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膚瘙癢怎么辦呢
隨著冬天的來臨,空氣變得越發(fā)干燥,再加上城市糟糕的空氣質(zhì)量和霧霾天氣的雙重夾擊,很多人出現(xiàn)了皮膚瘙癢的癥狀。這嚴(yán)重影響到了我們的肌膚狀態(tài),不僅破壞了外在形象,瘙癢的折磨也讓人苦不堪言。那么面對皮膚瘙癢我們應(yīng)該如何補水保濕呢?下面我就告訴大家如何應(yīng)對冬季肌膚瘙癢。
冬天為什么皮膚容易瘙的原因。
1、天氣干燥
冬天的天氣容易使皮膚干燥,因為因氣溫降低,人體為了保證散熱的減少,皮膚的毛細(xì)血管床部分關(guān)閉,皮膚的血流量減少,汗液、皮脂的分泌也隨之減少,人體血液循環(huán)較差,皮膚的濕度下降,表現(xiàn)為皮膚干燥,而干燥更易導(dǎo)致皮膚的瘙癢。
2、血虛血燥
出現(xiàn)皮膚瘙癢,也是血虛血燥的一種表現(xiàn)。血充足皮膚才會紅潤,而血虛血燥,皮膚就會失去滋養(yǎng)。
3、洗澡太勤
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尤其是白領(lǐng)階層,每日洗澡成了必修課,甚至每天要洗2~3次。其后果是本來分泌就很少的皮脂被洗掉,皮膚越顯干燥,也越容易出現(xiàn)瘙癢。
冬天皮膚瘙癢應(yīng)對措施:
1、洗澡注意
如果是天天洗澡,每次5-10分鐘就可以,不要超過30分鐘。水溫應(yīng)在40—50攝氏度,比體溫略高,不感覺燙。水太燙會破壞皮脂膜,造成皮膚損傷,加重瘙癢。洗澡時,不要搓,以免造成皮膚損傷,加重瘙癢。
最好盆浴或木桶浴,因為泡在水里能促進皮膚吸收水分,能加快血液循環(huán),改善皮膚代謝。
盡量選中性或弱酸性的沐浴露,不要用堿性的香皂、肥皂。判斷酸堿性,看商品說明就可以。冬季洗澡,如果不是特別臟,可以不用沐浴露。
浴后一定要在皮膚沒干透的情況下搽乳液,除了腋下、腹股溝,全身都要抹。小腿、腰、臀和前臂皮脂腺最少,最容易發(fā)生瘙癢,要多抹或反復(fù)抹。由于浴后乳液保濕作用只有一兩天,因此即使不洗澡也要記得涂抹。
2、飲食調(diào)理
①湯類
平時可適當(dāng)吃點當(dāng)歸、生地、熟地,同時還可以多用沙參、麥冬、百合、雪耳、石斛、南北杏這些材料煲湯,如南北杏、瘦肉煲雪梨,百合、玉竹、麥冬和蓮子幾種材料煲豬骨湯等,清潤滋陰的效果也非常好。
大棗雪梨湯:大棗(或金絲棗)10枚,雪梨膏20毫升。將棗先泡半小時,入砂鍋內(nèi)加水煮至棗爛后加入雪梨膏后服用。
芋頭排骨湯:取雞蛋大小的毛芋頭2~3個,清洗干凈,不削皮、不切斷。取豬排骨100~150克,清洗干凈后,在鍋里加少許鹽炒半熟,連同毛芋頭放入容積1000毫升的鍋中燉煮至豬排骨熟透,然后再放入12~15枚大棗煮熟。不吃毛芋頭,只吃豬排骨,喝大棗湯。
②粥類
粥的滋陰效果也不錯,按3:7或4:6的比例取糯米和粘米一起煲粥,口感軟糯,相當(dāng)滋潤皮膚。
③果蔬
多吃一些滋潤的水果和蔬菜,如白蘿卜、大白菜、柚子、橙子、香蕉、豆制品等。含有豐富骨膠原的雞爪、豬蹄、牛筋這些蹄筋類食品也可多吃,對于潤膚有很好的功效。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應(yīng)對冬季皮膚瘙癢的小知識了。當(dāng)皮膚瘙癢時,切記不要用力抓撓皮膚以防抓傷抓破。在護膚品的選擇上要以補水保濕的面霜為主。在飲食中要多注重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平時里要多喝水。在大風(fēng)天氣里要避免出行,若無法避免則做好相關(guān)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