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壯族樂器 壯族傳統(tǒng)樂器“三弦”簡介

        2016-05-26 23:50:4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壯族三弦,是壯族彈撥弦鳴樂器。形制與漢族、拉祜族小三弦相仿,音色脆亮,主要用于壯族八音合奏或為壯劇及說唱伴奏,深受壯族人民喜愛。流

        壯族三弦,是壯族彈撥弦鳴樂器。形制與漢族、拉祜族小三弦相仿,音色脆亮,主要用于壯族八音合奏或為壯劇及說唱伴奏,深受壯族人民喜愛。流行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隆林、西林、田林、樂業(yè)、凌云、百色、田陽、田東、德保、靖西等桂西和桂南各地。

        結(jié)構(gòu)組成

        結(jié)構(gòu)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琴身全長80厘米~85厘米。共鳴箱扁平,呈長方形,四角橢圓,與侗族中琵琶相像。琴箱長18厘米~20厘米、寬14厘米~16厘米、厚5厘米~6厘米,琴框和底板系在一整塊鐵力木、紅椿木或青杠木等堅硬木料上挖鑿出琴的腹腔后而成,它們的厚度均為1厘米~1.5厘米,琴框上、下開有插入琴桿的方孔,在琴框之上蒙以老蛇皮為面,應選用青花大鱗之蛇,皮面不應有傷疤、孔洞或禿鱗現(xiàn)象。琴頭和琴桿共同使用一根較硬的木料制成,多用紅椿木、杏木、茶木或楠木制作,其尺寸與琴身全長相同。琴頭長14厘米~16厘米,上部呈扁鏟形,頂端向后稍彎曲,寬6厘米~8厘米,下部呈 方柱形,中間開有一個長方形通底弦槽,槽長8厘米、槽寬2厘米,弦槽兩側(cè)設(shè)有三個弦軸(左一右二)。弦軸硬木制,呈圓錐形,軸長10厘米~12厘米。琴桿窄而細,呈半圓形柱狀體,桿長66厘米~70厘米,前平后圓,上、下等寬,正面為按弦指板,表面平滑,便于運指,不設(shè)品位,琴桿上端設(shè)有 山口,琴桿下端插入琴框上下的方孔中。木制琴馬呈橋空形,置于琴箱皮面中央。張三條絲弦或鋼絲弦。

        演奏方法

        演奏時多采用坐姿,將琴桿斜橫胸前,琴箱置于右腿根部,琴頭呈45°角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zhí)骨制或硬木制撥片彈奏。壯族三弦的里弦和中弦按五度、中弦和外弦按四度音程關(guān)系定弦,里弦和外弦為八度音程關(guān)系,常定弦為:a、e1、a1。音域a—a2,有兩個八度。音色脆亮,音響豐滿。壯族三弦在桂西、桂南壯鄉(xiāng)都有流傳,但一般不作為獨奏樂器使用,它主要用于桂西壯族八音樂隊合奏或南路壯劇音樂伴奏。在桂南的靖西、德保莫倫演唱中,也多以壯族三弦作為伴奏樂器。過去在桂南龍州一帶,道姑常彈奏三弦行巫術(shù)。

        所演曲目

        三弦演奏的曲目有:《正調(diào)》、《月調(diào)》、《喜調(diào)》、《過場調(diào)》、《梳妝調(diào)》、《采茶調(diào)》、《馬到林》和《八板調(diào)》等。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