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清廷為何不愿讓外國使節(jié)常駐北京?

        2016-12-29 14:38:0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夏,承德避暑山莊,英帝國所派使臣馬格爾尼子爵覲見,一干人等因為不肯行清朝的雙膝跪拜禮,而與和珅等重臣相持不下。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夏,承德避暑山莊,英帝國所派使臣馬格爾尼子爵覲見,一干人等因為不肯行清朝的雙膝跪拜禮,而與和珅等重臣相持不下。乾隆皇帝被擾得不堪忍受,于是允許馬格爾尼子爵等人可以行單膝跪拜禮。此時正逢乾隆皇帝生日,馬格爾尼子爵還帶來了生日禮物。不過,馬格爾尼子爵的目的并不是來給中國的皇帝慶生,而是帶著英皇的意愿,希望與中國建交,發(fā)展對華貿(mào)易,并希望英國在北京設常駐使節(jié),處理兩國事務。

        馬格爾尼信誓旦旦的來,望“取得以往各國未能用計謀或武力獲取的商務利益與外交權(quán)利”。簡單來說,就是中國僅僅開放廣州一個貿(mào)易窗口并不足以稱其海外貿(mào)易,希望還能增設寧波、舟山群島、天津為貿(mào)易口岸。但是乾隆皇帝一口回絕了他,并傲慢地說:“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并警告他們不要再到浙江、天津等地進行貿(mào)易,否則必定“驅(qū)逐出洋”。在中國閉關(guān)鎖國政策面前,馬格爾尼碰了一鼻子灰。乾隆皇帝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給他,在自己祝壽典禮結(jié)束之后,便派人一再催促馬格爾尼使團起程回國。馬格爾尼只得率領(lǐng)使團帶著一堆乾隆賜予的無用之物,經(jīng)廣州敗興而歸。更不用提在北京設立常駐使節(jié)的問題了。

        61年后,清王朝在鴉片戰(zhàn)爭中慘敗,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這一次,英美以戰(zhàn)勝國的姿態(tài),向清政府提出修約,明確要求在京設立駐華使節(jié),但是咸豐皇帝仍然不敢答應。按道理來講,乾隆皇帝敢于斷然拒絕英國設駐京辦事處,是因為大清帝國仍處在隆盛時期,敢于與英國分庭抗禮,但面對敗局的咸豐皇帝,為什么也同樣拒絕英美的要求呢?一切可從中國閉關(guān)鎖國政策處追究。

        清廷不敢答應外國人在北京設立領(lǐng)事館,擔心有二:第一,清廷有專門負責外交事務的特命外務大臣,一旦駐華使節(jié)進駐北京,就會威懾朝廷,直接向皇帝施壓,使得外務大臣形同虛設,而皇帝也將面臨被逼迫的境地;其二,各國駐華使節(jié)的生活習慣各有不同,宗教思想均與中土封建思想相左。雍正皇帝時期下令驅(qū)逐傳教士,就是因為傳教士傳播的宗教思想有動搖大清根本的嫌疑,所以乾隆、咸豐皇帝不敢讓使節(jié)進駐北京也是這個原因。

        鴉片戰(zhàn)爭后,外國人多次要求進京面圣、遞交國書,清廷都會一拖再拖,不讓其進入北京半步,寧可犧牲主權(quán)和國家利益,也不同意此事。

        由于清王朝沒有認清外國駐華使節(jié)和領(lǐng)事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失去了了解世界的機會,失去了了解外國人性格的機會,也就因此令本國在與外國打交道時大為吃虧,而殖民帝國借此機會逐步剝削中國。后果之嚴重,令人扼腕。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