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016-12-28 23:06:0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陳獨秀 他創(chuàng)辦了《新青年》,并在第一卷第一號上發(fā)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以愛國主義激情,啟示必須樹立變革

        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陳獨秀

        他創(chuàng)辦了《新青年》,并在第一卷第一號上發(fā)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以愛國主義激情,啟示必須樹立變革現實的思想,以順應歷史的發(fā)展。

        早年留學日本,曾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斗爭。和李大釗等人舉行了五四運動。1915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為《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這兩面旗幟。發(fā)表抨擊尊孔復古的文章,提出“打倒孔家店”全面否定儒家學說。陳獨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經濟民主、社會民主和倫理民主的主張,號召人們拿起民主這個武器和舊的意識形態(tài)進行斗爭。陳獨秀舉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開了一場規(guī)??涨暗男挛幕\動的序幕。《新青年》和北大成為宣傳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陳獨秀在《文學革命論》中明確提出,必須把封建文學和“滿紙的之乎者也矣焉哉”的老八股,徹底打倒。

        李大釗

        李大釗指出:孔子是“歷代專制之護符”。

        11918年,李大釗接連發(fā)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他指出,俄國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紀中世界革命的先聲”,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敝袊嗣駪奥N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他號召人民向俄國學習,為在中國實現“勞工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大地上,李大釗第一次舉起了社會主義的大旗。

        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頎,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徽州績溪人。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等職。從美國留學回國后任北大教授,后任文學院院長。他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是文學革命和初期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代表人物。胡適因提倡文學改良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雖與陳獨秀政見不合,但與其同為五四運動的軸心人物,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后改為豫亭,浙江紹興會稽縣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是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一面旗幟。魯迅早年留學日本,1918年初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毛澤東稱贊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稱為“民族魂”?!犊袢巳沼洝肥撬牡谝黄自捫≌f。

        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學術上實行“兼容并包、百家爭鳴”的方針。他在擔任北大校長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學術研究,展開百家爭鳴,不拘一格選人才,對中外教員一視同仁等。通過改革,使北大成為當時全國思想活躍、學術興盛的最高學府,培養(yǎng)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錢玄同

        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他大力宣揚文學革命的觀點,五四以后仍舊從事文字改革的工作。在當時反封建反孔教的思潮中,他處處以“疑古”的批判精神,對守舊的勢力作出不妥協(xié)的攻擊。另外,他也痛恨封建社會的綱常倫理。他曾明白地指出,欲使中國不忘,并成為二十世紀文明的民族,就必須反對舊的倫理綱常而采用西洋的新倫理。而且又根據進化論的觀點,提出事物沒有永久不變的道理。

        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后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周作人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杰出代表。

        劉半農

        劉半農(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是近現代史上中國的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名復,字半農,江蘇江陰人。早年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后旅歐留學,獲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1925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是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之一。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同時,他又是我國語言及攝影理論奠基人。他的《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是我國第一個獲此國際大獎的語言學家。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