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歷史上的最后一位大汗的命運 絕望的反抗
阿布奈的嫡長子布爾尼是林丹汗的孫子兼皇太極的外孫。他即位后,表面上對清廷比較忠誠??滴跏?1671年),十二年(1673年)按時參加蒙古王公年班朝覲。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在京朝賀時布爾尼聽聞三藩之亂,主動要求捐獻馬匹幫助清軍??墒浅鸷薜姆N子早就在布爾尼的心中生長。阿布奈被囚禁后,布爾諾曾經(jīng)去探監(jiān),守衛(wèi)的官員拒絕了布爾尼的要求。當場布爾尼憤怒的辱罵相關的清廷官員。布爾尼私下里常說:“不應該以莫須有的罪名拘禁父王;更不應該父親有罪還立兒子為王?!眳侨鹬鲗У娜l(fā)后,布爾尼認為這是傾泄長久以來積累仇恨的良機。當時戰(zhàn)火遍及南部中國,為了平叛,清軍主力大量南下,北京城防衛(wèi)極度空虛,連守城門的士兵都是小孩來擔任。布爾尼獲得這些消息后,首先找借口拒絕了清廷征兵的要求,自己立即帶領同黨開始日夜訓練兵馬,打造兵器、盔甲。布爾尼想趁機救出其父阿布奈,推翻滿洲人的統(tǒng)治,為祖先報仇,進而恢復察哈爾部歷史的輝煌。
布爾尼的異常舉動很快被清廷偵知??滴跏哪?1675年)三月初,跟隨固倫公主出嫁察哈爾蒙古的長史辛柱察覺了布爾尼的陰謀。他秘密派遣其弟阿濟根去京師向清廷告密??滴醯壅J為事情尚未完全失控,如果采用成本較低的方法處理,效果會更好。康熙帝先派人召布爾尼兄弟覲見,以探虛實。為了消除布爾尼懷疑,康熙帝以孝莊太后的名義,派遣侍衛(wèi)塞棱傳旨蒙古諸部:“滿洲公主、郡主所生的蒙古王公,即巴林王鄂齊爾兄弟、翁牛特王杜楞兄弟、及布爾尼、羅不藏兄弟一起進京朝覲。”不久蒙古諸王都來到北京,唯獨布爾尼兄弟沒來。布爾尼斷定清廷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秘密,立即決定起兵。三月十七日,布爾尼扣押了清廷使臣侍衛(wèi)塞棱,公開叛亂,并號召蒙古諸王于二十五日一同舉事。臥底長史辛柱親自率領其弟巴勒米特進京奏聞。從嫁公主的滿洲人,都攜帶自己的妻子、兒女逃至錦州。奉天將軍倭內(nèi)巴圖魯也緊急奏報了布爾尼的叛亂。清廷第一時間采取四個措施進行平叛:
第一,防止布爾尼劫走其父阿布奈??滴醯勖罘钐鞂④娰羶?nèi)巴圖魯固守盛京。寧古塔將軍巴圖海帶領精兵赴盛京協(xié)防。清廷又調(diào)永陵、鳳凰城等地士兵協(xié)防盛京。
第二,防止叛亂規(guī)模增大??滴醯叟汕睬逋⑴汕怖矸豪芍旭R喇攜救書前往蒙古各部,阻止各部加入布爾尼叛亂,并且要求科爾沁、土默特等部的蒙古王公帶兵協(xié)助平叛。
第三,鼓勵察哈爾部內(nèi)部分裂??滴醯巯轮迹旃杻?nèi)部人員,如果能擒獲叛變首領,或者自行投降。清廷一定給予官爵,全部加以恩養(yǎng),斷不食言。這一點在以后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派兵平叛。這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康熙帝迅速任命信郡王鄂札為撫遠大將軍,大學士都統(tǒng)圖海為副將軍,為副將軍,護軍統(tǒng)領哈克山、副都統(tǒng)吳丹、洪世祿并為參贊,率軍出征。清廷只用6天便組織好軍隊。四月六日,清軍兵分兩路開赴戰(zhàn)場。清廷的軍隊有四部分組成:滿洲官兵三千余人組成的正規(guī)軍;外藩蒙古科爾沁、阿魯科爾沁、翁牛特等各部蒙古軍;八旗家奴軍;漢軍鳥槍兵、盛京兵一千人。
四月二十一日,兩路清軍在岐爾哈泰匯合。信郡王鄂札偵知布爾尼屯兵于達祿山(位于今通遼市庫倫旗東南),于是率輕騎前進。次日抵達達祿山。達祿之戰(zhàn)是清廷與布爾尼軍隊的決戰(zhàn)。清軍到達前,布爾尼就獲得了消息,在山谷間設下了伏兵,排列好軍陣等待。鄂札與圖海帶領滿洲、蒙古軍進攻,經(jīng)過山澗時,布爾尼的伏兵發(fā)起攻擊,給予土默特蒙古兵以重創(chuàng)。清軍繼續(xù)攻擊,將伏兵殲滅。布爾尼親領大隊人馬,擺列火器拒戰(zhàn)。清軍奮擊,副將軍圖海的家奴軍最為彪悍,最先突破了布爾尼的陣地。布爾尼逐漸不能抵抗,于是大敗。布爾尼收攏潰軍,與清軍繼續(xù)接戰(zhàn)兩次。清軍趁勝沖殺,連續(xù)獲勝,斬首甚多,獲得大量馬匹器械。布爾尼兄弟僅帶領30個騎兵逃跑。布爾尼此次大敗有清軍力量強大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內(nèi)奸。兩軍對壘之時,察哈爾部的都統(tǒng)晉津,率領本部人馬在陣前投降。戰(zhàn)斗勝利后,布爾尼的妻子滿洲郡主仍然住在瓦子府東三十里,由清軍迎回。布爾尼扣押的清廷使臣侍衛(wèi)塞棱帶領著布爾尼部下佐領5人和300名士兵,歸降清軍。不久,科爾沁和碩額駙沙津在扎魯特部境內(nèi)將布爾尼兄弟射殺,獻首京師。
布爾尼的叛亂,清軍從出兵到平定只用了18天的時間。還有一路叛軍是八旗察哈爾。這些人是清初零散歸附清廷的察哈爾蒙古。他們沒有被安排在布爾尼管理的札薩克旗下,而是編立八旗察哈爾游牧于大同,宣化以北一帶,由清廷派官員管理。由于世代效忠察哈爾大汗,當布爾尼發(fā)動叛亂時,一些八旗察哈爾人也起兵響應。駐扎宣化府的八旗察哈爾左翼軍隊,不知道布爾尼已經(jīng)戰(zhàn)敗身亡,不顧清廷官員的阻攔,毀壞邊墻,直趨獨石口,想加入布爾尼叛軍。康熙帝命散秩大臣綽爾濟招撫八旗察哈爾叛軍,告之他們:“布爾尼已經(jīng)戰(zhàn)敗,如果這些叛軍能夠返回隊伍,康熙帝同意會寬恕他們?!笨滴醯塾质趦?nèi)大臣佟國綱為安北將軍鎮(zhèn)守宣化府。同時令巴林,翁牛特,敖漢,喀喇沁,土默特等部各守境內(nèi),八旗察哈爾叛軍一到即為剿除,很快這次軍隊的騷亂也被平息。至此布爾尼的叛亂徹底被平定。
布爾尼之所以失敗,和他錯估形式相關。一是清廷北京防衛(wèi)空虛,但它仍然有一定的軍事力量,有比較精干的組織能力;二是布爾尼起兵,只獲得奈曼部郡王扎木山的支持。其他蒙古各部,非但不支持,不少蒙古人加入到布爾尼的敵對一方。甚至支持布爾尼的奈曼部內(nèi)部也有分裂,布爾尼起兵前,奈曼部郡王札木山的侄子鄂齊爾等人,帶領9佐領的蒙古人,投降了清廷。當年的林丹汗尚且不能號令諸部蒙古,何況康熙年間,蒙古諸部早已歸降清廷。清廷歷代君主對蒙古王公恩威并施,大部分蒙古王公已經(jīng)徹底忠誠清帝;三是內(nèi)部的瓦解。察哈爾部的部分將領投降清軍,加上清廷長期在察哈爾部內(nèi)部經(jīng)營的內(nèi)線,布爾尼的軍隊毫無秘密可言。因此,布爾尼迅速敗亡也是情理之中。
清軍大軍出動后??滴醯圻€曾經(jīng)給布爾尼兄弟最后的機會。他在給布爾尼的上諭中講到:“你可能被身邊的奸人蠱惑欺騙,也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這些事你都可以和朕說。朕必然會赦免你的罪行,仍然親近和睦。你家世代受朝廷恩養(yǎng)。你是公主所生,是朕的親人,實在不忍心讓你走上絕路。所以朕屢次向你下旨,如果你仍執(zhí)迷不悟,恐怕以后后悔莫及?!笨滴醯圻€給布爾尼之弟羅卜藏傳旨:“你應該開導你的哥哥布爾尼,令其悔罪歸順。你們的子孫都不會失去榮華富貴。如果布爾尼不醒悟,恐怕因為他是你的哥哥,會連累到你。如果你能率屬下歸順,朕仍然按親戚對待你,立即以王爵封你,一定不會食言。你是公主的兒子,是皇家的親戚,所以才下旨勸告你。現(xiàn)在大軍還沒到,你向你哥哥陳述利害,迅速請罪,不要辜負朕不忍心誅殺之心?!边@兩道諭旨表現(xiàn)了康熙帝的一些真實情感。因為康熙帝曾命令撫遠大將軍多羅信郡王鄂札:“如果布爾尼兄弟悔罪歸順,就罷兵。即使布爾尼等人臨陣來降,也要保全恩養(yǎng)?!笨上Р紶柲嵝值芊艞壛诉@最后的生機。
最后看一看戰(zhàn)后察哈爾部眾人最終的結(jié)局。布爾尼兄弟死后,首級被送至京師,群臣要求懸掛示眾。康熙帝認為他們是公主所生之子,于心不忍,命人將布爾尼、羅不藏的首級及尸體,收葬與他們母親固倫公主的墳旁。布爾尼的父親阿布奈在盛京被絞死。布爾尼的妻子郡主回其父安親王家。布爾尼的兒子在軍前正法,女兒罰沒入官。從嫁公主的滿洲人,均成為軍人,駐扎義州,令長史辛柱管轄鎮(zhèn)守??滴醯凼陂L史辛柱二等輕車都尉,其弟阿濟根云騎尉,巴勒米特云騎尉品級。這是獎勵他們最先告發(fā)察哈爾布爾尼謀叛的功勞。
教唆布爾尼叛清的察哈爾部貴族阿雜里喇嘛、僧額渾津、噶爾馬色冷逃到科左中旗,被科爾沁卓里克圖親王解送軍前,均在軍前正法。噶爾昭、噶爾馬、薄托和等人的妻妾、子女逃到了在卓禮克圖親王家,被賞給有功官兵。當然也有幸免的,僧額渾津之弟尼塔爾,在布爾尼與清軍開戰(zhàn)前,就投奔卓里克圖親王。因為是在布爾尼失敗之前逃跑,所以被免死,財產(chǎn)也得到保全。奈曼達爾漢郡王札木山,跟隨布爾尼叛清,眼見形式不好,自縳請罪。清廷從寬免死,革去王爵,仍留家人牲畜,令其自謀生路。王位由事先歸降清廷的札木山的侄子鄂齊爾繼承。
經(jīng)過此次事件,元代以來蒙古大汗的嫡系子孫徹底斷絕。察哈爾部作為札薩克旗被撤銷。察哈爾部殘余人口或是被并入其他蒙古諸部,或是并入察哈爾八旗。林丹汗身后所留下的是一片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