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偏食有哪些原因
看身體看父母也得看心情
小兒厭食一方面是孩子身體原因,也許是由于胃腸道疾病的影響,或者是由于服用藥物而引起的副作用導致消化道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又或許是身體缺乏某種微量元素。
除了身體原因,父母原因也可能導致孩子挑食。父母喂食不當、對孩子教育不當或者父母自己就有挑食偏食的習慣,都會使孩子不好好吃飯。因此,對于網(wǎng)友的抱怨,“我媽只會做一道菜,一周反復吃一道菜”“從小不愛吃香菜,一挑食爸媽就打我簡直是雙重折磨”等等,其實真的不是孩子任性,而是父母造成的。
除了這些,當孩子情緒受到影響,食欲也會大減。很多孩子一離開父母,來到幼兒園就不好好吃飯,這是因為孩子到了不熟悉的環(huán)境,對新環(huán)境的不適應導致其情緒低落,進而影響食欲。當孩子的情緒受到強烈驚嚇,精神萎靡,活動就受到抑制,自然也就吃不好飯。影響幼兒情緒的原因很多,一些家門不幸或者父母離異的孩子,更容易得上厭食癥。
營造穩(wěn)定輕松的進食氛圍
要想解決孩子的吃飯問題,父母可不能“簡單粗暴”地思考,責備和打罵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李潤潔建議父母從自身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這樣才好言傳身教。在為孩子準備食物時也要動動腦筋,合理搭配。讓孩子養(yǎng)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從小就要控制孩子進食,做到定時定量,零食不是不能吃,要控制好質和量。
嘈雜的環(huán)境很容易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家長最好為孩子營造一個穩(wěn)定、放松的餐桌氛圍。“愉快的情緒可以興奮大腦皮層的進食中樞,提高食欲,穩(wěn)定、安靜、愉快的餐桌氛圍讓孩子更專注、更快樂地進食。適當?shù)倪\動也會刺激孩子的食欲。所以說,讓孩子吃得高興吃得健康,爸媽也要有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