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發(fā)出14個求救信號 提醒你的健康有恙
你注意到了身體的微小變化了嗎?有可能就是這個微小變化對你的健康起著關鍵作用哦。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哪些信號,預示著你要生病了。
身體14信號 提醒你健康有恙
最近,你的身體是不是出現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變化?此時你需要警惕,有些輕微的不舒服癥狀可能預示著一些重大疾病。
1.視力減退
眼睛經常發(fā)燒,眼角干澀,看不清東西,這可能是肝臟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臟四周,有發(fā)脹的感覺,十有八九是肝臟出了問題。
2.眼臉下垂
眼皮越來越厚重,還忽然有些下垂,早晨輕,晚上重。這時不能只想到去美容院,而應該警覺到這是不是重癥肌無力的先兆。比較可怕的還有顱內動脈瘤。如果你的眼瞼下垂是一側性、突然的,瞳孔散大,應立即到神經科治療,刻不容緩。
3.看燈光出現彩圈
看燈光時,發(fā)現燈光周圍出現彩圈,這可不是特異功能,它預示著你可能患上了閉角型青光眼。其早期癥狀是出現虹視,彩圈近看較小,遠看較大,紫色在內,紅色在外。
4.唇舌麻木
嘴唇感覺麻木,飲量減少,身體日漸消瘦,這是胰臟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號。胰臟不好,便殃及胃,當胃受到損害時,嘴唇就會明顯地變得干燥欲裂、麻木無味。
5.睡覺流口水
唾液分泌的調節(jié)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如果你睡覺時流口水,很可能是由于你的神經調節(jié)障礙所致。此外,口腔里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睡覺流口水也是在提醒你:小心牙周病,要去看牙醫(yī)了!
6.手心出汗
手心出汗,可不是表示你身體好。手心持續(xù)性或間隔性發(fā)熱、出汗,很有可能是得了慢性腎盂腎炎。
7.頑固性咳嗽
通常一次頑固性咳嗽,連續(xù)兩周以上,又找不出病因,那很可能是充血性心臟病或肺癌的信號。趕緊去醫(yī)院檢查。別擔心,發(fā)現得早是好事。
8.胃痛
你患過胃病,所以這次竟把心臟病的先兆當成了胃痛!其實,與一般的胃病不同,心臟病引起的胃痛很少會出現絞痛和劇痛,壓痛也不常有,只是有一種憋悶的感覺,有時還伴有鈍痛、火辣辣的灼熱感及惡心嘔吐感。
9.胃口大開
近一個月來,你突然胃口大開,但體重卻隨著進食的增多而減輕了,排尿量也隨著喝水次數的增加而明顯增多,去醫(yī)院一檢查,原來得的是糖尿病。還有一種情況則是:經常吃了飯沒多久就又嚷著“肚子餓”,但人卻明顯消瘦,那可能得了甲狀腺機能亢進癥。
10.肚臍在說話
①向上形:肚臍向上延長,幾乎成為一個頂端向上的三角形,那你得多留意胃、膽囊、胰臟的健康狀況。
②向下形:應注意預防胃下垂、便秘、慢性腸胃疾病及婦科疾病。
③肚臍偏右:肝炎、十二指腸潰瘍在向你敲警鐘!
④肚臍凸出:當腹部有大量積水或卵巢囊腫時,肚臍就會向外凸出。
11.瘢痕變化
如果你身上的一些慢性皮膚病,如燒傷或外傷后的瘢痕疙瘩或慢性皮炎等,最近忽然發(fā)生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變化,你可一定要提高警惕了。若經過治療,這些病變反而增大,或者破潰、變硬、變厚、色素加深、角化過度甚至出血,這時應該警惕有皮膚癌的可能。
12.抓破皮膚
你的手和大腿的某個部位,總是一天到晚癢個不停,而且發(fā)展到后來,甚至想把皮膚抓破才覺痛快,同時又發(fā)現有皮疹,這可能是患了淋巴肉芽腫。這個病的后期幸存率只有20%!另外,持續(xù)發(fā)癢的征兆還有可能是糖尿病、嚴重血液紊亂和肝炎等。
13.你在不自覺地保持著同一個姿勢嗎
①機械式端坐:坐下時,只有兩手扶在膝蓋上,或扶持床邊才感到舒服,心臟在告訴你,你是不是太疲倦了?
②閉眼站立時身體搖晃:兩腳靠攏直立閉眼,身體就大幅度晃動,這是提示你小腦或脊髓功能可能出現了異常。
③坐臥不安:體位變化頻繁輾轉反側,坐也不是臥也不是,可能有膽石癥、腸絞痛等隱患。
14.腳有些腫
腳腫了,往往是由于靜脈栓塞而引起的,及時看醫(yī)生的話就沒什么事,不然很可能導致下肢浮腫,甚至會引發(fā)肺栓塞,影響到你的生命安危。
留意身體的“急性子”
快節(jié)奏的生活,似乎也讓我們的身體急起來了,吃吃喝喝睡睡這本來挺悠閑的事兒也變得急不可耐。專家表示,身體突發(fā)“急性子”或許是想告訴我們點什么。
1.倒頭就睡:沒幾分鐘就打起呼嚕的人,很容易造成腦缺氧、缺血狀態(tài)。如果白天工作強度不大還有這種情況就要去查查是不是有呼吸暫停綜合征,或其他原因(腦腫瘤、甲狀腺功能低下及其他內分泌、代謝疾病)導致的腦缺氧現象,應及早治療。
2.一餓就慌:人覺得餓是因為體內的血糖濃度低了,于是肚子會“咕咕”叫,提醒要趕緊補充食物。如果不進食,體內就會促進肝糖原分解,補充血糖,這時就會覺得不那么餓了??捎械娜艘火I了就感覺心慌難受,雖然仍是因為血糖低的原因,卻有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
專家表示,比如肝功能如果不正常,可能就無法正常分解肝糖原;也可能是消化系統(tǒng)問題,無法正常吸收營養(yǎng),可做肝膽(查血)、腸胃(胃腸鏡)、腎臟(尿常規(guī))等檢查。如全身乏力,也可能是糖尿病。
3.下雨就痛:天要下雨,腰背就不舒服,關節(jié)也腫脹起來,等太陽出來,這些毛病也沒了,比天氣預報還準。除受涼外,要排查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骨質疏松癥等。此類疾病如不及時治療,甚至引發(fā)心肌炎、腎炎。生活中注意保暖,可買個濕度計,注意環(huán)境濕度不超過50%。若連續(xù)腰背酸痛,體乏無力,要到風濕免疫科檢查。
總結:還是那句話,要注意你的身體的變化哦,隨時關心你的健康,你才會健康無比哦!(文章原載于《養(yǎng)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7,作者:劉芳,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