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視力下降是怎么回事
我們都知道,老年人的身體開始處于衰退的階段,是和那容易出現(xiàn)各種問題的。在平時的生活中,不少老年人發(fā)生視力下降的事情,這個就不能認為是自然衰退所致,必須積極地尋找原因,因為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要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那么,老年人視力下降是怎么回事?下面咱們就來詳細了解下吧。
低視力是指矯正視力(配戴眼鏡后的視力)處于0.05—0.3的人群。白內(nèi)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黃斑、角膜渾濁、沙眼等都是常見的誘因。因此,當老人突然發(fā)生視力明顯下降時,應立即就診。即使不能恢復,也可通過戴助視器提高視力。
白內(nèi)障是低視力的主要誘因,而且也是老人最常見的眼病,且隨年齡的增大發(fā)病率逐漸增高。目前導致白內(nèi)障的原因還不明確,動手術是較好的治療方法。
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發(fā)病與高血壓、高血脂以及不良生活習慣密切關聯(lián),尤其是吸煙和肥胖,吸煙人群的危險因素是不吸煙人群的兩倍。實驗證明,多吃含葉黃素的蔬菜、水果能起到預防作用,如菠菜。
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高度近視的人則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因此,這些人一旦發(fā)現(xiàn)有眼痛、眼脹,視力急性下降以及不明原因的偏頭痛,并伴隨惡心、嘔吐以及虹視(即在燈光外看到一個彩虹樣的光環(huán))等,就要懷疑是青光眼,并及時前往醫(yī)院進行專業(yè)的眼科檢查。
青光眼是一種“沉默”的疾病,早期癥狀常不明顯,只能靠定期檢查才能更早發(fā)現(xiàn)。上述青光眼的高危人群,35歲以后必須每年檢查1次;而正常人在35歲—40的時候,建議應做1次全面的青光眼檢查,有條件的每年體檢時也最好查1次青光眼。
很顯然,只有我們清楚老年人視力下降是怎么回事之后,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就清楚可能的原因了。由于很多在老年人身上高發(fā)的疾病,會導致視力下降這一病癥,當其發(fā)生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積極地到醫(yī)院進行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