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茲大藍洞如此神奇 里面會有什么呢?
歷史上還有關于伯利茲大藍洞和瑪雅文明衰落的報道,部分人認為是干旱等不利氣候條件使得瑪雅文明走向沒落,在對伯利茲大藍洞的考察中人們也發(fā)現了同樣的現象。研究人員在伯利茲的“大藍洞”——一個400英尺深的珊瑚礁底部的幽深洞穴中提取了一些沉積物樣本,并將其與伯利茲內陸地區(qū)石灰石巖坑的沉積物樣本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兩種樣本年代處于距今1000—800年間,當時正是瑪雅文明衰落的時期。樣本中鋁和鈦兩種元素的比例與當時熱帶氣旋帶來的暴雨及其引發(fā)的水土流失有關。研究人員發(fā)現,樣本中鈦元素含量較低,說明這一時期熱帶氣旋數量比以往偏少,干旱比以往持久。不過這只是兩者之間的相同處,并不能說明某種特定的關系。
類似于伯利茲大藍洞這樣結構的藍洞還有很多,這些奇特景象不僅是地球上最美麗的地方,也是眾多探險者最喜愛的地方,人類正是有了這種探險精神,才會不斷的進步。我們對地球的了解很匱乏,藍洞只是地球神秘地區(qū)之一,這將激勵更多的人投入到探險的旅程中去。
藍洞位于距伯利茲城60英里的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又稱為伯利茲大藍洞。伯利茲大藍洞的形狀為幾乎完美的圓形,直徑超過了305米,深度達123米。
在冰川時代,這個洞曾經是一座干燥的洞穴系統(tǒng)的入口,由于冰川消融,導致海平面上升,洞穴被水淹沒便成了現在的藍洞。如今,伯利茲大藍洞已經成為了全世界著名的潛水勝地,被評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之一。
在藍洞附近水域的魚類非常稀有,洞邊經常會有來回巡邏的鯊魚守護在這座神秘的藍洞附近。
伯利茲大藍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洞穴,為世界十大地質奇跡之一。藍洞外觀呈完美的圓形,洞口四周由兩條珊瑚暗礁環(huán)抱。由于水太深的原因,整個洞穴呈現深沉的藍色調,和周圍水色截然不同,更凸顯出藍洞的與眾不同。
藍洞的成因在科學家們無數的勘察和分析下已經大白于天下。伯利茲大藍洞本身是巖溶空洞,冰川時期由于海平面降低,石灰?guī)r由于溶蝕作用,在下部發(fā)育成為了大型的空洞(類似溶洞),當溶蝕空洞越來越大,就造成了頂部塌陷而形成一個邊緣陡峭的大洞,稱為落水洞。當冰川期結束之后,海平面上升,海水重新灌入這個形成的落水洞,就成了看到的大藍洞了。
現在的伯利茲大藍洞已然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潛水勝地,曾被評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列為全球十大地質奇跡之一。藍洞深度很大,洞內的鐘乳石群讓整個藍洞的潛水難度增加,而且伯利茲大藍洞附近水域的鯊魚種類特別多,不適合一般的潛水者來這里潛水。
雖然條件十分惡劣,但是正式因為如此,伯利茲大藍洞才擁有如此的魔力吸引每年成千上網的潛水者來這里嘗試。
在世界上還有其他的洞穴也被稱為藍洞,藍洞分為兩種:陸地藍洞和海洋藍洞。世界上著名的藍洞除了伯利茲藍洞之外還有塞班島藍洞,卡普里島藍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