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中國古代昏君 歷代昏庸無能的皇帝有哪些?

        2016-12-14 09:10:4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中國歷朝歷代有哪些昏君?什么是昏君?簡單的來說就是不稱職的君主。然而什么叫做不稱職呢?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如果一個君王不務正業(yè),整天吃

        中國歷朝歷代有哪些昏君?什么是昏君?簡單的來說就是不稱職的君主。然而什么叫做不稱職呢?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如果一個君王不務正業(yè),整天吃喝玩樂,聲色犬馬就是昏君。如果從這個定義出發(fā),中國歷史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君主都可以稱得上昏君。但是如崇禎,趙構這類“有為”的皇帝倒反而不是昏君了。

        有人認為亡國之君必定是昏君,否則為何會亡國?這個理論看上去雖然合理,但也是經(jīng)不起檢驗的。亡國之君固然有昏聵無能的,但也有一些是被權臣控制身不由己的。例如漢獻帝的一生都為權臣所控制直到最后亡國,但恐怕不能說他是昏君。

        一、清朝有哪些昏君?

        自入關以來,清朝共歷十帝,享國共268年。

        咸豐皇帝:奕詝(1831——1861),貪女色,戀絲竹,吸鴉片。

        貪女色。奕置兵敗于不顧,攜妃嬪游行園中,寄情于聲色既聊以自娛,又自我麻醉。他有所謂漢女“四春”: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羅春。此外還眷愛“天地一家春”,就是慈禧。

        戀絲竹。咸豐愛看戲,愛唱戲,有時粉墨登場。在熱河行宮,他都經(jīng)常點戲、看戲。他有時指導太監(jiān)演戲,如《教子》、《八扯》等戲,還演唱過《朱仙鎮(zhèn)》、《青石山》、《平安如意》等戲。據(jù)薛福成《庸盦(ān)筆記》記載:“和議剛成,即召京師升平署人員,到熱河行在唱戲,使咸豐帝樂不思蜀”。

        吸鴉片。咸豐繼位不久,即違背祖訓,吸上鴉片,并美其名曰“益壽如意膏”。咸豐北狩熱河后,京師被英法聯(lián)軍侵占。他不僅不率軍民抗擊外敵侵略,卻以吸食鴉片來刺激自己、麻醉自己。

        最后在外敵入京、義軍蜂起、社稷多難、江山危急之時,咸豐皇帝逃離皇都北京,躲進避暑山莊。而且因恐懼洋人,拒不回鑾返京,可謂是昏庸至極。

        二、明朝有哪些昏君?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享國276年,歷16帝。明朝是我國歷史上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空前加強的時期,也同時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昏君層出的時代!

        一、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性格多疑,1382年,出于打擊功臣的需要,朱元璋將管轄皇帝禁衛(wèi)軍的親軍都尉府改為錦衣衛(wèi),并授以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等權力,這是一個正式的軍事特務機構,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監(jiān)獄,俗稱“詔獄”,詔獄里采取剝皮、抽腸、刺心等種種酷刑。朱元璋還讓錦衣衛(wèi)在朝廷上執(zhí)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慘死杖下,工部尚書薛祿就是這樣被活活打死的。朱元璋藉此兩興大獄,即“胡藍黨獄”,幾乎將功臣全部誅殺。

        另外,朱元璋還大興文字獄,造成了人人自危、不敢提筆的局面,以致于文官們不得不請求設計出一種標準的文牘的措辭,以免犯忌。

        朱元璋還為自己在鐘山南麓修兼了方圓四十五華里的孝陵。1398年,71歲的朱元璋病逝,即葬于此。謚號“圣神文武欽明應運俊德成功統(tǒng)天大孝高皇帝”,廟號“太祖”。

        二、明英宗:朱祁鎮(zhèn),年號正統(tǒng)(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

        朱祁鎮(zhèn)聽信太監(jiān)王振的慫恿,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冒險親征北方瓦剌也先部落,結果在土木堡兵敗被俘,做了俘虜皇帝。幸而后來于謙戰(zhàn)敗也先,也先才被迫把朱祁鎮(zhèn)送回。誰知昏君朱祁鎮(zhèn)復位后,卻恩將仇報地把于謙給殺了。

        三、明武宗:朱厚照,年號正德(1506年-1521年),他從來就不愛規(guī)規(guī)矩矩地做皇帝,不住正式的皇宮,而是在宮中另起新居,名為“豹房”,成天在“豹房”里和小太監(jiān)、宮女們淫樂無度。

        有一次,他在太監(jiān)的慫恿下,帶兵出大同親征韃虜,自己的大軍死了52人,重傷了563人,卻只殺了16個敵人,他自己也差一點兒送了命。他卻叫臣下報捷,班師回京慶祝勝利,并向京城的臣子們夸口說:“有一個虜首是我親手砍下來的?!?/p>

        明武宗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最貪玩也最好大喜功的皇帝了。

        四、明世宗:朱厚熜,年號嘉靖 (1522年-1566年)。

        明世宗曾因迷信一位道士,一心想求長生不死而20年不和臣下見面,聽憑大奸臣嚴嵩、嚴世蕃父子把朝政弄得一團糟。

        五、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歷(1573年-1620年),10歲登基,全靠內閣首輔大臣張居正為他主持政事,并教給他做皇帝應該懂得些什么。張居正大力地進行改革,改善了國家財政狀況,又極力賑濟饑荒、治理黃淮,加上有名將戚繼光練兵平息了倭寇,邊防也很太平。

        但張居正一死,神宗皇帝便聽信臣下奏劾,抄了張居正的家,重新起用反對張居正的官員,改革自然就泡了湯。接著,他為了想立自己寵愛的鄭貴妃所生的皇三子為太子,與朝廷里面堅決主張立皇長子為太子的群臣鬧成了君臣對立的局面。于是,這位神宗皇帝從此就不上朝,不批閱群臣的奏疏,不和群臣見面,把立太子的事拖了十幾年。到他死的時候,已有近30年不理朝政了。他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怠工皇帝”。就在他“怠工”怠到快死的時候,努爾哈赤已毫不含糊地消滅了明朝十萬大軍的主力,揮兵逼近了沈陽……

        三、元朝有多少昏君?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統(tǒng)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滅南宋,定都于大都(現(xiàn)北京市)。1368年滅亡于明朝。享國97年,歷11帝。

        一、元定宗:貴由汗 (1246-1248),即位后沉溺于酒色,從而使身體日益虛弱,在他當政的兩年中,就經(jīng)常因病而不能親理朝政,重大事情只得委付親信林臣鎮(zhèn)海、合答裁決。

        二、元順帝:妥灌帖睦爾 (1333-1370),元朝末代皇帝。元明宗和世瓎長子,名妥歡貼睦爾。

        妥灌帖睦爾任命有擁戴之功的伯顏為中書右丞相,而伯顏則獨秉國政,專權自恣,排斥儒生,廢除科舉制。為了加強統(tǒng)治,妥灌帖睦爾還下令嚴禁漢人、南人私造私藏兵器和喂養(yǎng)馬匹,使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進一步加劇。

        至正四年(1344)黃河泛濫,國庫空虛。妥灌帖睦爾被迫于十年改變鈔法,十一年用賈魯修治黃河。鈔法的變更,導致了物價上漲;修河時官吏乘機對百姓敲詐勒索,更加激化了社會矛盾,因此終于爆發(fā)了元末農(nóng)民大起義。

        八月初二,明兵入大都,元亡。洪武三年四月,妥灌帖睦爾因痢疾死于應昌。

        四、金代有多少昏君?

        完顏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金太祖的孫子,熙宗時任丞相,后殺熙宗自立。貞元元年(1153年)遷都燕京。

        完顏亮篡位后,將太宗子孫七十余人一并屠戮,無一孑遺。他見叔母阿懶饒有姿色,便將叔父阿魯補殺死,據(jù)阿懶為己妾,封為妃。另外他還大興土木,改筑燕京宮室,以安置妃嬪。每一殿成,工費以億萬計,略不如意,即行拆除重造。

        完顏亮在位十余年,矯情以御臣下。他以破舊的被子裹身,以示自己與臣同甘共苦?;蛘咭路洗蜓a丁,專門讓史官看見。有時取軍士吃的陳米飯與精美的食物同時陳列,先吃軍士飯幾盡。有時見到民車陷泥澤,就令衛(wèi)士下去挽車。與大臣說話,動輒引古昔賢君以自況。讓大臣進直言,而大臣卻因為直諫死。淫嬖不擇是否骨肉,刑殺不問是否有罪。

        《金史》評價說:“海陵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欲為君則弒其君,欲伐國則弒其母,欲奪人之妻則使之殺其夫。三綱絕矣,何暇他論。至于屠滅宗族,剪刈忠良,婦姑姊妹盡入嬪御。方以三十二總管之兵圖一天下,卒之戾氣感召,身由惡終,使天下后世稱無道主以海陵為首?!?/p>

        “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本是當年司馬遷在《史記》里給商紂王的評語,《金史》毫不吝惜地給了海陵王完顏亮。

        五、宋朝多少昏君?

        宋朝分為兩個階段:北宋(960_1127) 和南宋(1127_1279)。共319年,歷18帝。

        一、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

        在位期間,重用蔡京、童貫、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財,窮奢極侈,荒淫無度,并建立專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四處搜刮奇花異石,用船運至開封,稱為「花石綱」,以營造延福宮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宮觀,并設道官二十六階,發(fā)給道士俸祿。在位期間,爆發(fā)方臘、宋江等領導的民變。

        公元1126年閏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 12月15日攻破汴京,次年3月底,金帝將徽、欽二帝連同宮人、珍寶等押送北方,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恥”。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國城,金熙宗將他葬于河南廣寧(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后宋金根據(jù)協(xié)議,將宋徽宗遺骸運回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廟號為徽宗。

        二、宋高宗:趙構(1107~1187),字德基,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1162年在位。

        趙構即位初年,尚能起用一些抗戰(zhàn)派將領。但他不是力圖北進收復中原,而是一心想討好金人。他曾冤殺主戰(zhàn)派岳飛,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內則大修宮舍,窮奢極欲,只圖偏安,是徹頭徹尾的昏君。1162年,讓位給太子,自稱太上皇。死于1187年,時年81歲。

        三、宋光宗:趙惇(1147年——1200年),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在位5年,享年54歲

        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較昏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禪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經(jīng)43歲。他體弱多病,又沒有安邦治國之才,而且還聽取奸臣讒言,罷免辛棄疾等主戰(zhàn)派大臣,又由當時著名的妒婦、心狠手辣的李皇后來執(zhí)政,奸佞當?shù)?,朝政從宋孝宗時的清明轉向腐敗,宋光宗自己卻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

        慶元六年(1200年)春,光宗去世,死后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紹興東南35里處寶山)。

        四、宋理宗:趙昀(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公元1224年至1264年在位。

        宋理宗繼位后,朝政仍由史彌遠把持。公元1233年史彌遠病死,理宗開始親政。理宗親政后,仍只顧沉湎于酒色,在后宮盡情享樂。這時,蒙古迅速崛起并意圖向南發(fā)展。1235年分三路大軍南進,企圖征服南宋。

        此時宋理宗仍不辨忠奸,使朝政控制在理宗信任的謝方叔等人手里。這些人結黨營私,致使貪賄之風盛行,他們還陷害忠良,干盡壞事。使抵抗蒙古創(chuàng)建奇功的知州王堅不僅沒有得到重用,反而遭到排斥,不久在憂憤中死去。

        蒙古軍撤退后,宋理宗更加沉浸在聲色之中。他開始大興土木,在西湖風景區(qū)建筑寺廟,把它賞賜給自己寵幸的閻妃作功德院。他還命令宦官董宋臣強占民田,興建佑圣觀、梅堂、芙蓉閣、香蘭亭等,以供尋歡作樂。

        宋理宗的殘暴統(tǒng)治,致使各地的農(nóng)民起義此起彼伏。

        五、宋度宗:趙禥(1240年—1274年),原名趙孟啟,是南宋的第六位皇帝(1265年—1274年)。

        趙禥即位后每日沉迷于聲色犬馬,少有時間和精力打理朝政。這一點,度宗算是繼承了理宗的衣缽。宋制規(guī)定:皇帝臨幸過的嬪妃,次日早晨要到門謝恩,由主管官員記錄在案。度宗即位之初,一次到門謝恩的嬪妃竟達30余人!度宗日夜沉溺于酒色之中,連公文也懶于批復。

        理宗在世時,就以崇尚理學著稱,他為趙禥選的老師,也多是一些理學名家,受此影響,度宗對理學也十分偏愛。即位以后,他提拔了一些理學之名士如江萬里、何基等人,錄用前代理學大家張九成、朱熹、陸九淵等人的后代為官,理學門徒也占據(jù)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很多職位。雖然度宗推崇理學,但理學家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欲”的信條卻幾乎對他完全不起作用,他仍然每日沉迷于美色之中,醉生夢死。

        宋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宋度宗的昏庸無能所致。正因為宋度宗的亡國政策,度宗死了五年后南宋幼皇帝趙昺(時年八歲)被元軍逼得跳海而死,宋朝也從此覆滅。

        六、唐朝多少昏君?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一、唐中宗:李顯(656-710),原名李哲,唐高宗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中宗前后兩次當政,共在位七年,終年55歲。

        中宗比高宗更為庸柔無能,繼位才兩個月的中宗就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復位后,又讓韋皇后參預朝政。

        韋皇后誣陷宰相魏元忠與太子有勾結,將其貶出京城,獨攬了大權。韋后肆無忌憚地大賣官爵,中宗也不加制止,一切按她的意愿去辦。有一次,安樂公主自己寫好了詔書,掩住正文拿去讓李顯蓋印,中宗竟看也不看地把印蓋上。就這樣,中宗聽憑母女倆弄權,自己則只顧過著淫靡的生活。

        公元710年5月,韋皇后怕中宗查究她的淫亂之事,便與安樂公主密謀聯(lián)手將中宗毒死在了宮中。

        二、唐懿宗:李漼(833年—873年),是唐朝最后一個以長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個在長安平安度過帝王生涯的皇帝。

        懿宗在位15年,寵信宦官、驕奢淫逸、不思進取,對宴會、樂舞和游玩的興致遠遠高出國家政事。懿宗在位期間,一共任用了21位宰相,其中大多數(shù)不是碌碌無為者,就是愛財如命、為人不堪之輩。面對內憂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覺其難的懿宗,最終把宣宗在位期間重新點燃起來的一點希望之光徹底地熄滅了。

        三、唐僖宗:本名李儼(862年臘月十三—888):是懿宗的第五子。懿宗病重彌留之際,他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為皇太子,改名李儇。

        僖宗在位時,政局已經(jīng)非?;靵y。僖宗即位不久,即爆發(fā)了濮州(今河南濮陽東)人王仙芝、冤句(今山東曹縣北)人黃巢領導的大起義。不久,黃巢進長安,建國號大齊,年號金統(tǒng)。

        僖宗在四川躲避了整整4年。朝廷不能制,成為實際上的地方割據(jù)勢力。朝廷所能夠控制的地區(qū)不過河西、山南、劍南、嶺南西道數(shù)十州而已。

        光啟四年(888)二月,病中的僖宗終于又一次回到長安,在拜謁太廟以后,舉行大赦,改元“文德”。三月三日,僖宗得“暴疾”,文德元年(888)三月六日,27歲的僖宗終于在顛沛流離之后離開了人世。

        七、商朝多少昏君?

        商朝(約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湯,終于商紂,共30帝,享國646年。商朝時奴隸制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并在文化,青銅冶煉等發(fā)面達到較高的水平。

        商朝的30代國君總的來講,昏庸者較少,僅有最后的亡國之君“紂”是個昏聵之輩。如果苛刻一點說中間還有一個國君“太甲”,因“顛覆湯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宮。這就是“桐宮悔過”的故事。也算是少不更事吧!

        紂(?—公元前1046年):中國商代最后一位君主。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殷帝辛名受,“天下謂之紂”,人稱殷紂王。

        即位初的紂王,在父師長箕子時常用先公先王的赫赫功業(yè)和名臣賢相的誥言警語的勸諫教育下,也曾勵精圖治。所以當時的政治也還清明,四海也還賓服。

        之后紂王親征東夷,大大增長了見識,提高了紂王的威望,同時也暗暗滋長了他驕橫與逸樂的情緒?;貋砗笤谌顺济媲伴_始驕橫起來,變得剛愎自用,聽不進諫言,以為天下沒有人能高過自己;同時,生活也奢侈起來,鑿池儲酒、懸肉如林,也就是“酒池肉林”!

        根據(jù)正史記載,紂王沉溺酒色,奢糜腐化。為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把從百姓那搜括而來的錢財,修建鹿臺,置滿奇珍寶物。還“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閑”,與宮女們在其間不分晝夜地玩樂。

        紂殘忍暴虐,殘忍地行炮烙之刑,把人烙得皮焦肉糊而死。為了看人肚里的胎兒是怎么樣的,還讓人剖開孕婦的肚子,讓母子倆喪命。

        不過后來也有為紂翻案的,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就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后世言惡則必稽焉。”

        郭沫若考古則言:紂王其實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他對古代中國的領土開拓有其貢獻,所謂“紂克東夷”,就是開拓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西周正是乘“紂克東夷”的機會東進滅商的。

        事實上紂統(tǒng)治商朝后,確實鑄造了大量兵器,如用青銅制造的箭鏃,精巧而鋒利、射程遠、殺傷力大,曾一舉擊潰過一直對其統(tǒng)治有威脅的東夷部落,把疆土開拓到中國東南一帶。但不管怎么說,即使他曾英明過,但到底也還一昏憒的亡國之君!

        八、夏朝多少昏君?

        一、太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詳,實際上只在位兩年(名義上在位29年)。

        太康自幼跟著父親啟享樂,即位后生活比啟還腐敗,只顧飲酒游獵,不理政事。因此弄得百事廢弛,民怨沸騰。遂有窮氏首領后裔后羿乘機起兵,奪取了夏的都城安邑。各部落首領因不滿太康的荒唐,又懼怕后羿的實力,誰也不來相助。太康后悔不及,只好在陽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來。史稱“太康失國”。

        太康后來病死,葬于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西)。

        二、孔甲: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詳,在位31年。

        孔甲性情乖僻,父不降怕他治理不好國家,就沒有傳位給他,而內禪給北扃,扃死后傳位于子廑,廑死,才又由孔甲繼位。

        孔甲在位期間,肆意淫亂,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傳說他是一種叫做“東音”的樂調的創(chuàng)始人),又篤信鬼神,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因此各部落首領紛紛叛離,使夏朝國勢日趨衰落,逐漸走向崩潰。

        孔甲病死后,葬于今北京市延慶縣東北三崤山。

        三、桀:夏朝最后一個君主。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暴虐、荒淫的國君之一。

        桀本是文武雙全之人,赤手可以把鐵鉤拉直,但卻荒淫無度,暴虐無道。他驕奢淫逸,生活腐化,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建造傾宮、瑤臺,又從各地搜羅美女充填后宮。桀在征伐有施氏時得了美女妺喜,回國后,晝夜與妹喜及宮女飲酒作樂。于是四方諸侯紛紛背叛,使夏桀的處境十分孤立。商湯乘機發(fā)兵伐桀,兩軍鳴條之戰(zhàn),夏軍大敗,夏桀出逃,死于南巢。夏由此滅亡。

        九、周朝多少昏君?

        周朝享國約800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1世紀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傳30代37位王。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西周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結束。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周朝各諸侯國的統(tǒng)治范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北的大部。

        一、周厲王:西周第十位國王,在位37年。

        公元前858~前828年,周厲王在位期間,橫征暴斂,任用榮夷為卿士,實行“專利”,將社會財富和資源壟斷起來。因此招致了貴族和平民的不滿。周厲王為壓制國人的不滿,任用衛(wèi)巫監(jiān)視口出怨言的人,發(fā)現(xiàn)就立即殺死,這些引得國內各項矛盾愈來愈尖銳。

        公元前841年,發(fā)生了國人暴動,人民包圍了王宮,襲擊厲王,他倉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縣)。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號為共和(一說由諸侯共伯和攝行政事)。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國歷史有了明確紀年。

        二、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宮涅。周厲王死后,他的兒子“宣王”整頓朝政,曾經(jīng)使周王朝有所復興。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時,王朝的危機更為嚴重。關中地區(qū)發(fā)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嚴重自然災害,周幽王不僅不撫恤災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貪得無厭。

        為了博得寵妃“褒姒”一笑,幽王舉烽火欺騙諸侯前來勤王。最嚴重的問題是,幽王決定廢去王后申氏,殺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為王后,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吧辍焙蟮母赣H申侯于是聯(lián)合西方部族犬戎,舉兵攻打周幽王,最后在在驪山下將幽王殺死。

        十、秦朝多少昏君?

        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后,認為自己的的功勞超過三皇,蓋過五帝,于是兼采傳說中三皇五帝的尊號,宣布自己為這個國家的第一個皇帝,即始皇帝,后世子孫代代相承,遞稱二世、三世皇帝。但是沒想到只傳到三世就亡國了。

        秦二世,嬴姓,名胡亥(前230年-前207年):是秦始皇的第二十六子(最小的兒子)、太子嬴扶蘇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時,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害哥哥扶蘇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胡亥在秦始皇的兒子中是出名的紈绔子弟,做了皇帝后,甚至變得毫無人性。他曾在咸陽市(市即古代城市中的商業(yè)區(qū))一次將自己的十二個兄弟處死,在杜郵(現(xiàn)在陜西咸陽東)又將六個兄弟和十個姐妹一起碾死。將閭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終也被逼自盡。在胡亥的眾兄弟當中,死得名聲好一點的是公子高。他眼看著兄弟姐妹們一個接一個被胡亥迫害致死,于是下決心用自己的一死來保全家人的安全。他上書給胡亥,說愿意在驪山為父親殉葬。胡亥很高興,又賜給他十萬錢。

        除了兄弟姐妹,胡亥對其他不聽話的文武大臣也不放過。首先迫害的是蒙恬兄弟倆,將蒙毅也囚禁在代郡(現(xiàn)在河北省蔚縣東北)的監(jiān)獄中。后來,胡亥派使者逼蒙毅自盡,然后又派人逼蒙恬自殺。對其他的大臣,胡亥在趙高的唆使下,也大開殺戒。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為免遭羞辱而死,選擇了自盡。李斯在公元前208年即胡亥即位的第二年,也被用五種刑罰處死。李斯的一家也同時被殺。

        胡亥坐上帝王寶座之后,還一心享樂,沉湎于歌舞聲色。他命人在“儺”的基礎上將曲譜配管弦,填上詞,發(fā)展成有情節(jié)的戲曲,成為后來陜西“秦腔”的前身。他令設立專門的戲曲音樂機構“樂府”,專為宮廷服務。同時,他還繼續(xù)大量征發(fā)全國的農(nóng)夫修造阿房宮和驪山墓地,同時讓各地向咸陽供給糧草,而且禁止運糧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陽周圍三百里以內的糧食,必須自己帶糧食。除了常年的無償勞役外,農(nóng)民的賦稅負擔也日益加重,最終導致了陳勝吳廣起義的爆發(fā)。

        最后,是趙高的女婿閻樂領著上千人,假稱抓捕盜賊,直闖胡亥的行宮,胡亥抽劍自刎。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