不是很有才的郭隗,那么那些有賢德的人聽說了,便會都到您這來了。燕昭王聽了郭隗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于是他為郭隗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還挑了一個吉祥的日子,將郭隗請到了新宮殿里,并且還每天很恭敬地去拜見他。
之后燕昭王沂水之濱修筑了一座高臺,在高臺山,他放置了幾千兩的黃金,把這些黃金作為贈送給賢士的進見禮,所以這座高臺就成了后來有名的“黃金臺”。
之后,果真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來到了燕昭王的身邊,其實當初郭隗在為燕昭王獻計的時候,還為他講了很多的話,這些話也成了燕昭王愿意聽從他建議的理由,那么燕昭王求賢的時候郭隗講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