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買房也心酸 白居易工作18年買不起房
從古至今,買房都是中國人的人生大事。當我們在抱怨買不起市中心的房子,只能在五環(huán)以外買房的時候,常常會想,早知道當年房價還未真正瘋狂的時候果斷下手。但你知道嗎?“買房難”其實無論在歷史上什么時期都存在過,古代人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
不過與年輕時天天喝酒到處旅游偶爾有空還逛青樓、晚景卻無比凄涼的李白相比,白居易已經(jīng)算是個理財小能手了。早年的時候,由于白居易剛?cè)肼殯]啥錢,買不起長安的房子,但是又想與家人近一點。于是他就在渭南買了房子,安了家。渭南離長安一百多里,算是遠郊農(nóng)村。
后來白居易官大了,錢多了,腰包鼓了,于是他開始在各處買房。50歲的時候他在京城買了房,53歲的時候,他在洛陽履道買了一處高級別墅,56歲又從洛陽回到京城,買下了西安新昌宰相舊府,67歲的時候在蘇州買地建房,72歲的時候又在洛陽龍門買地建房。
這些古人都曾是房奴不僅白居易,很多我們熟知的古代名人也是房奴。比如韓愈,他官任京兆尹,也就是現(xiàn)在的北京市市長,兼任吏部侍郎,就這樣的大官,人家存錢三十年才買了京城的房子。
再舉個栗子,知名詩人杜甫,沒錯就是那個生逢亂世晚景凄涼的大詩人杜甫!這位真的是生不逢時,恰逢安史之亂,根本買不起房,只能自建茅屋,最后留下了現(xiàn)在學(xué)子們高考題庫里一首詩《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可見其真實愿望不過是有個好房子。
這樣看來,古人買房也是很不容易的,正所謂攢錢攢了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試問連達官貴人都要攢個十年才能在一線城市買套房,那其他普通老百姓能怎么辦呢?要知道現(xiàn)代人買房大部分都是銀行貸款買的,古代人是沒有房貸的。不過嘛,古人也有一套金融手段解決房款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種:
1、當鋪貸款。當鋪大家應(yīng)該比較熟悉,跟典當行有點像。買房的人把值錢的東西抵押給當鋪,拿抵押款,等到約定日期本金加利息換回抵押的東西。
2、錢莊貸款。古代錢莊跟現(xiàn)在的銀行有點像,古代富人把錢存進錢莊,錢莊再把這些存款以高利息貸給需要的人。這也是古人買房湊款的一種方式。
3、印局貸款。印局有點類似現(xiàn)在的民間小額貸款,無需抵押,只憑信用。不過,人家還款的方式非常奇葩,需要天天去印局還款,直到連本帶利還清。what?也就是說,如果我在山那頭的印局貸款買房,我必須無論風(fēng)吹雨打電閃雷鳴,都要翻山越嶺去還錢!
4、錢會互助買房。錢會是一種民間互助組織,就是幾個想買房的人湊在一起互相幫助出錢買。舉個栗子,A、B、C三人都打算買房,然而他們錢都不夠,怎么辦呢?于是他們決定互相幫助,第一年,A、B幫助C買房;第二年,A和C幫助B買了房;第三年,A和B幫助C買了房!雖然這種方式會存在某些問題,比如買房順序難以協(xié)調(diào)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這種方式也是中國百姓的智慧的成果呀!
5、自古以來安居樂業(yè)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房子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相比以前,現(xiàn)代人買房更方便,選擇也更多了,不過如何買到一套心儀的好房子仍需要大家擦亮雙眼,選擇對的平臺。在這里還是祝各位都買到心儀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