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與長孫皇后之女城陽公主簡介
城陽公主(約630年—671年)。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之女,唐高宗同母妹妹,太平公主姑母兼婆母,生年不詳。
貞觀中,出降萊國公杜如晦次子杜荷,后杜荷因參與太子李承乾謀反一案,被殺。杜荷死后,城陽公主再降薛瓘。夫妻二人感情和睦。麟德初,城陽公主巫蠱事發(fā),薛瓘被貶為房州刺使。城陽公主隨之前往房州上任。
咸亨二年(671年)五月十六日,城陽公主薨于房州,唐高宗于顯福門舉哀,后將其陪葬昭陵。
城陽公主有三子。長子薛顗,封河?xùn)|縣候,為黃門侍郎,濟(jì)州刺史;次子薛緒史書官職無載; 幼子薛紹封平陽縣開國子,散騎常侍,擢累右玉鈐衛(wèi)員外將軍,右武衛(wèi)將軍, 妻為唐高宗女太平公主。
初降杜氏
城陽公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女兒,長樂公主麗質(zhì)的胞妹,太宗夫婦很是疼愛,貞觀時,唐太宗為愛女選擇了一位夫婿,萊國公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杜如晦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三,僅次于皇后兄長孫無忌和李唐宗室李孝恭。
杜荷也因娶城陽公主為妻,被封為襄陽郡公,授尚乘奉御。本來這樁婚事該是一樁美談,作為儲君李承乾的心腹杜荷的未來前途更是一片光明。但可惜的是,杜荷在貞觀十七年,參與了太子李承乾謀反一案,杜荷作為太子謀反一事的重要角色,極力鼓動太子起事,對李承乾說道:“瑯琊顏利仁對星數(shù)頗有研究,認(rèn)為天象有變,正是建立一番大業(yè)的時機(jī),若事成,可以尊陛下為太上皇。只要太子您假裝稱疾,那么陛下一定會親自前來看望您,這樣您就可以借機(jī)成事了?!?后謀反事泄,杜荷下獄當(dāng)死,臨行刑之前,杜荷卻意象軒驁,毫無畏懼之色。 杜荷雖犯謀逆之罪,但作為一介文臣,臨死卻有如此膽識,令人欽佩之余亦令人心生惋惜。而且杜荷的不慎之舉也連累了城陽成婚不及數(shù)年,便守了新寡。
占卜祈婚
唐太宗非常心疼女兒,于是又為她選擇了出身河?xùn)|薛氏的衛(wèi)尉卿薛懷昱之子薛瓘作為夫婿。
鑒于前次婚姻的遺憾,唐太宗希望心愛的女兒這段婚姻能夠順利完美,于是在城陽公主出降之前,特地命人為女兒婚事占卜。卜婚的結(jié)果是城陽公主的婚事宜在白天舉行,太宗決定依卜而行。但是此舉遭到馬周的極力阻止,因為婚禮自古就是于傍晚舉行,改為白天違背禮制,太宗無奈只得作罷。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城陽公主的婚事并沒有受到影響,據(jù)記載,薛瓘神宇輝杰,高標(biāo)朗秀,頗有才學(xué)。城陽公主與薛瓘二人婚后感情十分和睦,恩愛有加,生有三子,長子薛顗,次子薛緒,幼子薛紹。
病愈建廟
唐高宗登基之后,對于城陽公主因同母所生故特別友愛,史書記載“友愛殊厚”。龍朔二年(662年),城陽公主生了一場大病,高宗令尚藥局悉心醫(yī)治公主,照顧得無微不至。后來城陽公主聽聞青龍寺的法朗禪師能夠令自己快些康復(fù),便下令召來禪師為自己設(shè)壇持誦,病情果然康復(fù)。病愈后,城陽公主大肆賞賜了法朗禪師,并上書高宗,請求將青龍寺改為觀音寺,李治見妹妹終于大病得愈,自然高興的應(yīng)允了。
胞兄庇護(hù)
麟德初,城陽公主巫蠱事發(fā),關(guān)于此次巫蠱,史書沒有具體詳細(xì)的記載,只知道高宗在得知公主巫蠱之事后,非但沒有按律處死城陽長公主,甚至沒有任何責(zé)罰,也沒一句半言的指責(zé),僅僅將時任左奉宸衛(wèi)將軍的薛瓘貶為了房州刺使。
雖然城陽因為胞兄高宗的袒護(hù)而安然無恙,但夫妻情意甚篤,出于對丈夫的歉疚,城陽公主要求隨夫薛瓘出京上任,高宗不忍拂胞妹之意,同意了其隨夫同行。
而其后,高宗仍然不忌諱巫蠱這一惡劣事件,將自己最心愛的唯一嫡女太平公主嫁給了城陽公主的幼子薛紹。
帝兄哀慟
咸亨二年(671年)五月十六日,城陽公主薨于房州,其后,夫婿薛瓘也卒于房州]。聽聞妹妹故去的噩耗,唐高宗心中萬分悲痛,于顯福門舉哀,哭之甚慟,連續(xù)五日不視事。遣使者和宮人前往房州為公主治喪,并命人護(hù)送城陽公主夫婦靈輦還京。之后將城陽公主陪葬昭陵。
人物評價
城陽公主一生,出生顯貴,父為李世民母為長孫皇后,自幼父母愛護(hù),兄長疼愛,雖然開始的婚姻無疾而終,但隨后父親又給她安排了一段完滿姻緣來彌補(bǔ),之后其與夫婿薛瓘恩愛有加,風(fēng)雨同舟。生前犯錯有兄長高宗庇護(hù),死后兄長依然念念不忘,以愛女嫁與其子。即便人生曾略有瑕疵,但整體而觀這樣的一生也可謂完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