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康小常識 春季養(yǎng)生謹防六大誤區(qū)
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是立春的日子。春季的腳步已經來到,不過養(yǎng)生的步伐我們可不能停下來。春季養(yǎng)生的注意點有很多,今天360常識網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春季養(yǎng)生的小常識都有哪些!
春天的到來,而冬天的寒氣還未完全散去,所以我們更應該注意個人養(yǎng)生,但是在養(yǎng)生的同時也要注意正確養(yǎng)生,六個小點要注意,睡早起、衣著寬松讓我們健康度過這個漫長的春季。
現在已經雖然進入春季了,但是冬季的寒氣還未完全散去,變化多端的天氣對人體免疫力發(fā)起了“挑戰(zhàn)”,免疫力低下的人們很容易就受到攻擊,被疾病纏上,所以在這個時節(jié)要特別注意保健,提高免疫力。而春季保健要從飲食起居下手,那么在這個時期,我們日常調攝該怎么做呢?飲食起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
運動鍛煉
經過一夜睡眠后,人體松軟懈怠,氣血周流緩慢,方醒之時,總覺懶散而無力。此時伸伸懶腰,并配以深吸深呼,則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jié)、振奮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氣力活肢節(jié)。
莫忘“春捂”
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強調“春捂”,是因為人們剛剛度過“冬藏”階段,代謝功能、抗病能力較低。強調“春捂”正是為了使人在體內產熱量下降后免遭春寒侵襲。春暖花開,過早地頓減衣物,一旦寒氣襲來,會使血管痙攣,血流阻力增大,影響機體功能,造成各種疾病,所以“春捂”習慣要保持,尤其是清晨與夜晚,穿衣、蓋被寧可偏多,重點在于背部和腿部,以保存陽氣,增強抵抗力。
早睡早起
俗話常說:早睡早起精神好。春季,晚上不要睡得太遲,早上要早起,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以適應自然界的生發(fā)之氣。春季有了良好的休息睡眠,人體才能得到調整和補充,進一步促使機能承受緊張度能力的增加,減少白天的困倦。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春日里盡量不要熬夜,以免誘發(fā)和加重春困。
衣著宜寬松
在春季,起床后宜披散著頭發(fā),松開衣扣,舒展形體,在庭院中信步漫行,這樣使思維易迅速活躍起來。此外,春季著裝衣褲不宜過緊?,F在一些年輕女孩為追求曲線美過早卸去厚重的冬衣,而穿起緊身衣褲,其實這很不利于健康,原因在于:女性的陰道常分泌一種酸性液體,使外陰保持濕潤,有防止細菌侵入和殺滅細菌的作用,若褲子穿得過緊,就不利陰部濕氣蒸發(fā)。長時間過熱過濕的環(huán)境,為細菌繁殖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容易引起炎癥。
踏青出游
寒冷冬季里,體溫調節(jié)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經過一季的靜養(yǎng),肌肉和韌帶長時間不活動,更是萎縮不展,收縮無力,此時外出踏青賞景,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精神。特別是春天的郊野,空氣清新,花紅葉綠,百鳥爭鳴,置身于如此優(yōu)美的大自然懷抱,心情自然舒暢起來。而且自古以來,人們就有踏青春游的風俗,所以踏青出游不失為春季養(yǎng)生的好方法。
家居綠化
綠色有益于人的健康長壽,綠色植物可吸收滯留在空氣中的大量塵埃,過濾吸收放射性物質,消除生活環(huán)境中的噪音,改善和調節(jié)人體生理功能。綠色還能吸收陽光中對眼睛有害的紫外線,有益于眸明眼亮和消除疲勞,并使嗅覺、聽覺以及思維活動的靈敏性得到改善。在陽臺上種些花卉,擺上盆景,可美化環(huán)境,又對人體健康有好處。如在室內,可栽種能凈化空氣的花,如吊蘭、米蘭、月季、文竹等。
春季飲食 春季養(yǎng)生吃什么好
春季養(yǎng)生,春季養(yǎng)生飲食吃什么呢?春季如何養(yǎng)生呢?春季養(yǎng)生很適合喝粥,那么喝哪些粥好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春季養(yǎng)生的粥。
推薦一:芹菜粳米粥
材料:芹菜120克,粳米100克,鹽2克,味精1克。
做法
1.先將芹菜連根洗凈,并切成2厘米長的段。
2.然后將淘洗干凈的粳米與芹菜段一起置于鋁鍋中。
3.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改用文火熬至米爛成粥。
4.再加入適量味精、食鹽調味即成。
功效: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頭疼、眩暈、目赤,常吃此粥可平肝降壓。
推薦二:韭菜粳米粥
材料:新韭菜50克,粳米100克,鹽適量。
做法
1.將新鮮韭菜洗凈,切細。
2.先煮粳米為粥,待粥沸后,加入韭菜、鹽同煮成稀粥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壯陽,固精止遺,健脾暖胃。適用于脾腎虛所致的腹中冷痛、泄瀉、便秘、陽痿、早泄、遺精、小兒遺尿、婦女白帶過多、腰膝酸冷等癥。
推薦三:黑芝麻粳米粥
材料:粳米,黑芝麻,枸杞。
做法
1.黑芝麻用小火焙香后,輾碎備用。粳米淘洗乾凈。枸杞用溫水泡發(fā)。
2.將黑芝麻、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30分鐘。
3.放入泡發(fā)的枸杞,再煮10分鐘即可。
功效:用粳米煮粥以養(yǎng)生延年,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粳米粥最上面的一層粥油能夠補液填精,對病人、產婦和老人最是適宜。
推薦四:胡蘿卜粥
材料:胡蘿卜、100克粳。
做法
1.先將胡蘿卜1~2根洗凈切成細絲,沸水稍微煮過后,與植物油、蔥花、姜末等佐料炒后待用。
2.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快熟時,加入炒好的胡蘿卜同煮。
3.起鍋時撒些香菜、芝麻油,頓覺一股誘人的清香便鉆入鼻孔,令人食指大動。
功效:胡蘿卜粥,富含維生素A,凡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皮膚干燥、夜盲癥、高血壓者,可經常食用此粥。
推薦五:香芋排骨糙米粥
材料:香芋200g,排骨400g,糙米200g,大米200g,適量油、鹽、姜片、蔥花。
做法
1.糙米提前浸泡一晚,加入大米清洗干凈,先把米類倒入湯煲。
2.準備排骨和姜片。
3.排骨加生姜淖去血水,倒入湯煲中,大火煲開后轉中火煲。
4.處理香芋,最后連湯汁一齊倒入湯煲中,再煲10分鐘,吃前灑蔥花。
功效:香芋,有散積理氣、解毒補脾、清熱鎮(zhèn)咳的藥效。
推薦六:紅棗核桃粥
材料:大米100克、糯米50克、金絲小棗十枚65克、生核桃仁50克、紫葡萄干20克、青紅絲5克、清水1500ml。
做法
1.把葡萄干用溫水泡軟,然后洗凈備用。把核桃仁用熱水浸泡30分鐘。
2.把金絲小棗用溫水泡軟備用。把泡軟的核桃仁去皮。
3.把去皮后的核桃仁切碎備用。把大米和糯米混合淘洗干凈。
4.湯鍋水燒開,分別下入大米、糯米、碎核桃仁。
5.放入洗凈的金絲小棗,用中小火熬煮至米爛粘稠為止,大約用一個半至兩個小時。
6.米熬粘稠后下入葡萄干再煮10分鐘即可出鍋,趁熱撒上青絲紅絲便可食用,食用時可配以紅糖或小菜均可。
功效:常喝此粥,可益智健腦、亮發(fā)美容、補中益氣、溫胃健脾。
結語:今天雖然是立春,但是外面的溫度顯然還不是很高,因此大家還是需要做好保暖的工作。春季養(yǎng)生的講究是很多的,因此大家在冬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疾病,不要因此自己的疏忽而傷害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