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冬季運動減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冬天年輕人新陳代謝較快,早上或中午運動后身體機能恢復(fù)快,建議將運動時間定為早上7:00-9:00,中午12:00-14:00。而中年人適應(yīng)能力較差,建議以提高心肺功能訓練為主,鍛煉時間最好在18:00-20:00之間。此外,應(yīng)盡量避免在霧天進行鍛煉,因為空氣流通性差,雜質(zhì)和細菌也飄浮在空氣中,吸入體內(nèi)反而對健康不利。
注意保暖
冬季到戶外鍛煉要避免著涼,適當穿得暖和些,戴上帽子和手套,如果風太大,要戴上口罩。但也不要穿得太厚、太臃腫,以免妨礙正常的運動,加重身體的負擔,乃至出汗太多,反而招致感冒。
運動中需注意
熱身需充分
天氣寒冷,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出現(xiàn)保護性收縮,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彈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粘滯性增強,關(guān)節(jié)活動范圍減小,再加上空氣干燥,人體容易感到身體發(fā)僵,難以舒展。如果不做熱身活動就開始鍛煉,容易造成肌肉拉傷、關(guān)節(jié)扭傷。所以冬季鍛煉,尤其是室外運動,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通過慢跑、徒手操和輕器械的練習,使身體發(fā)熱至微微出汗,再投身到健身運動中。
以有氧運動為主
冬季氣候寒冷,爆發(fā)性的無氧運動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甚至造成運動傷害,所以宜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具體項目可以根據(jù)年齡來選擇:年輕人可以安排跑步等高沖擊有氧運動,以消耗更多熱量;中年人可安排快走、慢跑、爬樓梯等低沖擊的有氧運動;老年人可安排散步、瑜伽、太極拳等溫和的項目。
運動換氣宜采取鼻吸口呼法
運動時要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的呼吸方法,不宜張口呼吸、嚼口香糖、說笑打鬧等,以免冷空氣直接刺激咽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咳嗽。隨著運動量的增大,在用鼻吸氣感到憋氣時,可用口幫助吸氣,口宜半張,舌頭卷起,抵住上腭,讓空氣從牙縫中出入。
運動量要循序漸進
運動量應(yīng)由小到大,逐漸增加。比如跑步,不宜驟然劇烈猛跑,應(yīng)先以一段小跑活動肢體和關(guān)節(jié),待肌體適應(yīng)后再加大運動量。通過鍛煉,感到全身有勁,輕松舒暢,精神旺盛,體力和腦力功能增強,食欲、睡眠良好,說明這段時間運動是恰當?shù)?倘若感到身體軟弱無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減退,厭惡鍛煉,就要注意減少運動量,或改用另一種運動鍛煉方式。
運動后需注意
運動后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
冬季戶外鍛煉所需的水同夏季一樣多,可以飲用普通的水或運動飲料,但熱咖啡或巧克力不是好的選擇,反而會造成人體失水。此外還應(yīng)及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吃些面食、燕麥片、紅薯、土豆、雞肉、雞蛋、瘦肉、魚肉、豆制品等。
及時換上干衣服
鍛煉后不可站在大風的地方吹,要及時擦干汗液,若內(nèi)衣已潮濕,應(yīng)盡快回到室內(nèi)換上干燥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