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兒童也有高血壓 如何預防才最有效
許多人都認為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專利”,或者說起碼也得是成年人才可能得高血壓,因此就忽略了對孩子的血壓檢測,但實際上,高血壓早就盯上了孩子們,這幾年兒童患高血壓的幾率也在逐年上升,甚至有醫(yī)生提到,自己接觸到的高血壓患者中,年齡最小的僅一歲!
小孩子得高血壓多為繼發(fā)性高血壓,即因為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綜合征、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壓。又因為癥狀不明顯,所以常被父母和醫(yī)生忽略。隨著生活方式轉變、靜態(tài)活動增加,機體能量攝入與消耗不平衡,造成我國中小學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狀況日趨嚴重。所以越來越多的孩子患上了高血壓,那么兒童高血壓有哪些危害呢?
導致兒童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1)心血管病
患有先天性主動脈狹窄的孩子,常有嚴重的高血壓。因為循環(huán)功能較差,所以,孩子的個子一般多長不高。
(2)腎臟疾病
如先天性腎臟發(fā)育不全,先天性泌尿道畸形,腎動脈狹窄,隱匿性腎炎、腎盂腎炎等,也多伴血壓升高。一般患者早期癥狀多較輕微,主要表現(xiàn)發(fā)育遲緩,面色蒼白,消瘦等,隨著病情發(fā)展,可發(fā)生嚴重腎性高血壓。此外,急慢性腎小球腎炎也常有高血壓癥狀。
(3)內分泌疾病
引起血壓增高的內分泌疾病有腎上腺皮質增生、腎臟腫瘤等。臨床上常表現(xiàn)患兒發(fā)育遲緩、面色緋紅、汗毛多而又黑又長,尤其前額和背部更為明顯。
兒童高血壓的危害
兒童高血壓的知曉率和受重視程度都比較低,因為兒童不會或很少能正確訴說癥狀,兒科醫(yī)生對此關注也不夠,絕大多數(shù)家長意識不到兒童高血壓的危害性。輕度兒童高血壓在相當長時間內可能會無任何癥狀,但會逐漸造成人體血管、心臟、大腦和腎臟損害,患病兒童絕大多數(shù)在成年后會被高血壓病所困擾,如造成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腎臟血管損害,還有糖尿病,甚至導致失明,更嚴重的會在沒有任何不適的情況下出現(xiàn)血管堵塞、破裂或心臟病突發(fā)而猝死。
從六方面預防兒童高血壓
減肥: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兒童肥胖的發(fā)生率上升到約為7%,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社會現(xiàn)象。體重與血壓直接有關,肥胖者高血壓病發(fā)病率比正常者體重高3倍以上。預防及治療高血壓病首先都應減肥,必須在增加運動量的基礎上進行飲食結構的調整。
控制飲食:肥胖兒童每日攝入熱量不應超過1300千卡。提倡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及粗糧等低熱量食物,如胡蘿卜、芹菜、生梨等;少吃高熱量的食物如冰淇淋、漢堡包及巧克力等。
調整飲食結構:多食用動植物蛋白質如雞蛋、瘦肉、魚、豆制品等能保證兒童生長發(fā)育所需的氨基酸,限制脂肪的攝入,尤其少吃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脂肪,如肥肉、奶油蛋糕、漢堡包、炸雞塊等,宜使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增加鈣和鎂的攝入:鈣的攝入量每天應有800~1500毫克。鎂缺乏時可引起血管痙攣。應用利尿劑治療時需補充鎂鹽,每天每公斤體重應達到8毫克。此外,還需補充鋅,每天可口服50~200毫克。經常食用海帶、紫菜等含碘多的食品對防治高血壓有益。
多吃含鉀高的食物:鉀可以緩沖鈉的不良影響。鉀攝入量多,可使鈉的排出增加,從而減低其升壓作用。要使鉀的攝入與鈉保持1。5∶1的比例,對降低血壓才有幫助。市場上出售的食鹽代替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鉀,但含量多少不等,采用時必須注意其說明。當前治療高血壓病常采用利尿劑,而利尿劑又有增加排鉀和保留鉀鹽的不同類別,飲食上應如何配合,要聽從醫(yī)師的具體指導。
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充分的睡眠,對防范高血壓很有幫助,不可讓孩子養(yǎng)成和大人一樣熬夜的習慣,限制其看電視的時間。
兒童高血壓對小孩的危害極大,它拉開了人的一生中身體健康的帷幕,決定了人一生的身體狀況。對于兒童高血壓,我們應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降低疾病惡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