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倭寇御韃靼 最后終究被牽連死于黨爭!
看到平倭寇這三個字,很多人馬上就反應出來今天要講什么,沒錯,機智如你的都猜對了,今天要說的就是戚繼光。
戚繼光是抗倭名將,也是民族英雄,這個大家伙都比較熟悉,我們每次學歷史的時候都會覺得平倭寇雖然說不容易,但是感覺也是上下齊心的,其實當時的情況并非如此,抵抗倭寇的將領很多,但是名聲最響亮,成績最大的卻只有戚繼光,這是因為戚繼光不但是一個軍事奇才,也是一個有政治智慧的人。
首先戚繼光是個軍二代,他的職位是世襲的,戚繼光幼年時風流倜儻,很有個性。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喜歡讀書,通曉儒經(jīng)、史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繼光繼承祖上的職位,任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這個時候的戚繼光才16歲,還是個少年的戚繼光已經(jīng)要獨擋一面了,事實也并不是特別的順利。但是還好戚繼光有個好幫手,那就是他的夫人王氏,王氏也是將門虎女,而且王氏比戚繼光大,因此戚繼光的成長是在王氏的看管下,這就造成了戚繼光成年以后懼內的“良好”品質。王氏并沒有給戚繼光拖后腿,在后來的抗倭戰(zhàn)爭中,王氏帶領老弱病殘守住了城池,給戚繼光很大的幫助,當然這是題外話。
戚繼光十八歲的時候在登州衛(wèi)所的屯田,看到倭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于是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詩句??梢娚倌昶堇^光的抗倭決心。
當時對于倭寇,朝廷的態(tài)度是不明朗的,而且這其中也有政治斗爭,俗話說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將領們雖然有心殺賊,但是無奈要聽文官的。于是戚繼光在抗倭的過程中多次罷免,然后戴罪立功,幸好這個時候戚繼光受到了張居正的賞識,從而在朝廷了有了內援。
加上胡宗憲的支持,戚繼光可以專心練軍抗倭,戚繼光在帶領軍隊抗倭的時候,發(fā)現(xiàn)很多都是兵油子,貪生怕死,導致軍隊戰(zhàn)斗力下降,而他在浙江一帶抗倭時,發(fā)現(xiàn)義烏人民風彪悍,據(jù)說戚繼光曾經(jīng)看過一場義烏村和村之間的械斗,那場面給戚繼光很大的震撼,于是戚繼光在義烏招了3000人,開始進行練兵,在征戰(zhàn)過程中,戚家軍逐漸成軍。
戚繼光通過自創(chuàng)的鴛鴦陣,改良的武器:戚氏軍刀、狼筅、虎蹲炮等,逐漸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保衛(wèi)了東南沿海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倭寇是肅清了,但是很多人開始難過了,因為戚繼光有自己的戚家軍,鳥盡弓藏的好戲又一次上演了,這次采用的是消耗戰(zhàn)術,由于北方經(jīng)常受到韃靼人的攻擊和騷擾,于是文臣們建議戚繼光北方抵御韃靼人。
名將到了哪里都會發(fā)光的,來到北方戚繼光照樣做的非常好,多次抵御韃靼人的進攻,而且差點活捉韃靼人的董狐貍,在戚繼光和李成梁的配合下,韃靼人和女真人始終沒有突破防線進入大明腹地。
北方也穩(wěn)定了,于是怎么安排戚繼光又是個難題,而此時張居正去世了,于是給事中張鼎思趁機上言戚繼光不應該放在北方,戚繼光被朝廷調往廣東。
長年的勞累和精神憂郁戚繼光得了肺病,1585年他舊病復發(fā),得旨允許回鄉(xiāng)養(yǎng)病。1587年1月25日凌晨去世。
戚繼光一生都在為國家抵御外來入侵,但在文官體制下,始終受到朝廷的懷疑,雖然戚繼光沒有參與到政治斗爭,但是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也不免站隊,于是一代民族英雄救這樣隕落,不得不說對明朝是個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