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口號是什么?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
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什么?
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是民主與科學。
1915年,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倡導民主和科學,揭開新文化運動的序幕。蔡元培在學術(shù)上實行“兼容并包、百家爭鳴”的方針。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干將。《新青年》和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谔柺敲裰骱涂茖W。以李大釗為代表的先進分子,竭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為新文化運動增添了新的內(nèi)容。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什么?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以《新青年》雜志的創(chuàng)辦為標志。
《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創(chuàng)刊的。原名《青年》,自第二卷第一號(1916年9月)才改名為《新青年》。編者是陳獨秀,直到1917年,這個刊物完全由他自己主辦。陳獨秀出任北大文科學長后,《新青年》編輯部也由上海移到北京,地址在北京池子箭胡同九號(即陳獨秀的家中)。從1918年1月開始,《新青年》由陳獨秀個人主編改為同人刊物。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劉半農(nóng)等人都參加到編輯部中來并成為主要撰稿人。據(jù)沈尹默回憶:"《新青年》搬到北京后,成立了新的編輯委員會,編委七人:陳獨秀、周樹人、周作人、錢玄同、胡適、劉半農(nóng)、沈尹默。并規(guī)定由七人編委輪流編輯,每期一人,周而復始。"這樣以《新青年》為核心,大體形成了一個新的文化陣營。這個陣營的每個成員大都接受了民權(quán)、平等思想和達爾文的進化論。這些思想成為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