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長壽秘訣是什么 長壽養(yǎng)生需要“慢慢來”
很多人都在問人的長壽秘訣是什么?為什么有的人可以長命百歲,有些人年輕輕輕就一身病痛,這究竟和什么有關?我們應該怎樣做長能夠延長壽命,怎樣才能夠有個健康的身體,這些大家都想知道?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做個介紹吧。
長壽養(yǎng)生需要“慢慢來”
如何做才能夠長壽呢?小編告訴大家長壽需要我們“慢慢來”,是的,你聽的沒錯,長壽的秘訣關鍵在于一個“慢”字,慢慢吃、慢慢走、慢慢動,這樣才能夠達到養(yǎng)性的作用。
忘記時間,讓食物在舌尖停留。醫(yī)生建議用15—20分鐘吃早餐,中、晚餐則用半小時左右。對于老年人,每口飯菜應咀嚼25—50次,每頓飯吃30分鐘左右,才可以給飲食中樞足夠的興奮時間。多咀嚼,還可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質(zhì)。
慢工作
不做辦公室“子彈頭”。80高齡的金庸先生就相信“樂觀豁達養(yǎng)天年”。他指出,人要有張有弛,有快有慢。不著急,做什么都要徐徐緩緩,對健康很有好處。
慢運動
運動在于養(yǎng)生,所以我們不要求速度,而在于運動帶來的精彩,慢生活的展開,使得游泳、瑜伽、太極拳等慢運動也在我們周圍流行起來了,這些運動能夠讓我們疲憊的身心得到放松。
慢休閑
不必扎堆,但求情調(diào)。休閑就是身體和靈魂放輕松,讓平時勞碌的身體停歇,讓緊張的神經(jīng)徹底放松,讓浮躁的心態(tài)沉淀下來。釣魚、畫畫、書法、跳舞、登山、園藝、出海、打高爾夫球等方式是比較適宜的“慢式”休閑活動。
慢睡眠
不要讓別人打擾你的夢。慢條斯理地入睡,一夜安眠,第二天聞著太陽味醒來,容光煥發(fā)、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慢讀書
和思想一起跳舞,從閱讀中追求優(yōu)雅和舒適的生活。善待自己的生命,也用心守候著自己靈魂的家園。
慢音樂
我們在緩慢的音樂中修養(yǎng)身心,來消除疲勞、舒緩神經(jīng)、解除抑郁、增進食欲、增強自信心,還能夠幫助治療多種疾病。
小編說的“慢慢來”指的是行動的速度不宜太快,保持在正常的速度范圍就好,而不是讓你偷懶哦!長壽養(yǎng)生可是懶不得的呀!
看看百歲老人如何養(yǎng)生長壽
現(xiàn)代人壽命越來越長,但是活到百歲的老人還是比較少見的,想讓自己也成為百歲老人,可以看看那些百歲老人的養(yǎng)生長壽經(jīng)。
長命百歲是很多人的追求,在古代人看來,活到百歲是很難的,但是,現(xiàn)代人壽命越來越長,活到百歲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你也想讓自己活到百歲,那么,你可以看看那些百歲老人是如何養(yǎng)生的。
當長壽的人越來越多
“人生七十古來稀”是古人的標準,而今別說八九十歲,就連活過100歲也并非遙不可及。有一項來自美國洛杉磯老年病學研究機構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世界范圍內(nèi)百歲老人數(shù)量與日俱增,尤以美國為最。
百歲老人最多的國家中,美國位居第一,其次是日本、法國、瑞典、意大利等。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長壽的人們是如何活得那么健康那么久的。
102歲“雕刻大師”:平常心,長壽第一要素
“從來不想傷心事,凡事平常心”,芝加哥102歲的羅伯特·??寺诮邮苊襟w采訪時道出了自己的“長壽箴言”。1957年的一次飛機失事,奪走了其獨子小羅伯特的生命;第一任妻子與希克曼共度30年后,撒手人寰;第二任妻子也在結(jié)婚34年后先他而去。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我很少記起。我現(xiàn)在能想到的只是小學時老師的表揚,還有5歲時和小伙伴玩的情景。”他指著自己精心打理的花園說:“我這一輩子都很開心,看看這里的景色,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而今,??寺先嗣刻斓纳罹褪亲约洪_車去教堂做禮拜,接著看報紙、做飯。
105歲長壽老人:堅持走路是第二法寶
105歲的無錫市民王老太太,就是靠著這種堅持不懈的“運動精神”,創(chuàng)造了一個百歲老人30多年來沒有吃過一粒藥的生命奇跡。
家住無錫市區(qū),今年105歲的“百歲老人”王老太太告訴記者:走路是最有益于全身健康的運動,既舒筋強骨,又暢通氣血。她年輕時行醫(yī)就走路,上午門診,下午出診,不坐車,翻山涉水,一走幾十公里是常事。退休后,她更有時間走路了,每天堅持2個小時,胸背筆挺,雙手輕擺,步子不大但頻率很快,走到微微出汗后再緩步前行?,F(xiàn)在105歲了,她仍然背不駝,腰不酸,睡眠也好。
“人老腿先老”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國內(nèi)外多項研究提示,步行是對付生活方式病、維護健康的最佳良策。
養(yǎng)腎,長壽第三根基
“健康”、“長壽”這兩個詞是不可分離的,健康是長壽的基礎,長壽必須以健康為前提。
說到健康,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亞健康。什么是亞健康呢?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健康定義,經(jīng)過嚴格的統(tǒng)計學研究,人群中真正健康者(第一狀態(tài))和患病者(第二狀態(tài))不足人群總數(shù)的2/3,有1/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tài),世界衛(wèi)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tài)”,國內(nèi)通常稱為“亞健康”狀態(tài)。
前不久,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我國上海、北京等地區(qū)的人群健康狀態(tài)進行雙盲調(diào)查顯示,我國人群中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比例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達65%左右。這足見亞健康狀態(tài)應該引起國人何等的重視。
一般來說,心神不寧、睡眠不好、頻繁起夜、易出虛汗、面色憔悴、持續(xù)性腰背酸痛、視物模糊等都是亞健康狀態(tài)的主要表現(xiàn)。由于這些表現(xiàn)都不甚嚴重,常常被人們忽視。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國民體質(zhì)呈總體下降趨勢:全國有約2億高血壓病患者,近1億糖尿病患者,每年新增腫瘤患者160萬,慢性疾病患病率快速上升,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這些都和亞健康有著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
現(xiàn)代醫(yī)學上說的起夜、失眠、腰酸、易出虛汗、精力下降等亞健康狀態(tài),從中醫(yī)的角度講,多與腎虛密切相關。
40—65歲,生命的“一道坎”
調(diào)查研究表明:高血壓的易患年齡為40—65歲,冠心病的易患年齡為40—65歲,腫瘤的易患年齡為40—65歲。知識分子階層受這些疾病的拖累尤為嚴重,目前,我國知識分子階層的平均壽命僅為58歲左右,比全國人均壽命約低10歲。
40歲,常常被人們稱為身體“報警”年齡。40—65歲,被稱為易形成疾病期。因為長期處于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下,忽視了很多身體的報警信號,致使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和腫瘤等疾病的形成。
這時養(yǎng)生的要點:1.定期體檢,即使發(fā)現(xiàn)小病也應及時治療;2.聽從專家指導,重視每一個養(yǎng)生細節(jié),積極調(diào)理身體;3.調(diào)整情緒,保持樂觀。
人如果在易形成疾病期,采用科學的補腎方法及時調(diào)理精、氣、神,糾正腰酸、失眠等一系列不健康的現(xiàn)象,壓力再大,活到100歲仍然是可能的。
為什么能這么說呢?我們常說“人活一口氣”,這口氣就是元氣。元氣在哪里?就在我們的腎里。人就是靠元氣活著,元氣用盡的一天,生命就終結(jié)了,元氣充足,則人長壽。
長壽養(yǎng)生需知4個“不如”
很多老人熱衷養(yǎng)生,卻因觀念不對而多走彎路。以下“四個不如”,可以幫老人們避開一些常見的保健誤區(qū)。
跑不如走
運動有益長壽,但要量力而行。有些老人喜歡在晨練時快跑,這并不值得提倡。因為,跑步時機體耗氧量會增加,易導致呼吸短促、機體缺氧,而大多數(shù)老人本身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很容易誘發(fā)心肌梗塞或腦血管意外。對老人來說,運動的最佳選擇是散步,同時甩甩手、拍拍肩膀、扭扭腰胯,適可而止。體質(zhì)很好的老人可以嘗試慢跑,但一定要做好跑前熱身和整理運動。
聽不如唱
聽個小曲兒排遣寂寞,是不少老年人的愛好。但如果要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光聽就不夠了。老人最好選擇開口唱出來。經(jīng)常放聲歌唱,除了增加肺活量,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肺功能之外,還能提高認知能力,增強思維活力及記憶力。從心理學角度說,唱歌能有效調(diào)節(jié)情緒:憂傷的歌有助于宣泄不滿、壓抑,輕快的歌能增加快樂,經(jīng)典老歌還能喚起人們對青春的回憶,增添朝氣,對生活充滿希望。
藥補不如食補
時下,越來越多的老人追求口服液、維生素片的藥補效果,或者過度迷信大補的中藥材如人參、黃芪等。實際上,不論哪種保健品,都容易出現(xiàn)成分不明、藥不對癥、應用過量等弊端。相比之下,食補從日常食物而來,雖見效緩慢,但作用溫和。對于身體狀況良好的老人來說,只需合理安排三餐,食物新鮮、多樣、均衡即可。老年人合理膳食組成包括:每日谷類300克左右、肉禽50克、魚蝦50克、蛋25克、豆及豆制品50克、蔬菜500克、水果250克、奶及奶制品250克、食用油25克。需要注意的是,根據(jù)老年人的身體特點,飯菜要軟爛、溫熱,味道清淡。
多吃不如好睡
民間有句俗語,“吃人參不如睡五更”。意思就是說吃得再好也不如充足的睡眠。老年人隨著年齡變化,睡眠時間、睡眠質(zhì)量都會慢慢下滑,這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睡眠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老人對疾病的抵抗力。一般情況下,60~80歲的老年人,每天最好睡足6~8小時。但睡眠時間超過10小時以上或者少于4小時對健康都不利。建議每天21點準備睡覺,22點至23點就寢較佳,最晚不應超過0點。此外,要重視每天的午睡,時間半小時到l小時為佳,睡前可喝一杯白開水。
結(jié)語:現(xiàn)在快的生活節(jié)奏,讓我們忙不過來,但是不斷怎樣,我們還是需要放慢自己的腳步如果你想長壽的話。慢生活不會使我們變得懶惰的,反而還能夠修養(yǎng)身心,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心的工作中。同時,長壽養(yǎng)生需知4個“不如”我們也要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