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積的癥狀及挑疳積的方法
疳積是由于喂養(yǎng)不當,或其他疾病的影響,致使脾胃功能受損,氣液耗傷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慢性病證。臨床以形體消瘦,飲食異常,面黃發(fā)枯,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為特征。
疳積的癥狀
一、臨床表現
1、面色無華或蒼白,疲乏無力,體重逐漸減輕,皮下脂肪逐漸消失,肌肉松弛,毛發(fā)干枯,重者智力發(fā)育差。
2、有母乳不足或喂養(yǎng)不當及慢性病史。
二、主要類型
1、輕度:腹部、軀干和大腿內側的皮下脂肪變薄,肌肉不結實,體重比正常低15%~25%者。
2、中度:腹部、軀干、四肢皮下脂肪顯著消失,大腿內側有明顯皺折,肌肉松弛,皮膚蒼白、干燥,臉部明顯消瘦,體重比正常低25%一40%。
3、重度:全身各部的皮下脂肪完全消失,面頰極度消瘦,額多皺紋,狀如老人。皮膚干燥、無彈力、無光澤,體重比正常低40%以下。
疳積散好用嗎
藥物治療是治療“疳積”的主要方法,但傳統(tǒng)中藥熬制時間長,味道苦澀。西藥治療則單純以補充營養(yǎng)或消除癥狀的方式治療,不能標本兼治。疳積散用于小兒疳積,面黃肌瘦,腹部膨脹,消化不良,目翳夜盲。用于治療小兒營養(yǎng)不良癥,腸寄生蟲病,青光眼、夜盲癥等。疳積散主要有促進胃液分泌,松弛平滑肌,驅蛔、蟯蟲,抑菌及提高免疫等作用。下面來了解下疳積散的主要功效和治療效果。本品不能代替藥物;不宜超過推薦量或與同類營養(yǎng)素補充劑同時食用。
疳積散為褐黃色粉末;氣微香,味苦、微辛。具有驅蛔蟲,消積健脾的功效。疳積散主治小兒疳積,消化不良,脾胃虛弱。疳積散主要有促進胃液分泌,松弛平滑肌,驅蛔、蟯蟲,抑菌及提高免疫等作用。主要有促進胃液分泌,松弛平滑肌,驅蛔、蟯蟲,抑菌及提高免疫等作用。
1、促進胃液分泌:雞內金可促進胃液分泌。
2、松弛平滑肌:雞內金、茯苓、威靈仙均可松弛平滑肌。
3、驅蛔、蟯蟲:使君子可驅蛔、蟯蟲。
4.、抑菌:茯苓、威靈仙均可抑菌。
5、提高免疫:茯苓可提高免疫。
疳積散不同于傳統(tǒng)中藥,服用量特少。最大劑量僅僅1.5克!且安全可靠。沒有創(chuàng)傷面,體內起效。疳積散作用迅速?,F代中藥“體內挑積”,脾胃疳積一挑兩散,效果卓越。能有效進入腸胃,消除最細小的微積顆粒。疳積散功效全面。有消有補,徹底消除腐食,提高免疫力,補充微量元素,讓孩子健康成長!
挑疳積怎么做
挑疳積法,是用三棱針(或其他鋼針)選準特定部位和穴位,挑破皮層取出皮下脂肪,用以治療小兒疳積(包括蟲積)的一種外治方法。本療法系從古代中醫(yī)砭刺術中派生而出。最早見于《針灸大成》,在其他中醫(yī)學典籍中記載甚少,但卻以其方法簡便、療效顯著而廣為流傳。包括挑液法和挑脂法兩種。
四縫為經外奇穴,與三焦、命門、肝和小腸有內在聯系,臨床觀察有平肝瀉心、理脾和胃作用,針之可調整三焦,燥濕驅蟲,理脾生精。醫(yī)家有專用本法治療小兒疳證;也有以本法配合湯藥,作為輔助療法。有學者提出針挑四縫,不但能用于治療,且有鑒別診斷和判斷其預后的意義。
現代醫(yī)學研究,認為針刺四縫穴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提高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腸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強度)增加。對于營養(yǎng)不良合并佝僂病者,針刺四縫穴后,發(fā)現血清鈣、磷均有上升,堿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結果鈣、磷乘積增加,有助于患兒的骨骼發(fā)育與成長。
疳積草是什么
疳積草,中藥名。為爵床科明萼草屬植物孩兒草Rungia pectinata (L.) Nees的全草。分布于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qū)。具有清熱利濕,消積導滯之功效,用于小兒疳積,消化不良,肝炎,腸炎,感冒,喉痛。眼結膜炎,頸淋巴結結核,癤腫。
這就是360常識網養(yǎng)生在線小編為您介紹的“疳積的癥狀及挑疳積的方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另外,如果您還需要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您可以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