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國民黨四大家族后人現(xiàn)狀大揭秘 豪門只在傳說中

        2016-11-26 13:48:5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國民黨四大家族后代現(xiàn)狀:一個甲子前,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權(quán)傾一時;如今,蔣家凋零落寞,而宋家、孔家、陳家的后人,則十分低調(diào)地淡出了

        國民黨四大家族后代現(xiàn)狀:一個甲子前,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權(quán)傾一時;如今,蔣家凋零落寞,而宋家、孔家、陳家的后人,則十分低調(diào)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他們來自“四大家族”,卻刻意回避“豪門”背景。對于先人功過的種種爭議,他們也坦然處之。

        時過境遷,這些家族的后人,如今對那些歷史人物的回憶常常只是衣香鬢影;可喜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檔案材料浮出水面,顯族神秘的歷史正逐漸豐富與充實。

        宋家:故紙堆中還原歷史

        從宋美齡往下的宋家第三代都在美國出生,中文流利的已是鳳毛麟角。

        “我感到非常榮幸今天能夠來到這座城市上海,這座城市曾是我的家族生活的地方。盡管我的外祖父宋子文先生是海南人,但在上海,在這座他出生的大都市,他成為中國20世紀很有能力的金融家和政治家之一。我很感動,今天能有這么多全世界知名學(xué)者,在上海濟濟一堂,討論宋子文先生。”2006年6月19日,身材高大的宋子文的外孫馮英祥MichaelFeng用英語為“宋子文與戰(zhàn)時中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致開場白。

        作為宋家親屬代表,帶著兩個兒子從紐約飛抵上海的馮英祥,與宋子文的弟弟宋子安的兒媳宋曹琍璇(ShirleySoong)的出現(xiàn)無疑成為亮點。馮英祥父子均出生在美國,因為不懂中文,父子三人需要依靠同聲傳譯來理解與會者的表達。

        1950年代初,宋子文夫婦與女兒、大女婿合照。前排左起:宋子文、張樂怡;后排左起:小女兒瑞頤、大女婿馮彥達、大女兒瓊頤、二女兒曼頤。

        宋子文期盼葉落歸根

        宋氏家族長久以來被視為中國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力的家族。宋子文(T.V.Soong)的父親宋耀如擔任傳教士且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的支持者,母親倪桂珍是明代科學(xué)家徐光啟的后代。宋子文大姐宋靄齡為孔祥熙夫人,二姐宋慶齡為孫中山夫人,三妹宋美齡為蔣介石夫人,宋子文的大弟宋子良曾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和總務(wù)司長、廣東省政府委員,長期擔任宋子文發(fā)起的中國建設(shè)銀公司的總經(jīng)理,還擔任過中央銀行理事、交通銀行(601328,股吧)常務(wù)理事,是宋子文在金融實業(yè)上的主要助手;小弟宋子安曾任過國貨銀行、廣東銀行董事,較少參政。

        宋子文與夫人張樂怡有3個女兒,分別為宋瓊頤、宋曼頤和宋瑞頤,49歲的馮英祥是宋子文長女宋瓊頤的兒子。宋子文的9個外孫中只有馮英祥與兄弟馮英翰住在美國,他們的其他表兄弟住在香港和菲律賓,故而孫輩中,馮英祥與宋子文最為親密,他從小跟外祖父宋子文生活,直至14歲。每逢放暑假,馮英祥有很多時間可以陪伴外祖父。

        “我的外祖父宋子文在紐約的生活很簡單,他吃的東西、用的車子都非常一般。外祖父的生活很有規(guī)律,喜歡早起,吃完早飯后他就直接去辦公室。他很喜歡散步,通常午餐以后散步一小時,外祖父不多的娛樂方式是與他的朋友一起打撲克牌。”

        像普天下所有的外祖父疼愛外孫那樣,宋子文非常疼愛馮英祥。讓馮英祥印象深刻的是,10歲那年,有次他放學(xué)回家,感覺到有幾個外國男孩一路尾隨并盯著他的錢包,被嚇壞了的馮英祥奔到公共電話亭打電話,剛好是外祖父宋子文接聽?!巴庾娓附形也灰獎?。5分鐘之內(nèi),他就帶著秘書開車匆匆趕來,他居然還帶了一把槍,而且已經(jīng)上了膛,準備來救我!為了保護我,他愿意做任何事情。”在講述這段經(jīng)歷時,西裝革履的馮英祥做了個手槍瞄準的手勢,笑聲爽朗,神態(tài)如同調(diào)皮小男孩。

        在家庭成員宋曹琍璇的描述中,大伯宋子文不太喜歡講話,但很有幽默感,他喜歡跟老朋友聊天,喜歡喝酒,擁有很好的格調(diào),是一個美食家。閱讀了宋檔后,宋曹琍璇逐漸理解了大伯宋子文,“他更像一位deepthinker(深思者),雖已退休、身處美國,我相信他的頭腦中并不會忘記那種使命感,所以他在生活中仍經(jīng)常思考國家的處境。”一身旗袍的宋曹琍璇看來溫婉大方,頗具風范。

        宋曹琍璇是宋子安次子宋仲虎(LeoSoong)的妻子,“蔣夫人也曾說,宋子安是最讓人喜愛的孩子,因為他最小也最聽話,哥哥姐姐們也很珍愛他,宋慶齡在德國時也是帶著我公公跟她一起住。哥哥姐姐之間有紛爭,我的公公也承擔著溝通的橋梁作用?!?/p>

        1975年,馮英祥就讀于賓州大學(xué)時,外祖父宋子文業(yè)已辭世,那時的馮英祥開始對外祖父的歷史感興趣。他攻讀了政治學(xué),“選擇政治學(xué)也許是受外祖父的影響”。目前,馮英祥在瑞士信貸銀行從事管理,與父親馮彥達一樣,他選擇的事業(yè)是與銀行相關(guān)的理財投資規(guī)劃。

        他從未看重自己來自一個像SoongFamily(宋家)這樣的家庭?!拔依^承的是父親的事業(yè),其實跟母親所在的宋家并沒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經(jīng)過五六十年后,在美國的企業(yè)界,很少有人注意到我來自SoongFamily,更重要的是要靠個人后天的努力?!?/p>

        關(guān)于宋子文富可敵國的猜測曾經(jīng)讓這個家庭的后代備受壓力。但在馮英祥看來,外祖父宋子文生前很沉默,沒有跟任何人談過關(guān)于財產(chǎn)的事情,他的遺產(chǎn)是一些美國股票,讓所有的孩子平分。

        馮英祥也強調(diào),與外界傳言不同,外祖父宋子文和宋美齡的感情非常好,兄妹間有很多通信?!凹幢?949年以后外祖父宋子文在美國,蔣介石和宋美齡在臺灣,他們晚年身體不好時,宋子文會積極幫他們找最好的醫(yī)生和最好的藥物,并把醫(yī)生送到臺灣讓他們替蔣介石看病;宋美齡每次到紐約,哥哥宋子文也會替妹妹找當?shù)刈詈玫尼t(yī)生。”

        身處異鄉(xiāng)的宋子文生前仍然期盼葉落歸根,“他很想回到自己的祖國,在紐約時也曾向很多美國政要詢問是否有回到中國的可能性,但最終未能如愿?!瘪T英祥喟嘆。

        坦然面對家族歷史

        “對于歷史研究學(xué)者們,我的心態(tài)非常坦然。我們蔣、孔、宋的家屬公開歷史資料是希望希望大家能用公正誠懇態(tài)度對待歷史?!彼尾墁P璇告訴《新民周刊》。

        兩年前,馮英祥的父親馮彥達過世,如今,母親宋瓊頤在紐約,住在兒子隔壁一棟房子里。宋子文先生過世后,曾有很多西方學(xué)術(shù)機構(gòu)都希望能獲得他的私人檔案,宋瓊頤最后選擇了斯坦福大學(xué)的胡佛研究所(以下簡稱“胡佛”)。“母親的健康狀況非常好,她很高興能夠看到宋子文先生過去的事跡能夠被學(xué)界重新研究和評價?!?/p>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宋家就將宋子文檔案捐給胡佛,最后的一部分宋檔要等到宋美齡過世后才能開箱,這是宋曹琍璇第一次接受委托、以家屬代表身份擔任篩選宋檔的工作,以胡佛訪問學(xué)者的身份,宋曹琍璇第一次到胡佛上班時,胡佛檔案室主任給了她一個說明,告訴她對所有檔案都不應(yīng)拿掉某一段,但可以保留privacy(隱私)。

        她花了3個多月時間將剩余的宋檔過了一遍,“宋檔多為公文或電報來往,是歷史詳盡記錄,我明白抽掉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將不完整,都會影響史學(xué)家研究。我做這個工作開始是有受人所托的責任感;第二階段我就入迷了,開始激動起來;到了第三階段時,我開始感覺這是一個還原歷史的工作,比如宋子文檔案出來后,很多人對中國近代史有不同看法,蔣公的日記出來后成為更明確的解密工具?!?/p>

        以蔣、孔、宋三個家族的代表身份負責篩選重要歷史檔案的宋曹琍璇,戲言自己是“長期義工”,承擔如此重任的理由簡單到讓人詫異從宋美齡往下的宋家第三代都在美國出生,語言成為了極大的障礙。以孔祥熙唯一的孫子孔德基為例,出生在美國的孔德基絲毫不懂中文,目前孔祥熙共有100箱的資料剛抵胡佛,加上之前的宋子文檔案和兩蔣日記,宋曹琍璇任務(wù)不輕。

        “蔣方智怡雖然把兩蔣日記放在胡佛,但她自己太忙,沒有時間。以中文程度來講,可能也只有我一人能看得懂這些檔案中的文言文和史料?,F(xiàn)在孔家給了我authorize授權(quán),一定讓我先做檔案篩選工作,我簽名了以后才可以開封,這大概是我未來5年到10年的一項工作?!?/p>

        身為家屬來篩選檔案,首先要受到情緒上的影響,一路看下來,她越看心情越沉重。第一個禮拜還好,第二個禮拜很多外國同事經(jīng)過宋曹琍璇身邊時都會安慰她,“Shirley,comedown.”(Shirley,平靜一點)。

        宋曹琍璇與蔣經(jīng)國曾有很多接觸,在宋美齡赴美定居前,她和先生每年都回臺看望宋美齡,蔣經(jīng)國總是為他們接風洗塵?!拔业谝淮蔚浇?jīng)國哥哥家里時很驚訝,因為當時臺灣經(jīng)濟已起飛,他的整個官邸看起來更像中產(chǎn)階級家庭布置。經(jīng)國哥哥請我吃飯時雖然準備了10個菜,但都是普通家常菜,要知道當時臺灣人請客吃飯,都已經(jīng)是魚翅、鮑魚、燕窩了?!?/p>

        讓宋曹琍璇深有感觸的是蔣經(jīng)國去世時,她趕回臺灣。“我看見經(jīng)國哥哥躺在那里,心里非常難過。我看經(jīng)國哥哥日記時的情感就不一樣了,非常激動。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經(jīng)國哥哥的內(nèi)心世界是那么的憂傷、懇切?!彼尾墁P璇舉例,比如,蔣經(jīng)國在日記中提到臺灣常有臺風,臺風一來就會斷電缺水,臺風結(jié)束后蔣經(jīng)國巡視災(zāi)區(qū),回到家里看到太太蔣方良開著冷氣,他馬上要蔣方良把冷氣關(guān)掉,他的辦公室也常不開冷氣。

        有一次,宋曹琍璇在蔣經(jīng)國臥室與跟蔣方良聊天,她看著他們的衣柜問蔣方良,哥哥的衣服怎么這么少?蔣方良說,他從來不買衣服。宋曹琍璇追問,方良你怎么不給哥哥買一點。方良說,我給他買一雙皮鞋,還給他罵了幾頓。后來,宋曹琍璇在蔣經(jīng)國的日記中真的看到,蔣經(jīng)國說方良給他買皮鞋是個“浪費”,自己不需要新皮鞋。在父親蔣介石1975年過世時,蔣經(jīng)國一整年的日記都是講自己如何思念父親,這一年的日記,幾乎每一篇都讓宋曹琍璇落淚。

        “在蔣經(jīng)國的早期日記中,他常常很惶恐,完全不想做政治人物,可是他覺得兒子有責任完成父親的遺愿。我一直希望早日將蔣經(jīng)國的日記整理公之于世,我相信這對兩岸的統(tǒng)一有很大幫助?!彼尾墁P璇說。

        在臺灣念完大學(xué)后在美國取得MBA學(xué)位的宋曹琍璇此前從事美國的海外宣教工作,她曾在芬蘭、東歐做教會義工,在美國做新移民的服務(wù)工作。在舊金山,她常穿著牛仔褲,幫助大陸來美國的移民辦理孩子入學(xué)、辦社會卡、駕照考試等日?,嵤?,她說自己是“繼承祖業(yè)”,簡直可以在家門口掛個“免費服務(wù)中心”的牌子,24小時無休。

        很多人知道她是“宋大姐”,但并不知道她與宋家的關(guān)系。2004年,宋子文檔案開始對外公開時,宋曹琍璇的照片上了報紙,有朋友打電話問她,宋大姐,報紙上那個宋曹琍璇跟你長得好像,是不是你?她趕緊搪塞過去。“如果不是因為宋檔和兩蔣日記的先后公布,我們是絕對不會露面的,平靜的生活才是最好的?!?/p>

        孔家:烏衣巷口夕陽斜

        親人們的相繼去世無疑給孔令儀造成很大打擊??准椰F(xiàn)在就剩下孔令儀和外甥孔德基。

        香港商人李龍鑣1956年畢業(yè)于臺灣陸軍軍官學(xué)校預(yù)備軍官第四期,73歲的李龍鑣潛心研究孔祥熙家族十余年,并與孔祥熙的大女兒91歲的孔令儀交往頗多。

        自從宋美齡病逝后,孔令儀成了“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中最為年長的長輩。在李龍鑣的描述中,孔令儀在美國的住宅坐落于紐約曼哈頓區(qū)最貴地段第五大道,與美國前總統(tǒng)肯尼迪夫人杰奎琳住在同一條街??琢顑x家的窗簾一拉開,即是中央公園繁茂樹木掩映下的寧靜湖泊,再遠,是林立的摩天大樓和人群熙攘的大都會博物館。

        “孔令儀目前健康還沒有問題,她在美國的生活節(jié)奏還是與以前在上海時差不多。孔令儀與我講過很懷念上海,我也很想讓她回大陸看看?!崩铨堣s告訴《新民周刊》。

        在美國,華人眼中的孔家頗為低調(diào)。裊裊茶香中,李龍鑣向記者娓娓講述孔家大小姐孔令儀的近況:

        我不是孔令儀親戚,也非孔家舊部,但我希望從研究者的角度結(jié)識孔令儀,看到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就去過孔祥熙在山西太谷縣的老家,孔令儀出生在那里,令儀出生當年,父親孔祥熙在山西辦了一所名為“銘賢學(xué)堂”的基督教的學(xué)校。90年代末期,我給孔令儀和她先生黃雄盛上校寫信,黃雄盛先生后來給我打電話,約我吃飯。我們第一次見面就在令儀紐約的家中喝下午茶,她家客廳沙發(fā)背后的兩幅國畫為蔣夫人宋美齡所繪,臺燈旁擺放著孔祥熙先生和宋靄齡女士的相架,我當時心里早就準備好了三十幾個問題,準備問她。

        孔令儀最經(jīng)常的穿著是高跟鞋配旗袍,旗袍一律為法國絲綢質(zhì)地。60歲左右時,她會穿帶紅色花紋的旗袍;現(xiàn)在,她會穿白底深藍花紋旗袍,看來素雅。在家請客時,孔令儀往往會在旗袍上別上白金鉆石胸針,抹上口紅,烏黑短發(fā)有條不紊小小細節(jié)上自有她的堅持,看來得體。

        孔令儀的先生黃雄盛今年88歲,是東北人,老先生喜歡穿西裝、打領(lǐng)帶,待人處事很有分寸,頭發(fā)整理得一絲不茍,寫信時每個字都規(guī)規(guī)矩矩。以前是空軍上校的黃雄盛先生曾在美國受訓(xùn)、開轟炸機,他曾擔任過蔣介石先生的英文秘書,年輕時當然很英俊健康,看得出來大小姐很喜歡他,他對孔令儀也很體貼,比如在令儀入座前他會很紳士地擺正座椅。

        我們最后一次見面是去年9月在紐約,我到她家先是傭人招待我,黃雄盛先生先出來與我寒暄,然后我看著孔令儀走出來,雖然胖了一點,但看來姿態(tài)挺拔,很有大小姐的風范。

        從1945年之后,孔令儀幾乎都在美國生活。孔令儀是基督徒,不熱衷社交,為人低調(diào)且遵守中國人固有的禮節(jié)。蔣經(jīng)國夫人蔣方良過世時,孔令儀和黃盛雄夫婦親自飛抵臺北送葬,在東京呆一兩天再回紐約。她常常散步,不多的娛樂方式是跟貝祖怡的太太蔣士云和顧維鈞的太太打麻將,一禮拜一次;她養(yǎng)了條狗,我有次去她家時正在打雷,狗嚇壞了,她就將狗抱在懷里。

        她很喜歡懷舊。有一次,孔令儀跟我講到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鐵獅子胡同過世時的情形,孫中山先生去世的晚上,孔令儀的母親宋靄齡知道宋慶齡特別難過,就叫令儀陪二姨慶齡一起睡。宋慶齡問孔令儀,你現(xiàn)在睡的地方是你姨丈曾睡過的,你怕不怕?孔令儀說不怕。但她跟我說,其實她當時心里很害怕。她講這番話的時候神態(tài)仿佛十幾歲的女孩,很生動。

        孔令儀說父親孔祥熙很喜歡吃面;她也曾提到小姨丈蔣介石。曾經(jīng)有5年時間,在金陵女子附屬中學(xué)讀書的孔令儀跟蔣介石夫婦住在南京官邸,她覺得蔣介石很愛護她,北伐時蔣介石寫了《告全國同胞書》,在孔令儀15歲生日時,蔣介石將《告全國同胞書》的原本送給孔令儀,并題了孔令儀的名字,現(xiàn)在還掛在孔令儀的書房里。

        西安事變時,張學(xué)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后住在孔祥熙家,正在花園里玩的孔令儀看見了張學(xué)良就叫他,“姨丈,你好嗎?”剛剛受審的張學(xué)良正好一肚子氣,沒理令儀。

        現(xiàn)在孔令儀年齡大了,有些東西也逐漸忘記。我看過當年駐德大使程天放的回憶錄,其中談到孔祥熙以行政院長的身份參加英國國王加冕儀式,并訪問德國,當時在德國的孔令儀眼睛開刀,孔祥熙一到德國就趕緊去看寶貝女兒。我后來把這個故事講給孔令儀聽,她自己都忘記了。

        在我看來,孔令儀的性格更像美國人,她的想法很簡單,不太愛管事,也較容易滿足,不是霸道的大小姐作風。

        孔令儀待人接物很客氣,我太太跟她說“謝謝”,她也用廣東話回答“不用謝”。她總有辦法把氣氛弄得很好,吃飯時她給你搛菜;有次我?guī)е鴥鹤尤タ琢顑x家,令儀先是問我有幾個孫子,我的兒子拿了孩子的照片給她看后,她又詢問能否將照片送給她,并希望我們有空帶孩子去看她。

        大概是1990年左右,張學(xué)良去舊金山參加90歲生日聚會,3天之后飛到紐約,孔令儀、黃雄盛夫婦專門抽出4天時間陪張學(xué)良,并介紹醫(yī)生給張學(xué)良看眼睛和耳朵。去年,我太太眼睛有點毛病,孔令儀、黃雄盛夫婦為她介紹了一名華人醫(yī)生。

        孔令儀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大弟孔令侃,妹妹孔令偉,小弟孔令杰。應(yīng)該說,孔祥熙最喜歡的孩子是孔令儀和孔令侃,令儀比令侃大1歲,她和令侃的感情也最好。

        1967年,孔令儀88歲的父親孔祥熙病逝于紐約;1973年,85歲的母親宋靄齡病逝于紐約;1975年,小姨丈蔣介石去世;弟妹孔令侃、孔令偉、孔令杰也相繼去世;2003年10月24日,孔令儀小姨宋美齡去世……

        親人們的相繼去世無疑給孔令儀造成很大打擊??准椰F(xiàn)在就剩下孔令儀和外甥孔德基,孔令儀沒有孩子,孔德基是孔令杰唯一的兒子,現(xiàn)在應(yīng)該在美國得州。去年,孔令儀一直等孔德基來,想讓他把父親孔祥熙的檔案交給胡佛研究所??琢顑x現(xiàn)在年齡比較大了,不太關(guān)心外面的事情,她最怕煩,對孔祥熙檔案的保存,ShirleySoong(宋曹琍璇,宋子文弟弟宋子安的兒媳)做過不少工作。

        宋美齡在世時,孔令儀經(jīng)常去看她,她們住得不太遠,開車大概15分鐘。以前是孔家二小姐孔令偉照顧宋美齡,1994年,孔令偉因直腸癌過世后,孔令儀承擔了照顧小姨的責任。2002年,跟令儀見面時,我希望她給我安排一個見宋美齡的機會,令儀后來請我參加2003年宋美齡的生日聚會。我先從香港飛到美國,我記得很清楚,2003年3月21日宋美齡生日那天是百花節(jié),天氣很冷,我10點半出發(fā),穿了最厚的Kissman的大衣,太太穿著旗袍,風從下面直往上鉆。我先訪問了宋美齡的副官空軍上校宋亨霖,那時其實醫(yī)生開了配方給蔣夫人,所有的東西都要攪碎以方便消化。宋美齡很注意體重,平常吃青菜和沙拉,假如體重減輕,才吃一片薄薄牛肉。相比而言,孔令儀飲食就很隨便。

        蔣夫人住在紐約曼哈頓東河寓所,她的臥室在10樓,客廳和餐廳在9樓。那天當時大概去了40人,每個人坐的地方都有規(guī)定,我坐在客廳,我兒子和媳婦坐在餐廳。我們在等蔣夫人下樓,等到1點10分時,宋亨霖先生跟大家講,今天蔣夫人感冒了,沒有辦法下樓。我當時的感覺真像從樓上摔下一般,很失望。同年11月25日早晨11點半,我在香港聽電臺廣播說蔣夫人過世,馬上發(fā)傳真安慰孔令儀。后來我請孔令儀夫婦送給我一幅宋美齡的畫,他們后來用DHL給我快遞了一幅宋美齡的畫到香港,并打電話確認我是否收到。

        跟宋美齡一樣,有時太緊張、壓力太大孔令儀就會皮膚過敏。在操辦蔣夫人的喪事時,她也有皮膚過敏。我去過宋美齡安葬地紐約郊外的芬克里夫墓園,孔令儀經(jīng)常帶著鮮花在宋美齡墓前悼念。

        大家都很關(guān)心孔家目前有多少資產(chǎn),孔令儀請了專門的財務(wù)顧問幫她打理財產(chǎn)。她現(xiàn)在住的房子屬于apartment(公寓式),大概有3500到4000平方尺,我估價差不多為800萬到1000萬美元。她家屬于中西合璧的風格,沙發(fā)是西式的,也有古董家具,她從山西運了一個3米多高的屏風過來,紅木鑲嵌著紅寶石,很漂亮,蔣夫人與我都喜歡在屏風前照相。細節(jié)可以看出主人的身價,她有顆翡翠白菜,跟真白菜差不多大,價值不菲;有一個花瓶,花瓶上有1000個“壽”字;她還有一塊四方的玉,陳列在黃金架上,宛如一塊小屏風。

        我本來計劃請孔令儀外出度假,她不喜歡到加勒比海這些熱帶地方,更喜歡瑞典、丹麥、芬蘭這些涼爽的北歐地區(qū),但因為前一陣子她忙著賣房子,最終度假未能如愿。宋美齡生前在美國住的房子原本也屬孔家資產(chǎn),宋美齡去世后,孔令儀以大約130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這個房子;孔令儀還有個房子在長島蝗蟲谷,孔祥熙和宋美齡都曾居住過,有35畝地,我去看過,里面大到足夠跑馬。

        幾年之前,我還到孔祥熙的母校Oberlin College(歐柏林大學(xué)),孔祥熙的檔案在Oberlin是公開的,我看了孔祥熙的檔案,了解到孔念書時的分數(shù)、念什么科目,有沒有逃課等情況,并訪問了Oberlin見過孔祥熙的老師??紫槲蹙枇撕芏噱X給Oberlin,孔令儀曾在2002年左右捐獻了幾百萬美元給Oberlin。

        陳家:豪門只在傳說中

        陳林穎曾說:“現(xiàn)在我們跟孔、蔣、宋家還會偶爾聯(lián)系,在不同的地方我們會碰到,那時我們會想我們原來是有淵源的,我們都是歷史的見證人?!?/p>

        “蔣、宋、孔、陳,他們也是凡人,都有過錯,如今功過均交由歷史評說。他們的沉默里涵蓋著無奈,他們的沉寂亦是對歷史的交代?!标惲⒎虻娜齼合眿D陳林穎曾平靜講述昔日家族歷史。

        國民黨元老陳立夫,浙江省吳興縣人,歷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組織部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等職,2001年2月8日在臺中逝世,享年101歲。而早在1951年,陳立夫的兄長陳果夫就因肺癌過世,終年60歲。

        陳林穎曾生在臺北,祖籍浙江,是臺灣著名國學(xué)大師林尹的女兒,也曾是陳立夫的“干女兒”。初中以后林穎曾赴西班牙留學(xué)11年,直至取得馬德里大學(xué)文哲學(xué)碩士學(xué)位,讓她擁有了外向性格和直爽脾氣。陳林穎曾現(xiàn)任財團法人立夫醫(y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兼執(zhí)行長,這個基金會致力于兩岸的醫(yī)藥交流和文化教育交流,與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都已展開交流合作,陳立夫、陳澤寵生前都曾擔任基金會董事長。

        陳立夫有三子一女,長子陳澤安由臺灣大學(xué)農(nóng)學(xué)系畢業(yè),由于陳果夫沒有子嗣,陳澤安被過繼給陳果夫,陳澤安后赴美國求學(xué),成為普林斯頓大學(xué)的知名植物病理學(xué)家,如今80歲;次子陳澤寧由臺灣大學(xué)電機系畢業(yè)后進入麻省理工學(xué)院學(xué)習(xí),后在一家公司擔任研發(fā)工作,如今已79歲;女兒陳澤容16歲時就赴美學(xué)習(xí)音樂,如今也已72歲。陳林穎曾的先生陳澤寵是陳立夫最小的兒子,是普度大學(xué)航空工程系和工業(yè)設(shè)計系的雙科碩士,畢業(yè)后在洛杉磯工作。

        1950年,9歲的陳澤寵跟隨父親陳立夫赴美。當時的陳立夫已退出政壇,在美國新澤西經(jīng)營一家養(yǎng)雞場。“公公的雞場開了好幾年,被燒掉過兩次,還遭遇雞瘟。當時李敖質(zhì)疑,陳立夫先生怎么可能打著領(lǐng)帶去喂雞?我先生跟李敖說,你實在不了解我的父親,他相當注重禮儀,又常有人去農(nóng)場拜訪他,他總不能衣衫不整接待客人,所以他才經(jīng)常打著領(lǐng)帶做農(nóng)活。的確,當時孔祥熙、宋子文等很多人都曾去看望他。姐姐澤容訂婚時,爸爸媽媽親手用雞蛋做了3個月蛋糕,招待了150多位客人,還有很多人喜歡我婆婆做的辣椒醬,真材實料、價廉物美?!标惲址f曾用“解甲歸田”來形容公公陳立夫當時的狀態(tài)。

        在陳林穎曾的印象中,陳立夫在美國的雞場經(jīng)營得并不好,先生陳澤寵念的是美國公立學(xué)校,直到在普度大學(xué)求學(xué)時都是半工半讀,并依靠哥嫂援助才完成學(xué)業(yè);而她與陳澤寵的相識冥冥之中仿佛已有定數(shù)?!拔覀冎安⒉幌嘧R,可能是公公婆婆的有意安排,1976年年初我剛好從西班牙回臺北,才見到陳澤寵,大家講西班牙的舞蹈和音樂,我們聊了很多,他興趣很廣,對美國很了解,但完全是傳統(tǒng)中國人的思維。那時我23歲,我覺得大我12歲的他成熟穩(wěn)重、書卷氣十足,讓我很有安全感?!?977年,陳澤寵與林穎曾結(jié)婚;1982年,他們回到臺灣定居,陳澤寵開始創(chuàng)業(yè),開辦自己的電器工程代理公司。

        在陳林穎曾看來,公公陳立夫是儒家的推崇者,1969年,陳立夫回臺。“蔣介石先生發(fā)電報請公公回臺灣做中華文化復(fù)興委員會副會長,蔣介石先生任會長。陳立夫先生有本書叫《從根做起》,他認為雖然經(jīng)濟發(fā)展了,但中國文化的根仍需守護。就像他常講的,政治是短暫的,文化的根是永遠的?!?/p>

        1988年1月31日,蔣經(jīng)國病逝,陳立夫找到蔣緯國、趙耀東等30多名國民黨元老聯(lián)署,提出一個“以中國文化統(tǒng)一中國”的方案,在島內(nèi)引發(fā)強烈震撼。在陳林穎曾的印象中,90年代初公公陳立夫?qū)砂督涣鞯膽B(tài)度很積極,陳立夫認為政治可以用柔性方式處理,用文化的根來加強接觸,但李登輝卻予以敷衍和阻撓。陳林穎曾說,陳立夫先生最早就發(fā)現(xiàn)李登輝是最不愛中國的,公公曾在便條上寫過“最不愿意見到中國統(tǒng)一的就是‘李總統(tǒng)’”,“這個便條大約是1992年寫給‘總統(tǒng)府’資政陶百川先生的,還在我家里,陶百川當時對兩岸交流還有希望,期望能組織兩岸交流小組?!?/p>

        在陳林穎曾看來,公公陳立夫晚年的生活簡單而有規(guī)律:早晨5點起床,然后是寫毛筆字、看書;他很保守,如果有10元錢,往往只做七八元錢的事情;他擔任了臺灣中國醫(yī)藥學(xué)院30年的董事長,為這所學(xué)校募款,一直做到過世……“公公組織了一個‘老人會’,原本80歲的老人才能入會,后來老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公公就將‘入會標準’降低到60歲。只要有走的老人,公公都親自到殯儀館去送行。”

        夫人孫祿卿的離去顯然對陳立夫的影響最大?!捌牌女厴I(yè)于上海美專,喜歡理家,是標準賢妻良母。他們夫妻的感情很好,公公常講,‘愛其所好,敬其所異’?!标惲址f曾說。

        陳林穎曾透露,公公陳立夫并未留下多少遺產(chǎn)?!肮褚晃蛔x書人,很受晚輩尊重,他教導(dǎo)子女們要自食其力,陳家的生活方式跟臺灣的普通民眾并無兩樣。公公在臺灣天母曾有座房子,是早年蔣經(jīng)國先生陪他去看的。但買地和造房子的錢由他的4個子女通過每月分期付款支付,婆婆過世后,在1992年,公公將房子賣掉,并把賣房的錢歸還給孩子們?!?/p>

        “我們一家都沒有再從政。陳立夫先生沒有明說不讓后代從政,但他主張讓孩子的興趣自由發(fā)展。我先生回臺灣時,蔣經(jīng)國先生曾找過他,問他是否有興趣為民航局服務(wù),擔任高階職務(wù),我先生表示自己對環(huán)境不熟悉實際上,陳家并非認為為官就是榮耀?!标惲址f曾認為嫁入陳家的她并未沒有看見所謂的豪門的奢侈與浮華,先生陳澤寵從來不事張揚,“總是等他做到某個程度時,人家才發(fā)現(xiàn)他原來是陳家的兒子。”

        陳家第三代孫輩目前共12人,分別在金融機構(gòu)、醫(yī)療工程機構(gòu)和高校任職,“他們都很杰出,都是哈佛、MIT、普度、斯坦福等名校畢業(yè)?!标惲址f曾說。陳林穎曾的長子陳紹誠(Victor)今年27歲,次子陳紹仁(Stanford)今年25歲,兄弟倆在臺灣念完高中后到父親的母校普度大學(xué)學(xué)習(xí)工商管理。

        去年7月,陳澤寵帶妻兒到北京旅游,其間身感疼痛,8月初陳澤寵住院體檢并接受腫瘤切除手術(shù),術(shù)后病情惡化,最后不治身亡。先生陳澤寵的突然辭世,讓54歲的陳林穎曾難掩憂傷,面對記者時甚至幾次淚水盈眶?!拔蚁壬谖覀兗沂侨艿陌倏茣?,他本來想兩年之后退休,現(xiàn)在卻突然離去,事情發(fā)生得太突然,恍然一夢。Victor還未畢業(yè),只好先休學(xué)一年,幫助打理父親的企業(yè)?!笔ブ餍墓堑募彝浡岢庀?,小兒子Stanford幾次跟母親說,媽媽,我打電話給爸爸,他沒有回我電話……后來Stanford突然醒悟,原來爸爸已經(jīng)過世了。

        他們一家四口的最后一次團圓飯選擇在北京飯店,此后來北京,陳林穎曾常愿意去北京飯店,還坐以前的那個位子?!八墙^望的傷心地,也讓我有回憶,我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爬起來。”

        有很多的事情讓她必須堅強以對,仿佛遲來的責任。比如,第二次國共和談時,周恩來先生曾經(jīng)寫了一封信給陳立夫,原件還在陳家。鑒于此,陳林穎曾期望像宋子文的外孫Michael Feng一樣,找尋一個權(quán)威的機構(gòu)來保存陳立夫資料。

        1993年,陳林穎曾向“國有財產(chǎn)局”承購陳立夫宿舍后,遭到臺灣銀行以無權(quán)占有及必須拆屋還地起訴,經(jīng)過14年纏訟后,法院判決她敗訴,雖然陳林穎曾一再懇求期望將陳立夫臺北宿舍改成文物紀念館,但陳立夫在臺北市的故居還是被強行拆除,無奈的陳林穎曾只有在拆遷現(xiàn)場為故居拍照留影。即便如此,她仍希望通過司法途徑繼續(xù)她的抗爭,她認為臺灣銀行送交法院的證據(jù),至少有超過兩份以上與“國有財產(chǎn)”和家屬原始資料不同版本,“我們維護自己權(quán)益的行為跟一般公民相同,沒想到政府出現(xiàn)偽造文書的嫌疑。在李登輝時代,他們都是用這種手法拿回了政府配給國民黨后代的房子,民進黨時期,這樣的事情仍在延續(xù),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有跡可循?!?/p>

        曾有人勸陳林穎曾放棄,但她顯然并不準備這樣做。服輸這個字眼有違她的本性。

        陳林穎曾還在為購買《中央日報》事宜到處奔走,陳立夫曾擔任《中央日報》第一任董事長,一手創(chuàng)立了《中央日報》,但在今年6月1日,已有69年歷史的《中央日報》因入不敷出而???/p>

        “我跟馬英九先生講過想購買《中央日報》,馬英九也表示樂見其成。拿到財務(wù)報表我們才能待價而沽,但我卻看不見《中央日報》在操作上的透明化,國民黨的財務(wù)報表遲遲出不來,我們買家也無法了解《中央日報》內(nèi)部的運營狀況?!彪m然碰到了一些實際困難,陳林穎曾仍告訴《新民周刊》,基于陳家對《中央日報》相當深厚的淵源和感情,她決心讓《中央日報》繼續(xù)存在和運轉(zhuǎn)。

        陳林穎曾第一次見到宋美齡是在她的100歲生日宴會上,站在公公陳立夫身側(cè)??吹絻晌焕先讼鄬?,她頓時感覺歷史撲面而來,那種感覺如此洶涌,無以形容。“現(xiàn)在我們跟孔、蔣、宋家還會偶爾聯(lián)系,在不同的地方我們會碰到,那時我們會想我們原來是有淵源的,我們都是歷史的見證人?!彼@樣描述自己的感受。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