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墓在哪 他的后裔為何不能再現(xiàn)其輝煌?
《成吉思汗創(chuàng)下了十二個世界之最》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一生留下了最多的”謎“”的人。比如說,為什么一個喪父的孤兒最終能統(tǒng)一蒙古,稱霸亞歐大陸;為什么他能帶領一個經(jīng)濟效果戰(zhàn)勝經(jīng)濟文化先進的大國;為什么剛剛滲入奴隸制社會的國家,能戰(zhàn)勝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封建歷史的大國;他是怎么死的?他的墓葬又在哪里呢?
千百年來,各地的人都有這樣一種看法,那就是即使人死了,那也只是他肉體的消亡,并不代表他靈魂的湮滅。所以統(tǒng)一中國,建立第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帝國的秦始皇會費盡心思的修建自己沉眠的帝陵。所以埃及法老,會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修建自己的長眠之地,這才有了今日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金字塔”。人們相信人死后會過上另一種生活,才會有今日的秦始皇驪山帝陵,漢朝的霸陵、茂陵等,清十三陵。
中國歷史上,大部分帝王的陵墓基本上已經(jīng)被人們找到,但是蒙古草原上的那位霸主的陵寢,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迷。雖然說一直都有找到成吉思汗陵寢的消息傳出,但是到后來基本都會被證明是錯誤的,那么這位霸主的陵寢到底在哪里呢?
據(jù)說,成吉思汗去世之前留下遺言,說不能讓人們知道他陵墓所在之地,于是人們將其尸體運回,然后用獨木棺將其葬下,再萬馬踏平,最后在那一片土地上種植草木,等來年開春的時候,就基本看不出這里曾經(jīng)動過土了。所謂獨木棺,就是用一整棵大樹的主干,然將中間掏空做成棺材,然后在將尸體放入其中。而“萬馬踏平”,即是趕動一大群馬匹,將下葬的地方踩平,如此一來就看不出這里曾經(jīng)挖過土了。
你說要是后嗣想要祭祀怎么辦?據(jù)說當時一切都弄好之后,人們牽來一匹產(chǎn)子的單峰駱駝,然后當著它的面將它的幼崽殺掉。母駱駝悲傷的留下眼淚,此后人們沒到忌日,就將母駱駝牽著,它在哪里留下了眼淚,那里就是陵寢所在,于是人們便在這里祭祀。而等母駱駝去世之后,成吉思汗的陵寢就真的成了一個迷了。
有史料記載,成吉思汗生前某日,曾經(jīng)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樹下靜坐長思,而后忽然起立,對手下隨從說:“我死后就葬在這里?!蹦纤挝娜说墓P記中也記載,成吉思汗當年在西夏病逝后,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而《馬可·波羅游記》中寫道:“在把君主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的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為殉葬者”。上個世紀,我國考古學家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成吉思汗的衣冠墓,打開銀棺,發(fā)現(xiàn)了衣冠上的一簇白色公駝的頂鬃。
按照蒙古舊制,人去世時,會將白色公駝的頂鬃放在鼻下,等人不喘氣了,也就說明這個人的靈魂已經(jīng)附在了白色公駝的頂鬃上面。于是這個時候人們就會將遺體處理掉,而降人的靈魂安葬。依照這樣的一個習慣,我國考古學家推測,也許根本就沒有成吉思汗的陵墓,而只是有他的衣冠寢。當然這個說法有可能是錯誤的,但是就還需要拿出更多的證據(jù)來說明了。
成吉思汗所帶來的霸權其實是具有時代特性的,他所處時代正是大航海時代最后一個大陸霸權的輝煌時期。當時周邊國家的陸地聞名已經(jīng)發(fā)展到極致,甚至因為頻繁的內(nèi)斗,使得國家勢力極具消退。正是在周圍國家勢力消退的時候,成吉思汗橫空出世。
成吉思汗用他的暴力美學,開創(chuàng)了他的草原帝國??梢赃@樣說,成吉思汗所創(chuàng)立的國度不需要繁榮的經(jīng)濟,甚至不需要先進的科技,他只需要用他強悍野蠻的軍隊進行侵略,將那些好的搶過來加以吸收,此后再用這些東西去掠奪文明世界所生產(chǎn)的財富和人口。
成吉思汗當時使用的是最原始的和最有效的部落軍事民主制,這種制度創(chuàng)造了組織和動員力的奇跡,當世界都陷于內(nèi)斗文弱,講究君子或者紳士風度的時候,蒙古人用其強悍的體魄和鐵血的精神,為他們的領袖開創(chuàng)新的領土。
而到了后來,海上霸權時代到來,周圍政權的崛起,自然而然就讓成吉思汗的后裔不能延續(xù)祖先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