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稱帝的歷史背景 武則天為什么要稱帝
在李治稱為唐朝的皇帝之后,武則天先是成了李治的昭儀,后成了李治的皇后。在李治駕崩之后更是登基為帝,那么武則天稱帝時多少歲呢?
武則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在十四歲的時候便被唐太宗招入宮中成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但是武則天并沒有得到唐太宗的寵愛,十二年的時間里一直是一個才人。在唐太宗病重的時候,武則天和李治有了感情。在唐太宗去世之后,武則天同那些沒有子女的妃嬪一同進入了長安的感業(yè)寺為尼。
公元650年,李治在唐太宗的周年忌日到感業(yè)寺進鄉(xiāng),與武則天相遇。公元651年,因為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知道李治喜歡武則天,便主動向李治請求要將武則天納入宮中。本就有意的李治立即應(yīng)允。公元652年,武則天再度入宮,成為李治的昭儀,之后成為李治的皇后。
公元660年10月,李治風(fēng)疾發(fā)作,不能再處理國家大事,便讓武則天處理朝政,之后有了“二圣臨朝”。公元667年,李治久病不愈,命太子李弘監(jiān)國。公元675年,李治的病情更加嚴重。李弘病逝,立李賢為太子,后因謀逆被廢。之后李顯成為太子。公元683年12月,李治駕崩,李顯即位。之后,民間開始出現(xiàn)“武則天乃是彌勒佛化身下凡,應(yīng)作為天下主人”的說法。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建立周武王朝。這一年,武則天67歲。
武則天稱帝的歷史背景
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為皇,開創(chuàng)周武王朝。那么武則天稱帝的歷史背景是什么呢?
有人說“唐有胡氣”。隋唐的皇族基本都是北周的重臣或是北周重臣的后代,李淵的祖先李虎便來自于北周八柱國之一。
鮮卑族以狩獵畜牧為生,最早的時候居住在漠北。他們的生活習(xí)性便造成了鮮卑族的男性經(jīng)常數(shù)天或者數(shù)月都在外面,而家中則是由婦女主持著家政和與外面聯(lián)絡(luò),漸漸地也就能夠獨擋一面,養(yǎng)成了發(fā)號施令的習(xí)慣。
北魏的孝文帝開始便大力的提倡漢文化,但是對于鮮卑族來說作用不大,他們的民風(fēng)民俗依然保留了不少。曾有文明太皇太后馮氏臨朝稱制長達25年之久的先例;隋朝的獨孤皇后也終身干政,對隋朝的政治生活影響甚大;唐高祖李淵的妃嬪張婕妤等更是屢屢干政,被說是“胡氣”。
唐朝的風(fēng)氣非常地開放。唐朝的婦女積極地參加社交和經(jīng)商之類的活動,公主宗女更是自己開府立戶聚集賢能,引薦才士。更有民間女子陳碩真組織起義,自立為皇。當(dāng)時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繼承父業(yè)的時候就有將其姬侍一并繼承的習(xí)慣,李治將武則天納為自己的昭儀,而武則天又是其父的妾室,這也是“胡氣”的表現(xiàn)。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加上當(dāng)時唐朝所面臨的種種政治等因素,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tǒng)的女皇帝就這樣誕生了。
武則天稱帝跟佛教有關(guān)
在唐太宗駕崩之后,身為太宗妃嬪的武則天和其他的妃子一樣去了感業(yè)寺吃齋念佛,也因此有了“武則天稱帝跟佛教有關(guān)”的說法。那么武則天與佛教之間有著怎么樣的關(guān)系呢?是不是真的就如這個說法一樣她的稱帝跟佛教有關(guān)呢?
武則天的父親名叫武士彟,因為在唐朝建國的時候有功便被風(fēng)味了太原郡公、應(yīng)國公、工部尚書等職。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出身士族高門,是一個頗有文化的人,也是一各虔誠的佛教徒,因此,武則天從小便受到母親信仰的影響,信奉佛教。
在唐朝的時候,佛教在社會上已經(jīng)有著廣泛的影響了。但是唐初的時候?qū)嵭械氖浅绲酪址鸬恼撸簿鸵鹆四切┥岬牟粷M。而這不滿便成了武則天可以利用的社會力量。
公元688年4月,武則天暗示武承嗣等人偽造所謂的“瑞石”,而這“瑞石”上鐫刻的便是“圣母臨人,永昌帝業(yè)”。他們宣稱這“瑞石”乃是從洛水中撈起來的,在呈交給武則天之后,武則天將其稱為“天授經(jīng)圖”,將洛水神封為“顯圣侯”,將自己封為“圣母神皇”。
公元688年6月,從汜水撈上了所謂的刻有《廣武銘》的“瑞石”,而銘文所暗示的便是武則天是“化佛空中來”,當(dāng)取李唐為女主。也就是向人們昭示,武則天應(yīng)當(dāng)稱為當(dāng)今的天子,這是佛祖的意思。
這兩塊“瑞石”的出現(xiàn)讓百姓對武則天稱帝是佛祖的意思而深信不疑,也讓武則天在公元690年順利稱帝。
武則天為什么要稱帝
武則天在六七歲的時候登基為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tǒng)的女皇帝。那么,武則天為什么要稱帝呢?
首先,《舊唐書·高祖諸子傳》就有記載,武則天之前的時代,是一個女權(quán)開放的時代,這就給武則天稱帝提供了客觀的條件。
那時候的女子并沒有“貞潔”的觀念。高祖的寵妃張婕妤、尹德妃就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有著亂倫的關(guān)系。在李世民殺了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之后,便將李元吉的妃子楊氏納入自己的后宮之中。而武則天呢,她本身便是李世民的才人,在李世民還沒有去世的時候便已經(jīng)與身為太子的李治私通了。在李世民去世之后,武則天先是被李治納為他的昭儀,后又成了大唐的皇后。
其次,在武則天還是皇后的時候,民間就已經(jīng)出了一位“女皇帝”——陳碩真,這讓狂傲的武則天倍受打擊。陳碩真出生在盛唐,卻一直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在當(dāng)?shù)毓賳T貪贓枉法不顧百姓的死活,中央政府忙于爭權(quán)奪利無暇他顧的時候,她聯(lián)合民眾揭竿而起,自稱為帝,深受當(dāng)?shù)匕傩盏闹С郑环Q為“文佳皇帝”。但是陳碩真并不是正統(tǒng)的女皇帝,也因此被史學(xué)家忽略。
最后,武則天稱帝不單單與其本身的野心與狂傲有關(guān),更是現(xiàn)實所逼。那時候的朝堂混亂不堪,只有她能夠獨當(dāng)一面,她必須站出來穩(wěn)定朝綱。這便是武則天稱帝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