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食療方袪濕健脾
身體是否有濕氣,是重是輕你能分清楚嗎?體內(nèi)濕氣重的表現(xiàn)都有哪些?我們要如何來保護(hù)自己的身體不受濕氣的侵略,如果體內(nèi)濕氣重怎樣祛除?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今天的內(nèi)容濕氣重怎么辦。
濕氣重怎么辦
薏米紅豆粥——消水腫
先將薏米和赤小豆先泡個幾個小時,然后放在鍋里加進(jìn)去足夠的水,燒開后熄火,讓薏米和赤小豆在鍋里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后再悶半個小時,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壓鍋的,直接泡后煮壓一會就可以。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bǔ)心養(yǎng)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jīng)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
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F(xiàn)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jié),運(yùn)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bǔ)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fù)擔(dān)。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內(nèi)濕外也濕,用這兩味藥正好能起到一個養(yǎng)血、祛濕的作用。
茯苓粥——健脾祛濕
取粳米100克,淘凈;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diào)至武火將水燒沸,水開后轉(zhuǎn)用文火熬至糜爛,然后加入鹽、生姜粒若干,攪勻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據(jù)口味可加入紅糖。長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滲溫、健脾祛濕的功效,對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療效。
冬瓜粥——利尿祛濕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凈,帶皮切成小塊,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能利尿祛濕,同時也是消暑佳品。此粥根據(jù)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時間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飲時間.
參芪粥——祛濕
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并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煎汁。藥汁熬好后,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jìn)藥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功效:黃芪、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yǎng)胃的粥,可補(bǔ)中益氣,健脾祛濕,緩解濕盛帶來的身體不適。
體內(nèi)濕氣重的表現(xiàn)
生活方式不健康,濕邪就容易入侵。它無孔不入,而且從來不孤軍作戰(zhàn),總要與體外的邪氣里應(yīng)外合,糾纏不清。濕氣遇寒成為寒濕,遇熱則成為濕熱,遇風(fēng)則成為風(fēng)濕。如何判斷我們身體里是否有濕?看看是否收到身體發(fā)出的5個求救信號,就能做出判斷:
1.總覺得身體沉重,渾身不清爽,腿像灌了鉛;
2.滿面油光,毛孔粗大;
3.舌苔很厚;
4.大便黏膩,馬桶總沖不干凈;
5.體型肥胖,大腹便便。
以上這些信號都與濕邪的特點(diǎn)有關(guān)。濕性重濁,所以感受濕邪后,會覺得全身非常沉重,好像被什么東西捆住一樣,不清爽。又因濕性趨下,容易侵犯人體下部,故雙腿沉重尤為明顯。濕性黏滯,停滯于大腸,則大便總是很黏膩。
濕邪已經(jīng)成為絕大多數(shù)疑難雜癥和心腦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人之所以會感受濕邪,跟生活方式息息相關(guān),也就是后天修為毀壞了我們的體質(zhì):
一是“病從口入”,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攝入了過多的高熱量食品,比如洋快餐、油炸食品、含糖飲料、酗酒等,且三餐分配不合理,晚餐過于豐盛。
二是體力活動明顯不足,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坐著,上班坐在桌前,下班以車代步。很多人常說“我一天到晚都很忙,哪有時間去鍛煉”。殊不知,騰不出時間鍛煉的人,早晚要騰出時間看病。
三是人和大自然越來越疏離,尤其是夏天空調(diào)的使用,對我們的身體非常不利。夏天出汗本是一個散濕的重要途徑,可一進(jìn)到空調(diào)房間,汗給收了,該出的汗出不來,該消耗的消耗不掉,身體里勢必堆滿了垃圾,堆滿了濕邪。此外,有些年輕人覺得淋著雨漫步是件非常浪漫的事,不經(jīng)意間濕邪也會入侵。
怎樣才能讓身體遠(yuǎn)離濕邪?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在飲食的認(rèn)識上存在很多誤區(qū),認(rèn)為每天大魚大肉才是富足的標(biāo)志,其實(shí),這是不符合中國人體質(zhì)的。所以,要防濕邪,首先飲食結(jié)構(gòu)應(yīng)以谷類為主,粗細(xì)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可常喝薏米紅豆粥健脾利濕;其次,身體越懶越要動,以利于祛除濕邪;再次,夏天別長時間呆在空調(diào)房間,要適量出汗,給濕邪以出路;最后,避免淋雨和趟水,不讓濕邪乘虛而入。
去濕氣的食物
洋蔥
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于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癥。
水芹
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玉米
具有調(diào)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于尿路結(jié)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
冬瓜
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于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癥。
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于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癥。
鯽魚
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于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癥。
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于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癥。
結(jié)語:日常祛濕氣的食物屬冬瓜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了,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四款祛濕食療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家里試著做下,其祛濕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帶著吃些祛濕的食物讓濕氣遠(yuǎn)離你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