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何給自己樹立重達一百噸無字碑?
武則天作為中國古代唯一一位女皇帝,關于她身上的故事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浩如煙海,數(shù)不甚數(shù)。無亂是武則天生前的故事,還是死后墓地故事總會成為無數(shù)人茶余飯后的談資。今天小編將給大家聊聊武則天死后陵墓乾陵前豎立的一塊無字碑的故事。
乾陵是我國里的帝王陵中唯一一座夫婦兩帝合葬墓地,墓前立有兩塊高大石碑,位于西側的是“述圣記碑”,由武則天撰文、唐中宗書寫,上面刻有8000多字的碑文歌頌唐高宗的功績;東側是武則天的“無字碑”,石碑由一塊巨大的整石雕成,碑頭雕有8條互相纏繞的螭首,飾以天云龍紋,高8米,重達100噸。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如此一塊巨大的石碑,為何當時沒有刻字呢?
據(jù)清乾隆年間的《雍州金石記》記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向無字。金元后,往來登眺,有題詠詩篇刊其上。”目前關于乾陵無字碑上無字有三種說法:
說法一、武則天之所以立無字碑并且上面沒有刻字,是因為她自感自己罪孽深重,但是不寫碑文為好。武則天成為皇帝的手段不是很光彩,同時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時代女皇帝是很難被人所接受的。武則天即位后,立即就開始大修宮殿佛寺,借機炫耀自己。甚至有學者表示,“由于武則天的大興佛寺,勞民傷財,而使唐朝的全盛時期到來,比兩漢、明、清都要推遲三五十年?!?/p>
說法二、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績太大,豈能是一塊無字碑能寫得完,于是就樹立了一塊無字碑??v觀武則天的一生,從公元655年做皇后開始到公元705年退位,前后參與和掌握皇權長達五十年之久。如果從唐高宗李治死時算起,也有二十一年。雖然武則天生前很多政策頗受詬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在位期間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是一位杰出的女皇帝。
說法三、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當年立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在位期間的功過是非自己不說,而是讓后世來隨便評論,這著實是一個很高明的舉動。
那么偉大領袖毛主席怎么評價乾陵無字碑的呢?首先看看毛主席對武則天本人的評價,“治國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p>
另外毛主席武則天豎立一塊無字碑的原因是:武則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讓在她墓前石碑上刻字。有人認為武則天本意是功德無量,書不勝書。其實,那是武則天認識到,一個人的功過是非,不應自己吹,還是由后人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