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闊臺汗國簡介 窩闊臺氏族諸汗的世襲領(lǐng)地
窩闊臺汗國,由窩闊臺后王海都所建的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分封諸子,第三子窩闊臺得到葉密立(中國新疆額敏縣)與霍博(中國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地區(qū)。窩闊臺汗國是窩闊臺氏族諸汗的世襲領(lǐng)地,疆域包括原蒙古乃蠻部落的廣闊土地和西遼國的部分領(lǐng)土,即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qū)。建都葉密立城。
窩闊臺汗國是成吉思汗給窩闊臺的封地,由窩闊臺后王海都所建的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分封窩闊臺汗國給窩闊臺的目的是對窩闊臺皇太子的特殊身份顯示和日后成為蒙古大汗作鋪墊。窩闊臺汗國的分封是在西征之后1225年前后,成吉思汗給窩闊臺的封地,只是為了他在登汗位之前駐牧而用,同時也是氏族傳統(tǒng)(諸子有權(quán)獲取“份子”)的一種體現(xiàn),性質(zhì)與其他三子有很大不同。
歷史學(xué)界證明,作為大汗,窩闊臺將是蒙古國疆土的領(lǐng)有者和管理人,駐蹕之處在首都哈刺和林,他也是唯一有權(quán)對新征服國土進行分封的人,因此,其后代的生存空間勿用擔(dān)心。窩闊臺即位后,便把自己在葉密立的封賜給長子貴由,而將次子闊端封于涼州(甘肅武威),并把成吉思汗生前分給拖雷的雪你惕部和速勒都思部共3千戶蒙古牧民轉(zhuǎn)授于闊端名下。闊端受封河西,清楚表明窩闊臺并沒有得到一塊面積可與其兄弟相比的封地,窩闊臺系后王的封地不是一塊完整的地域。在太宗(窩闊臺)、定宗(貴由,窩闊臺之子)時代,窩闊臺系諸王雖然不少人身居高位,手握兵權(quán),然而,當(dāng)1251年憲宗蒙哥(拖雷長子)即位,大汗由窩闊臺系轉(zhuǎn)入拖雷系時,他們才發(fā)現(xiàn)本支諸王沒有可以依靠的統(tǒng)一政治實體(兀魯思)。而蒙哥又以陰謀政變?yōu)橛?,對窩闊臺系勢力進行嚴厲打擊,流放諸王腦忽、失烈門;奪取該系諸王掌握的原屬大汗的軍隊和自己組建的武裝;分遷諸王于各所:遷合丹于吉木薩爾,滅里于額爾齊斯河畔,脫脫于額敏,蒙哥都于河西永昌,而海都被遷到海押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