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古代著名的“五大艷后”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還有“五大艷后”。
古典“四大美女”,盡管在民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客觀地說,其真實性需要大打折扣。她們身上承載的應該是一種人文負荷,摻雜著諸多后世附會的演義色彩。其中的貂嬋即是一個文學形象,史書上未見其任何記載。
本篇所說的“五大艷后”,則大抵是中國古代真正“橫絕千古之麗”,又貴為皇(王)后的古典美女。
一、春秋第一艷婦:夏姬
春秋時期的第一艷婦,當數(shù)夏姬。夏姬自幼生得杏臉桃腮,蛾眉鳳眼。長大后更是體若春柳,步出蓮花,具驪姬、息媯之美貌,更兼妲己、褒姒之狐媚,人稱“一代妖姬”。史書上說“公侯爭之,莫不迷惑失意”。她曾三為王后,七為夫人??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據(jù)傳夏姬懂“采補術”。嫁給陳國夏御叔后,不足九月,便產(chǎn)一子,即夏征舒。御叔雖存疑惑,但早已被夏姬的美艷弄得神魂顛倒,無暇去深究。后夏御叔正值壯年而亡,有人說可能死于夏姬的“采補術”。夏姬一直到四十多歲,仍容顏嬌嫩,皮膚細膩,保持著青春少女模樣,以其罕有的獨特魅力為國君士大夫傾倒。
守寡后的夏姬先是讓大夫公孫寧、儀行父魂不守舍,后又將國君陳靈公卷入其間難以自拔。史載,每當夏姬之子夏征舒上朝后,陳靈公、公孫寧、儀行父三人便輪流與夏姬幽會。夏姬還把自己的內(nèi)衣分贈三人,而陳靈公仨竟敢穿著夏姬的贈衣上朝,公開談論與夏姬的風流事。一次,陳靈公仨在夏家飲酒作樂,席間竟相互爭論起夏征舒到底是他們仨誰的孩子。夏征舒受辱不過,怒殺陳靈公。公孫寧和儀行父逃至楚國,訴說夏征舒弒君。楚莊王偏聽一面之詞,便興兵伐陳,殺死夏征舒,掠得夏姬。
當時,楚莊王曾為夏姬的美艷絕倫而怦然心動,欲納入后宮,為申公巫臣諫阻只好放棄。將軍子反見夏姬美艷,欲霸為己有,亦為巫臣所勸阻。楚莊王便把夏姬賜予連尹襄老,不久,襄老戰(zhàn)死沙場。襄老的兒子甘愿背上與庶母亂倫的罵名,很快就拜倒在夏姬裙下。其實,那申公巫臣早已對夏姬垂涎三尺,最終設計奪得夏姬叛逃至晉國,所付出的則是抄家滅族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