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們都有祭拜祖先的習俗。拜祭祖先,也是一種懷念的方式。選擇合適的日子很重要,那么年前什么時候上墳?年前什么時候燒紙?下面360常識網小編將為大家解答,希望對大家有用!

年前什么時候上墳
1、在整個華人社會清明節(jié)都要給先人上墳燒紙的,而且要在前一天重新培土以示家族興旺;
2、在每年的忌日都要上墳燒紙,但不培土。一般最隆重的是周年與三周年;
3、在每年的除夕下午要把先人請回家過年,初先人回去;
4、在每年的中元節(jié)(農歷七月十五)也要給先人燒紙。
年前什么時候燒紙
4月5清明是肯定的,大年三十時燒,冬至也燒,還有就是他的忌日和生辰。7月半中元節(jié)也要燒!
全年可以在:春節(jié)過年之前、元宵節(jié)(上元節(jié))、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七月十五)進行祭奠祖先。
對祖先的祭奠儀式,形成于古代,通過發(fā)展、演變,一直延續(xù)至今。
在春秋時期有個晉文公,在晉文公落難時,晉文公的一個臣子割自己的肉來給晉文公解饑。后來在文公成為春秋五霸的時候,這位臣子卻隱居山林,不要封賞。晉文公為了逼迫他下山,命令手下放火燒山。這位臣子寧死也不出來,后來在臣子死去的樹上,發(fā)現他留下的一首詩,主要是勸文公廉政的。最后一句是:“清明復清明”。為了紀念這位大臣,在每年的清明前一天開始,連續(xù)三天不燒火做飯。

中元節(jié),人們也稱為“鬼節(jié)”。其意思是,人們每年有很多節(jié)日,“鬼”也應該有一個節(jié)日,因此而有“鬼節(jié)”。鬼節(jié)就是給“鬼”送錢花;人們認為,活人需要花錢,“鬼”也需要錢花。
通過對逝者的祭奠活動,可以增加親人之間聯絡,加強感情,促進家庭和睦團結、社會和諧;還可以教育年青一代,尊老、愛老、敬老,形成良好家風;良好家風推動社會風氣進步與發(fā)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逝者的祭奠儀式,是表達人們對逝者的尊敬與思念的一種形式,更重要的是,應該把這尊老、愛老的傳統(tǒng)習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拜祭祖先注意事項
拜祖先日期
除夕、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元節(jié)、重陽節(jié)。合稱五大節(jié)日!玖曀咨习葑嫦仁前葜形纾挥谐θ帐窍挛4點左右開始拜!
應備供品
飯一鍋、湯一鍋、菜十項〈全素皆可〉、米酒一瓶。
其他物品
碗7個、筷子7雙、小酒杯7個、飯匙一支、湯杓一支、亦可再備一小酒壺,將米酒倒入小酒壺中比較好斟酒。
應備金紙
刈金6支〈或6只〉。除夕日加倍用12支〈或12只〉!董h(huán)保金紙一小疊用紅紙捆住算一只》【金紙請購買,貼真正錫箔紙做成的刈金,才算真錢,祖先才能使用】
安神位
當天、入宅安祖先牌位時也須要用湯圓拜祖先。(共須買二斤湯圓)。

拜湯圓
又冬至早上只拜一鍋清湯圓即可(一斤湯圓),不須準備飯菜,亦不必燒金紙。(因為一般習俗冬至當天會搓湯圓,故一并祭祖。而冬至當天神明也要拜三碗湯圓(約一斤湯圓)。)(故共須買二斤湯圓)。
神桌
神桌的下桌是拜神明專用的,拜祖先,須另外準備一張桌子拜祖先。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