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防心臟的6個“魔鬼時段”
現(xiàn)在的人們由于事情的繁忙,很多事情之后都知道該注意什么,有些人在運動之后經(jīng)常會立馬喝水或者是休息,有些人喜歡蹲廁所,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事情,那您知道謹防心臟的“魔鬼時段”是哪些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guān)心臟病人飲食準則,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謹防心臟的“魔鬼時段”
我們都知道心臟對于我們的重要性,它是為全身供血的重要器官,心臟是看似非常的強大,事實上是非常的脆弱。
日前,美國《預防》雜志專欄作家、邁阿密大學心臟學專家亞瑟·蓋斯頓根據(jù)多年臨床經(jīng)驗和多項國際研究,總結(jié)出心臟最脆弱的6個時段。
在此基礎上,《生命時報》記者采訪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心內(nèi)科教授戚文航,教您如何強心護心。
1.暴飲暴食后
在您暴飲暴食后,您的心臟為了消化食物,然后就會有大量血液流向您的胃腸,這樣就會減少供應的血液,這樣就會加重人的心肌缺血,從而加重了您心臟負擔。
如果吃得過于油膩,攝入太多脂肪,還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進血栓形成,引發(fā)心肌梗死。
戚文航建議,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飽,并控制肥肉、動物內(nèi)臟等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的食物。如飽餐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胸悶、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適,需及時到醫(yī)院排除心臟問題。
2.用力排便時
用力排便時需要屏住氣,腹壁肌和膈肌會強烈收縮,使腹壓升高,于是引起血壓驟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誘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及嚴重心律失常,嚴重時可能造成猝死。
專家戚文航指出,就算是您的大便非常的干燥不好排出的時候,也不要過度的用力排便,如果是實在不行的話尅有選擇開塞露等輔助方法應對干燥難排的大便。
為了保證大便通暢,平時最好適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果蔬和粗糧,還應多喝水、適量運動。
3.劇烈運動時
適當運動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劇烈運動會迫使心臟馬力全開,每次收縮時多打出幾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心率過快,心肌缺氧,甚至導致心臟病突發(fā)。
戚文航表示,最好進行快走、慢跑等較溫和的有氧運動,老年人和心臟不好者最好別參加競技性運動。
運動時心率不要超過靶心率(40歲以下用180減年齡,40歲以上用170減年齡),且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左右為宜。若運動中出現(xiàn)胸悶、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坐下休息。
4.壓力大、精神緊張時
心臟健康和心理、精神狀態(tài)聯(lián)系密切。工作壓力大、心情緊張時,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到干擾,便會影響心臟的工作狀態(tài)。
比如,一個健康人在精神緊張時,會出現(xiàn)臉紅、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現(xiàn)象;換成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現(xiàn)胸口難受、突發(fā)心臟病等問題。
戚文航指出,人們應該學會釋放壓力,及時把煩惱、怨氣等不良因素發(fā)泄出來。心情緊張時,自然站立,閉上雙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早上6點至12點
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臟病發(fā)作患者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早上6點至中午12點這一時段的病人數(shù)量最多,且病情更為嚴重。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臟病發(fā)作風險比其他時間高40%。
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體分泌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導致血壓上升,再加上整晚沒喝水,血液比較濃稠,容易發(fā)生栓塞。
戚文航建議,晨起后動作最好輕柔、緩慢,還要及時補水。高血壓患者需遵醫(yī)囑,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長效降壓藥,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壓。
6.每年11月到來年3月
國際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以季節(jié)來看,冬天(通常是每年11月到來年3月)是心臟病發(fā)作的高峰期,且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fā)作風險就會上升7%。
原因在于,冬季人的生理機能反應比較遲緩,時常處于應激狀態(tài),從而加大心臟負荷。再加上室外溫差很大,外出時,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戚文航說,外出時應該做好保暖,著重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即使回到溫暖的室內(nèi)也不能急著脫掉衣帽,盡量減少血壓的波動。
心臟病人飲食準則
食鹽的限制
當某些病人發(fā)生心力衰竭,出現(xiàn)全身浮腫,血壓升高以及心臟擴大伴心功能不全的情況下,體內(nèi)水份和鈉離子潴留。
此時,如不忌鹽,鈉離子增加,加重水的潴留,使浮腫更明顯。因此限制鹽的攝入是防止體內(nèi)水份潴留的關(guān)鍵。心臟病人應當注意像調(diào)味品、腌制品、臘味、罐頭以及速食面等食品。
進食量宜
老年人由于機體衰敗,消化系統(tǒng)大不如以前,所以一天之總熱量應限制。每天飲食量應該要平均適宜、亦或者采用少量多餐的進食方法,減輕身體負擔。
“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也不是沒有道理,吃七分飽就可以保證營養(yǎng)攝進,只要長期堅持,不僅有助控制體重,還有利于頭腦保持清醒。
高膽固醇、油脂的限制
高膽固醇、油脂等食物選擇不當或進食過量都會增加心臟病發(fā)病風險。肉類盡量用瘦肉部份,勿食肥肉、家禽皮以及動物性內(nèi)臟。避免像油炸、油煎的食物,烹飪時最好采用植物油,比較健康。
均衡的飲食
均衡飲食,全面滿足身體需要,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促進生長發(fā)育和健康。這不僅僅是心臟病人需要,想擁有健康身體正常人都應該均衡飲食,攝入食物像蔬菜、水果、五谷類、魚肉(瘦)、蛋、奶以及豆類等。
用芹菜、草莽、西紅柿等食物,可降低血壓。心臟病患者宜多食山渣、金櫻子、草萄果等水果。
預防肥胖
肥胖的時候,外周的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容易誘發(fā)高胰島素血癥,同時還容易發(fā)生高脂血癥,所有這些因素都是冠心病的發(fā)病因素。
避免攝取過多的醣類及淀粉,注意食物如砂糖、糖果、饅頭、面包、蕃薯、芋頭以及玉米等。
多攝高纖維的食物
心臟病人便秘是相當危險的。心臟病發(fā)作時主要癥狀為胸悶和胸痛,有些人還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頭暈、昏迷,甚至發(fā)生抽搐。而解決這樣的辦法,可以多吃蔬菜,水果,玉米,紅薯等食物,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
心臟病人吃什么好
黑芝麻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維持血管壁的彈性作用巨大;另外,其中含有豐富的α-亞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壓、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燕麥
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和B族維生素,可以防止動脈硬化的粥樣斑塊形成;同樣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纖維素,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
魚類
比大多數(shù)肉類所含的脂肪和飽和脂肪酸都低,能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協(xié)助清除“壞”的膽固醇。
黃豆及其制品
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體內(nèi)脂肪及膽固醇代謝,保持心血管通暢。
菠菜和胡蘿卜
菠菜中富含葉酸。有研究表明,服用葉酸可以降低25%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而胡蘿卜中的胡蘿卜素可以轉(zhuǎn)化成維生素A,保持血管暢通從而防止中風。
黑木耳
由于黑木耳具有獨特的止血和活血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所以又有“天然抗凝劑”之美稱,對防治冠心病和心腦血管病十分有益。
綠茶
營養(yǎng)成分極其豐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茶多酚。研究發(fā)現(xiàn),茶多酚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具有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和血脂、防治血栓等作用。
椰菜
營養(yǎng)豐富,富含維生素C、β胡蘿卜素、纖維素以及鈣、鉀等。一棵中等大小的椰菜可以提供220%每日所需維生素C以及15%每日所需維生素A(以β胡蘿卜素形式),并且具有低脂肪、低能量的優(yōu)點。
堅果類
杏仁、花生等堅果富含對心臟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杏仁、山核桃和花生都有助于保護心臟,但每天只要吃1把(大約42克)即可,不可以多吃。
土豆
也稱馬鈴薯、洋山芋。該食品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鈉、鉀、鐵等,尤其鉀含量最為豐富,每100克中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蔬菜。
心臟保養(yǎng)的日常小方法
人的心臟,應當說是一臺非常完美的機器,其形狀和功能都比較出色。它也是非常之復雜,讓人難以捉摸。經(jīng)常一打開電視,翻開報紙、雜志,你都能見到一些新的報道,消息,告訴人們?yōu)榱吮3中呐K功能,應該吃什么,不要吃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關(guān)于這樣一些問題,我們只簡單地討論一下,并給您必要的提醒。
飲食把關(guān)
飲綠茶:
每天飲1杯綠茶對心臟大有裨益。綠茶中含有豐富的兒茶酸,可增強血管的柔韌性和彈性,能有效降低膽固醇和軟化血管。
吃核桃:
每天吃3個核桃可使膽固醇下降,患心臟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吃蘋果:
蘋果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可及時清除體內(nèi)代謝“垃圾”——氧自由基。
少吃鹽:
將鹽的攝入量減少1/3,可能會讓患心臟病的危險降低40%。鹽的攝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左右,但也要防止出現(xiàn)低鈉血癥。
以“靜”養(yǎng)動
午睡30分鐘:
每天堅持午睡30分鐘,可減少心臟病的發(fā)病率30%。午睡可保護心臟健康,但不宜超過1小時,姿勢應采取頭高腳低位。
日照30分鐘:
陽光可促進人體代謝,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可補充更多鈣質(zhì),陽光能幫助人們擺脫消極情緒,振奮精神,從而保護心臟。
運動15分鐘:
每天堅持至少15分鐘體育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可使心臟肌肉強壯,心肺功能良好。
冷靜不發(fā)火:
經(jīng)常保持冷靜,不發(fā)火,會使體溫相對降低,使心臟搏動更穩(wěn)定。
心臟保?。喊磿r養(yǎng)生 心臟更健康
中醫(yī)講究“按時養(yǎng)生”,我們?nèi)祟愑猩镧姡覀冃枰凑丈镧姷囊?guī)律來進行保健養(yǎng)生,同樣,我們的心臟也有自己的生物鐘,只有按照規(guī)律保健,才能起到最佳的養(yǎng)生功效,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黎明時分:腦中風、心梗的高發(fā)時刻。由于清晨體內(nèi)缺乏水分,導致血液濃縮,血液黏稠度增強,再加上脈搏、心率減慢,很容易形成血栓。因此起床后應該喝一杯溫開水,早餐少吃油膩、過咸的食物,不做劇烈運動。血壓高的人最好服用降壓藥,防治血壓波動。另外,清晨排便要避免用力屏氣。
上午9—11時:心臟活動的頂峰時刻。此時心臟活動會達到頂點,容易發(fā)生嚴重心律失常。因此心臟不好的人要避免情緒波動。
午飯后:血壓、血糖產(chǎn)生波動。飲食會造成血壓、血糖波動,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血壓下降幅度比年輕人大,從而導致血流減慢,血管淤血,誘發(fā)血栓形成。因此午餐雖然要吃飽,但不能吃的過飽。飯后可以午睡半個小時,起床后躺一會兒,不要過急過猛。
下午3時以后:適合做些快走、健身、游泳等運動。英國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下午運動對睡眠幫助最大,到了晚上10時,身體和大腦容易進入較為疲勞的狀態(tài),使人快速入睡。
晚上9—11點:這是免疫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的關(guān)鍵時刻,如果在此時段暴飲暴食、情緒過于激動,時間久了容易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在這個時段,可以讀讀書或聽音樂,完全放松身心,進入睡眠的準備狀態(tài)。由于人體肝臟合成膽固醇在晚上表現(xiàn)得最活躍,此時服降脂藥效果更好。
21天保健法,塑造強健心臟
53歲的美國人貝蒂·布朗最近參加了一個強健心臟計劃。她患心臟病已經(jīng)很多年了,LDL膽固醇水平高達190,血壓則為180/100,血糖水平最高時為150。讓她不敢相信的是,三周后,計劃結(jié)束時,她的LDL膽固醇水平下降了70個點,血壓變?yōu)?30/85,血糖水平則降為了100。這讓她的心臟病風險降低了一半左右。
設計這項計劃的美國杜克大學醫(yī)療中心研究人員指出,只要在生活中做一些微小的改變,就能將心臟病的發(fā)病風險降低60%;如果你已經(jīng)患有心臟病,則可將突發(fā)心絞痛的幾率減少一半。近日,美國《預防》雜志將這個21天的強健心臟計劃刊登出來,希望能幫助到更多希望讓自己的心臟更健康的人。
第一天:喝一杯綠茶
綠茶中含有多種強大的抗氧化劑,能夠減少人體內(nèi)膽固醇含量、降低血壓。將大約600毫升的水煮開,在里面放入3包袋裝綠茶,或者適量的茶葉,浸泡10分鐘后,把茶包取出,這就是你一天所應喝的綠茶的量了。如果天氣炎熱,還可以將茶放在冰箱里,或者加點冰塊,都能讓茶變得更好喝。
第二天:減少食物中的飽和脂肪含量
在你一天所吃的食物中,不要讓含飽和脂肪的食物超過25%,如果你已經(jīng)患有心臟病,那么,最多只能吃15%-20%,因為這類脂肪會堵塞你的血管。雞皮、肥豬肉和動物內(nèi)臟等都是飽和脂肪含量太高的食物;對于含歐米伽-6的脂肪,也要小心,比如玉米油;含單不飽和脂肪和歐米伽-3脂肪的食物是最好的選擇,比如魚類。
第三天:試試用橄欖油做菜
在世界上所有的食用油中,橄欖油是最健康的。雖然它不適合高溫烹調(diào),但可以嘗試著用它做涼拌菜。選購的時候,最好買冷壓初榨橄欖油,這種油比其他種類的,保留了更多對心臟有利的抗氧化劑。
第四天:早餐要吃全麥面包
美國心臟協(xié)會第47屆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學和預防年會上發(fā)表的研究表明,堅持每天早餐吃至少含有25%的燕麥或麥麩的全麥食物,可以降低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全麥食物包括各種各樣的燕麥、大麥、糙米、全麥面包以及全麥餅干。
第五天:晚餐吃點魚
脂肪越多的魚,比如三文魚和鳳尾魚,體內(nèi)對心臟有益的歐米伽-3脂肪含量就越高。每周至少吃一次魚,可以減少52%因心臟病而死亡的風險。
第六天:別忘了喝果汁
橙汁中含有大量葉酸,它能減少你體內(nèi)高半胱氨酸的含量,從而降低心臟病風險。葡萄汁中則含有類黃酮和白藜蘆醇,它們都是強力抗氧化劑,能防止血細胞凝結(jié)成塊,堵塞血管。這些果汁最好一天兩杯:早餐午餐各一杯。
第七天:去超市時多買水果蔬菜
對心臟有益的蔬菜包括甘藍、西蘭花、卷心菜等,這些蔬菜簡直就是一座座蘊藏著抗氧化劑的金礦。
第八天:拿堅果當零食
研究發(fā)現(xiàn),每周吃150克以上堅果的人,患心臟疾病或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要比沒吃的人減少1/3;不過注意別吃太多,否則很快就會發(fā)胖。
第九天:吃點亞麻籽
亞麻籽不僅便宜,歐米伽-3脂肪酸的含量也是最高的。研究表明,平時吃點亞麻籽,可以將心臟病惡化的可能減少46%。每天兩勺,把它磨碎夾在面包里,或者灑在沙拉里吃,想省事的人,還可以直接買亞麻油食用。
第十天:睡前喝杯紅酒
紅酒能夠減少心臟病發(fā)作風險,已經(jīng)是醫(yī)學界的定論。除了酒精過敏和患高血壓的人以外,每天30-60克的紅酒是絕對安全的。
第十一天:吃豆制品
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曾指出,每天食用25克大豆蛋白,可降低膽固醇,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除了各種豆類以外,豆腐、豆奶,甚至豆醬等豆制品中,都含有很高的大豆蛋白。
第十二天:去鍛煉
研究表明,鍛煉比最好的降膽固醇藥物,還能多減少50%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而且它不用花費你一分錢,只要每周拿出幾小時就行。步行對于保護心臟是最好,也是最簡單的鍛煉方式,開始的時候每天兩三次,每次15分鐘;適應以后,每次45分鐘,每周4到5次。
第十三天:和孩子一起玩耍
一些新鮮而有趣的鍛煉方式,更有利于你堅持下去,比如打乒乓球、和你的孩子一起滾鐵環(huán),或者伴隨著收音機里的懷舊歌曲跳會兒舞。
第十四天:做回你自己
生活中產(chǎn)生壓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做你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所以,用一天的時間去做你真正想做的,有助于你減少壓力、找回真正的自己。
第十五天:練習冥想
冥想讓你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當下",這是一種減輕壓力最好的方式。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嘗試著閉上眼睛、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堅持5到10分鐘,你會覺得所有的壓力都如云一樣,從你的頭頂上飄走了。
第十六天:讓精神更充實
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活得更長,而且心臟病發(fā)作機會也較小。如果你還沒有信仰,嘗試每天用20分鐘的時間坐在那里,閉上眼睛,想象一個能讓你覺得更有力量的詞或詞組,這會讓你的精神更充實。
第十七天:和朋友聚會
抑郁和焦慮,是導致心臟病發(fā)作的兩個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和家人、朋友之間密切的聯(lián)系能夠減少這兩種不良情緒。因此,每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該想想中午可以和哪個朋友一起吃頓飯,或者提醒家人晚餐最好回來一起吃。
第十八天:補充多種維生素
實驗表明,每天堅持補充多種維生素的人,患心臟疾病的幾率會減少24%。這些維生素里要包括至少400微克葉酸、500毫克維生素C,以及不超過50毫克的維生素B6。
第十九天:吃點大蒜
每天一頭大蒜,可以分三次吃,能至少從三個途徑減少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一是防止血細胞凝結(jié)、堵塞你的動脈;二是減少動脈損害;三是阻止膽固醇堵塞動脈。
第二十天:適當補硒
硒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能防止血細胞凝結(jié)。它還能平衡你體內(nèi)"好的"和"壞的"膽固醇的比例,從而減少心臟病發(fā)作風險。每天補充100微克就夠了,一旦超過200微克,則有可能發(fā)生毒副作用。
第二十一天:吃片阿司匹林,讓你的強健心臟計劃更完美
醫(yī)學界有調(diào)查表明,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為了減小它的副作用,長期服用最好將每天的用藥量控制在75-150毫克之內(nèi)。不過,這個方法對有嚴重胃病的人和阿司匹林過敏的人可不適用。如果你吃了它后感覺胃部惡心,可以考慮換成阿司匹林腸溶片。
要想心臟健康 走好這七步!
專家建議,為了有益于心臟健康,在每周的多數(shù)日子里,一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
1. 豆類有益于心血管系統(tǒng)
多種蛋白質(zhì)食物與心血管疾病(CVD)危險性顯著下降有關(guān)。選擇多種蛋白質(zhì)食品是最理想的,如瘦肉、大豆、堅果、禽肉和魚。研究發(fā)現(xiàn),每日25g大豆蛋白可以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膳食中含有其它豆類也是有益的,因為它們是可溶性纖維的豐富來源。
2. 多吃魚
魚中的ω-3脂肪酸的確可以降低CVD的危險性,因此2000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膳食指南建議,每周至少應食用2次魚(尤其是含油的魚)。ω-3脂肪酸存在于鯖魚、湖虹鱒、鯡魚、沙丁魚、長鰭金槍魚和鮭魚中。由特殊飼料喂養(yǎng)的雞所產(chǎn)的蛋含有ω-3脂肪酸,這種雞蛋也是ω-3脂肪酸的一種來源,其它來源包括大豆、亞麻籽、菜籽油、橄欖油和許多堅果以及種籽等。
3. 多吃蔬菜和水果
在預防CVD方面,最重要的可能是:維生素A(或其前體β-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各種植物性化學物質(zhì)(包括類黃酮物質(zhì)以及含硫化合物——如蒜素)、鉀以及膳食纖維。 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包括:胡蘿卜、南瓜、山藥、桃、杏、菠菜和椰菜。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包括胡椒、綠葉蔬菜、椰菜、西紅柿、馬鈴薯、草莓、橙子、柚子和其它桔類水果,維生素E的最好來源是鱷梨、植物油、麥芽和堅果。
4. 減少鹽攝入
鈉攝入與血壓直接相關(guān),高血壓是CVD和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 因此建議,每天鹽的攝入量應限制在5g以下,這不僅是外加的鹽, 也包括醬油、咸菜等。
5. 有益于心臟健康的B族維生素
同型半胱氨酸是體內(nèi)蛋白質(zhì)分解的天然產(chǎn)物,其血液中水平的升高與心臟和血管疾病危險性增加有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葉酸、維生素B6和B12共同使用可以降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因此在每日膳食中增加這些維生素很有意義。
為了增加這類B族維生素的攝入,可以大量食用多種蔬菜、水果和豆類,適量食用禽肉、魚和牛肉。茶(包括綠茶和紅茶)也是類黃酮物質(zhì)的有效來源,
6. 體力活動
專家建議,為了有益于心臟健康,在每周的多數(shù)日子里,一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
7. 戒煙
吸煙是CVD和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據(jù)WHO報道,戒煙1年后冠心病的危險性下降50%。
心臟病可能“不痛不癢”
患了心臟病,不一定痛,或痛在別處。如何能夠及早接收這類心臟的求救訊號呢?
在電視劇里,常會看到最典型的一幕:一個人突然痛苦地以手掌或握拳,捂住前胸。事實上,不只胸痛是心臟病發(fā)的前兆,還有更多容易忽略的癥狀,必須警覺,才能安心保命。主要癥狀是:
痛感轉(zhuǎn)移
心臟病,不只是胸痛。皮膚受傷,痛在傷處,但心臟引起的痛可以轉(zhuǎn)移。心臟病發(fā)作,有時因為痛的位置靠近橫膈膜,會往下轉(zhuǎn)移,以上腹痛表現(xiàn)。
不過,肚臍是分界點,心臟病很少痛在肚臍以下,所以下腹痛一般不是心臟病。心臟病也會往上轉(zhuǎn)移,大部分出現(xiàn)下顎痛,較少出現(xiàn)上顎痛;出現(xiàn)頸部痛,有時會到后頸部,但幾乎不會痛到頭頂。有時也會痛到上背部,或沿著手臂內(nèi)側(cè)出現(xiàn)酸痛癥狀。正是因為轉(zhuǎn)移痛的部位不一,有些病人因下顎痛,跑去看牙科;喉嚨痛,跑去看耳鼻喉科;后頸痛,跑去看神經(jīng)科;手臂痛,跑去看骨科……往往拔了牙,吃了胃藥,情況不見好轉(zhuǎn),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心臟病作怪!
呼吸困難
一項針對4萬多個心臟病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沒有胸痛的情況下,因為心臟病發(fā)作被送進醫(yī)院。而沒有胸痛的心臟病人,死亡率比一般心臟病人高出兩倍,部分原因就是前者癥狀不典型而容易被忽略,延遲了就醫(yī)時間。
尤其一些同時合并有糖尿病的心臟病人,因為糖尿病會產(chǎn)生神經(jīng)病變,常有無痛性心肌梗塞,病人可能突然氣喘起來,但沒有胸痛。遇到這種情況,應當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和治療。
養(yǎng)生護心臟的十佳健康食物
1.沙丁魚
盡管沙丁魚的名聲不怎么大,但它可是維護心臟健康的衛(wèi)士,因為這種魚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以及豐富的鈣質(zhì)與煙酸。這些成分不但能強壯心臟,而且還能夠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沙丁魚的吃法很多,你既可以煎著吃,也可以炸著吃,還可以吃沙丁魚罐頭,可以完全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
2.燕麥
燕麥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并且含的糖分很低,從而能夠持續(xù)地給機體補充能量,并能夠使人產(chǎn)生長久的飽滿感,故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一種減肥瘦身的流行食物。除此之外,它還能夠軟化血管,所以對于防治心臟病也是身手不凡。注意在食用燕麥時,最好再同時吃一些葡萄干、蘋果以及蜂蜜等食品,這樣既能夠增添一些風味,又能添加一些營養(yǎng)素,更增強了心臟的功能。
3.鮐魚
我們都知道蛙魚對于維護身體健康很有益處,但是你若不喜歡吃這種魚,那也不要緊,可以將蛙魚換成鮐魚。鮐魚也是OMEGA—3脂肪酸的充裕來源,并且還含有非常多的硒元素,這種元素是一種作用很強的抗氧化劑,能夠保護身體免受心臟病與癌癥的侵擾。
4.核桃
如果你吃不到蛙魚與鮐魚,也希望獲得OMEGA—3脂肪酸,那也很容易,干脆吃幾個核桃,你同樣能得到這種脂肪酸的健身的益處??赡苡腥苏J為核桃中含有大量的油脂,這對于健康會很不利,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核桃中所含的油脂絕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適當吃一些對于身體的健康有益無害。核桃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以每天單獨吃1—2個,也可以放在粥內(nèi)或添加到其他食物中食用。
5.豆腐
我們都知道,用大豆做成的豆腐,能夠降低LDL(壞)膽固醇水平,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危險性。飲食中如果有25克大豆蛋白,就能夠提供50——60毫克大豆異黃酮,這種黃酮類物質(zhì)能夠顯著降低LDL水平,由此維護了心臟的健康。
6.李子/楊梅
楊梅是纖維素與鐵質(zhì)的出色來源,并且研究表明經(jīng)常吃一些楊梅能夠降低血液中LDL膽固醇水平,因而楊梅也是心臟的益友。此外,楊梅還具有防治癌癥的作用,對于結(jié)腸癌具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如果你不喜歡楊梅,那可以吃一點李子,因為李子與楊梅有相似的作用,并且還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因而對于防止動脈硬化更具療效。
7.菜豆/鷹嘴豆
像眾多的豆類一樣,菜豆是一種低脂、高纖維的蛋白質(zhì)來源,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并且糖的含量很低,也不含有膽固醇,所以是一種很適合心臟保健的食物。鷹嘴豆這種低脂、高蛋白豆類,也是一種補充營養(yǎng)的選擇,并且因為其味道甘美,可以與任何一種食物搭配食用。鷹嘴豆含有豐富的纖維素、鐵質(zhì)以及維生素E等成分,對于保持心臟的健康與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8.大麥
全粉大麥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與不可溶性纖維,對于防治大便干燥十分有益。作為蛋白質(zhì)的良好來源,大麥還能給我們提供大量的礦物質(zhì)與微量元素,這些營養(yǎng)物質(zhì)對于預防動脈硬化及心臟病的發(fā)生,意義非同一般。
9.蘋果
蘋果是一種我們最常吃的水果,具有很好的醫(yī)療保健作用。最近美國的研究表明:經(jīng)常吃蘋果或喝蘋果汁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得以明顯下降。這是因為蘋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這種物質(zhì)能夠防治心臟的動脈硬化以及減少(壞)膽固醇LDL在血液中的含量,從而降低了心臟發(fā)病的危險性。
10.香蕉
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鉀鎂離子,其中鉀離子具有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水和電解質(zhì)平衡,利用蛋白質(zhì)修復被破壞的組織,制約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沖動以及保護血管、降低血壓和中風發(fā)生率等作用,鎂離子對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保護作用,有助于降壓及減少患心臟病的危險,并能防治各種心率失常。因而,凡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均應經(jīng)常食用香蕉。
結(jié)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是不是已經(jīng)知道謹防心臟的“魔鬼時段”都有哪些時段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經(jīng)知道心臟病人飲食準則有哪些了呢?我想您一定知道心臟病人吃什么好了吧,那小編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有關(guān)心臟的知識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