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補過了 不長高還生病
為了讓寶寶長的更加的高。很多媽媽都會選擇給寶寶補鈣??墒菫槭裁从械膶殞毑坏婚L個子,甚至還是老生病。補鈣補的多了是不是真的不好呢?
鈣補過了 不長高還生病
攝入足夠母乳或配方奶粉,1歲前的孩子不缺鈣—
外國媽媽談補鈣:
攝入足量乳制品 從平常飲食中補
國外媽媽是怎么給孩子補鈣的呢?下面是兩位國外媽媽所分享的一些經(jīng)驗和心得。
媽媽一:為什么在國外,很多孩子不補鈣呢?很簡單,看看國外孩子的飲食就知道了。奶品是人們?nèi)粘o嬍?,無論添加輔食與否,都要保證孩子攝入700毫升以上的奶制品,西方人從小就習慣吃乳制品、牛排、雞塊,所以體質(zhì)好,也不缺鈣。中國的媽媽們,從小就不喝奶,缺鈣,哺乳時自然也難以滿足孩子的需要。
媽媽二:提起補鈣,中西方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國外之所以不特別強調(diào)補鈣,是因為營養(yǎng)師一直提倡鈣的來源要盡量從平常的飲食上補充,信奉要食補不藥補的原則。我的女兒一直都沒有吃過鈣片或鈣劑,牙齒骨骼發(fā)育都很正常。
中國專家談補鈣
1歲前基本不缺鈣 補D比補鈣重要
眾多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喂養(yǎng)方式(母乳喂養(yǎng)或配方奶喂養(yǎng))后,還非常重視給孩子添加各類營養(yǎng)素。其中,首要的就是鈣和維生素D。
由于鈣在人體內(nèi)的吸收量不僅僅決定于食物中鈣的含量,還要依賴食物中維生素D的含量。維生素D本身對人體生長似乎沒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其間接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飲食中維生素D不足,就會出現(xiàn)骨框架不夠堅固,形成佝僂病,其全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而不是大家普遍認識的“缺鈣性”佝僂病。
鈣應該來源于食物
對嬰兒來說,足夠的母乳、配方奶粉就可提供充足的鈣質(zhì)。正常嬰幼兒在6個月以前每日需要最多300毫克的鈣,6個月以后則提升到最多400毫克。6個月以后的嬰兒除了喝奶外,已開始添加輔食,如嬰兒營養(yǎng)米粉等,也含有相當多的鈣質(zhì)。所以嬰兒時期,只要保證攝入足夠的母乳或配方奶粉的話,所含鈣質(zhì)完全可滿足嬰兒生長的需要。1~3歲的幼兒,每天鈣需求量可達500毫克。只要孩子能夠保證每天至少500~600毫升的牛奶和充足種類、數(shù)量的輔食,孩子也不會缺鈣。
維生素D同樣也來源于食物。純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維生素D不足,需每天額外補充5微克,相當于200國際單位。嬰幼兒配方奶中的維生素D含量較多。如果每日攝入嬰兒配方奶粉超過500毫升,正常嬰幼兒就不會出現(xiàn)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和鈣補多了都不好
維生素D補多了傷肝腎 在保證血液中鈣質(zhì)進入到骨骼后,還會動用骨骼不需要的鈣質(zhì)進入骨骼外的組織,比如腎臟、大腦、肝臟等,導致臟器功能損傷或失調(diào)。
鈣補多了便秘不長個 如果短期內(nèi)補得過多,可發(fā)生厭食、便秘等輕微癥狀;長期過量補鈣,可能會令骨骼過早鈣化,提早閉合骨骺,限制寶寶身高發(fā)育和頭顱增大。同時,腸道中過多的鈣也會抑制寶寶腸道對鐵、鋅、銅、鎂等微量元素的吸收,產(chǎn)生免疫力下降、生長緩慢、貧血、疲乏等癥狀。
寶寶補鈣 傳統(tǒng)豆腐pK時髦豆腐
寶寶的營養(yǎng)基石
豆腐的主要優(yōu)勢,一是提供植物性蛋白質(zhì),二是提供大量的鈣。用大豆蛋白部分替代魚肉類,對控制慢性疾病有利;而不喜歡奶制品的人,用豆腐替代奶酪和牛奶,可以供應足夠的鈣。而且與奶酪相比,豆腐當中鎂鈣比較高,成酸性較低,非常有利于骨骼的健康。而且豆腐軟軟的口感,更適合小寶寶們食用。
解密時髦豆腐
這些新產(chǎn)品的奧妙之一,就是拋棄了老一代的鹵水和石膏,改用葡萄糖酸內(nèi)酯作為凝固劑,添加海藻糖和植物膠之類的物質(zhì)保水。出品率高,質(zhì)地細膩,口感更嫩,苦味也沒有了。
解密傳統(tǒng)豆腐
鈣 如果吃200克北豆腐,就可以滿足一日鈣需要量的1/3,比喝半斤奶還要多。對于膳食鈣攝入量偏低的中國人,特別是正在生長發(fā)育期間的嬰兒來說,尤為重要。
鎂 鹵水豆腐通常有點苦味,但這正是鎂元素所帶來的,也就是說,產(chǎn)品的鎂鈣比更高一些。許多人都知道,鎂是對心血管健康十分有益的一種元素,能幫助降低血壓,降低動脈血管的緊張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還具有強健骨骼和牙齒的作用。
傳統(tǒng)pK時髦
珍貴的鈣和鎂主要來自于石膏(硫酸鈣)和鹵水(氯化鈣和氯化鎂),而如今使用的葡萄糖酸內(nèi)酯凝固劑既不含鈣也不含鎂,用它來做凝固劑,一點也不會增加鈣和鎂的含量,全靠豆?jié){本身那一點含量。
可見,要想達到補鈣健身的目標,還是選擇傳統(tǒng)制作的豆腐更為明智,而用鹵水點的北豆腐尤其理想。那些質(zhì)地特別嫩的產(chǎn)品,往往添加了更多的保水成分,其中水分含量過高,營養(yǎng)成分當然就會變得更“稀”,失去了吃豆腐的部分意義。至于“日本豆腐”之類,純屬雞蛋為主料制成,和豆腐沒什么相干,當然更不會含有多少寶貴的鈣。
寶寶補鈣食譜 肉松豆腐羹
豆腐柔軟、易被消化吸收,富含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糖類、植物油和優(yōu)質(zhì)蛋白;肉松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熟肉制品,含有一定量的無機鹽和維生素。
食譜原料
豆腐60克、小白菜葉10克、肉松5克、淀粉8克、精鹽、蔥姜水少許。
制作方法:
1、鍋中加水燒至沸騰,將豆腐過水煮一下,放入碗內(nèi)用湯勺研碎
2、小白菜葉洗凈,用開水燙一下,切碎后放入研碎的豆腐中,加入淀粉(用水稀釋調(diào)成湯狀)、精鹽、蔥姜水攪拌均勻。
3、將豆腐泥用勺微微壓實,把肉松切成末撒一層在豆腐泥表面,放入蒸鍋內(nèi)用火蒸10分鐘即可喂食。
適合人群:
10個月寶寶。
提示:
豆腐古稱“福黎”,也被稱為植物肉,柔軟、易被消化吸收,富含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糖類、植物油和優(yōu)質(zhì)蛋白;肉松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熟肉制品,含有一定量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對寶寶的成長發(fā)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結(jié)語:你還在拼命的為寶寶補鈣嗎?事實證明補鈣太多,真的對寶寶沒有什么好處哦!(文章原載于《養(yǎng)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6,作者:崔玉濤,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