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為何要游遍祖國山河?他又是怎樣做到的
立志游遍祖國河山
課間休息的時候,私塾的小伙伴們都興高采烈地議論著各人的志愿。有的說,準備將來參加鄉(xiāng)試(鄉(xiāng)試是我國封建時代一種考試制度,每三年由統(tǒng)治者派人在省城督考一次,考中的人叫舉人);有的說,要研究醫(yī)書。一個姓錢的小伙伴問徐霞客:“你的志愿是什么呢?”
徐霞客順手用蘸滿墨汁的毛筆,別開生面地在紙上寫下了12個字:“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意思是說,有九州土地,要跋涉八州;有五座大山,要攀登四座。徐霞客抬起頭來,指著紙上的字,望了望小伙伴們說:“這就是我的志愿?!毙』锇閭儑煜伎?,他豪情滿懷地說:“一個有志氣的人,應該朝現(xiàn)碧海,暮登蒼山?!边@飽含稚氣但又圓渾挺拔、蒼勁有力的筆跡和他的一席話,充分展示了徐霞客立志遍游祖國山河的宏偉志向。
晚上,月光如水,瀉進徐霞客的書房。他坐在紫檀色的木桌旁,把油燈撥亮,專心致志地做起功課來。桌子上散放著經(jīng)史書籍。他有時還在經(jīng)書下面放著《輿地志》、《山海圖經(jīng)》和探險游記一類的地理知識書籍,他唯恐被雙親發(fā)現(xiàn),說他不讀正經(jīng)書。他對這些地理知識方面的書籍入了迷,讀著,讀著,他眉飛色舞,用手輕輕地拍著案,口里嘖嘖不絕地贊嘆:“好,真好!”
夜闌人靜,徐霞客常通宵達旦,刻苦讀書,一點點積淀知識與智慧。
邁向大自然的第一步
徐霞客出生在明代末年,那時我國封建社會已經(jīng)到了后期,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交通業(yè)有了相當?shù)陌l(fā)展。由于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在知識界,人們認識到自然科學與技術研究的重要性,他們擺脫了“面壁讀書”的羈絆,不再去談論不切實際、不著邊際的空道理,開始把注意力轉(zhuǎn)向了自然科學的探索和總結(jié)。
徐霞客博覽群書,善于獨立思考,對于各種問題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一次,他對私塾里的小伙伴說:“我發(fā)現(xiàn)從前人寫的地理書,互相抄錄,因襲附會,往往缺乏實地考察。
所用資料,也并不完全可靠。就是專門記述河流和山脈的書,也只是談到中國的事,不知道世界之寬之大?!逼渌』锇樽x的書沒有徐霞客讀得多,聽著徐霞客的評論驚呆了。徐霞客接著說:“要想了解祖國地理面貌的真實情況,就必須進行實地考察?!?/p>
登上遠游的征程
1607年,陽春三月,在徐霞客的房間里,點著油燈。房間布置得簡樸,古香古色,幾本線裝書橫七豎八地擺放在床頭。徐霞客正在昏黃的燈下治理行裝,準備遠游。他年邁的母親愛撫地對他說:“身為男子,應當志在遠方!”鼓勵他去游覽祖國的名山大川,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并特地為他縫制了遠行時戴的帽子,以壯行色。
第二天拂曉,古老的村莊從酣睡中醒來,炊煙裊裊。母親很早就起床了,走到村外為兒子送行。徐霞客心想:父親已經(jīng)故去,現(xiàn)在自己要遠行,母親將一個人留在家中,心里感到一陣酸楚。但他一想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遠游的決心便更加堅定了,他揮手告別,毅然登上了征程……
“身為男子,應當志在遠方!”母親的教誨深深地烙刻在徐霞客的心中。
徐霞客用實際行動回答了時代對他的要求。他22歲那年,穿著布衣草鞋,攜帶著簡單的行李,生平第一次游覽了太湖,邁出了向大自然探索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