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的生平故事 李存勖與三支箭的故事
李存勖,后唐帝王,軍事天才,依靠他的軍事能力一統(tǒng)大軍,穩(wěn)定江山。但徒有軍事能力卻沒有政治謀略的帝王,怎能讓國家走的長久,加上荒淫無度,更是加劇了國家的滅亡。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了解李存勖的生平故事和關(guān)于李存勖與三支箭的故事。
李存勖的生平故事
李存勖,自幼便隨父出征,他驍勇善戰(zhàn),軍事謀略從小便展現(xiàn)出來,他還被唐詔宗賞識城其“此子可亞其父”因此被世人稱為“李亞子”。雖然李存勖的父親祖輩并不是讀書人,而都是軍人均未接觸文學(xué)藝術(shù)等方面,但是李存勖卻十分喜好戲曲詞賦。在李存勖稱帝之后宮中多寵愛之人皆為伶人,而且也很喜愛和伶人同臺表演,因為一次表演自稱李天下,于是李天下的名號也被記入史冊。
李存勖在跟隨父親征戰(zhàn)時很有謀略,在父親李克用的軍隊毫無紀律且軍心渙散之時,勸父親因整頓軍隊而不是放任不管,還應(yīng)賞罰分明,不然軍隊會變成一攤散沙。但是其父沒有聽從意見,認為李存勖還小不懂軍事,而事實證明李克用是錯的,李存勖是對的。因為如此,李克用后來的軍隊產(chǎn)生兵將叛變和不受百姓擁戴,導(dǎo)致吃敗仗。
雖是軍事能力是天才但是政治謀略卻十分缺乏,在坐穩(wěn)帝王之位后,加上能管制他的母親逝世,李存勖便開始荒淫無度的生活,只會貪圖享樂不管政事,任寵信的伶人在宮中放肆和掌權(quán),最后走上滅國死亡的道路也只是時間問題。
李存勖與三支箭的故事
李存勖的父親李克用未完成事業(yè)之時因病逝世,在去世前便留下了三個遺愿希望李存勖能夠代為完成,這樣他才能瞑目。李克用認為李存勖應(yīng)該以社稷為重,便留下三支箭代表三個遺愿鼓勵李存勖完成。
于是在李存勖繼承李克用晉王之位時,便將這三支箭置于廟中并供之。而這三個愿望一個是打敗李克用的仇人朱溫,一個是要擊退契丹軍保障邊界穩(wěn)定,最后一個是打敗李克用養(yǎng)的白眼狼劉仁恭。
于是,李存勖在每次在位父親李克用報仇之時,便會派人前去將一支箭取出,用精致的套子將箭包著并隨身攜帶以示決心,每次打了勝仗,便又會將箭送到廟中繼續(xù)供著。而李存勖的軍事能力加上他的決心終為父親報了大仇了了遺愿。公元913年,李存勖殺了劉仁恭父子;公元922年,驅(qū)除了契丹軍;公元923年,大滅朱溫的后梁時代。
而在公元923年,李存勖便稱帝為王,建立了五代時期的后唐。
以上便是李存勖的生平故事和李存勖與三支箭的故事,如果李存勖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能夠并列齊驅(qū)的話,后唐就不會那么早被取代,或許他能將喜愛戲曲等的心意多放點在善用忠臣之上,那么就不會被奸臣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