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比曹操短壽?諸葛亮活了多少歲
諸葛亮為何比曹操短壽?諸葛亮活了多少歲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和曹操,相信許多老年朋友都耳熟能詳。據書中記載,諸葛亮54歲去世,而曹操卻活至66歲而終。兩者的壽命相差了十二歲,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諸葛亮以忠君扶蜀為先,把自身的健康放在一邊,既不練功,也不習武。為了一統(tǒng)天下,諸葛亮常常要深謀遠慮,運籌帷幄,這是既勞精又費神的事。他還習慣于晚睡早起,一生謹慎小心,軍中事無巨細,都要事必躬親,整天弄得精疲力竭。這種身心勞累的負擔,年輕時還能應付,一旦過了中年,就會顯出快速衰老的征象。
據史書載,諸葛亮的使者到了魏營,司馬懿不問軍中之事,單問諸葛亮的飲食起居和工作忙閑情況。使者告訴他,諸葛公向來喜歡晚睡早起,罰打二十軍棍以上的事,都要親自處理,可早飯卻吃得很少。司馬懿聽后馬上得出結論:“亮將死矣!”
果然不出司馬懿所料,不久在撤退途中,諸葛亮就憂慮嘔血而亡。以現(xiàn)代眼光猜測,諸葛亮晚年很可能得肺結核和肝硬化之類的病,因肺部疾病大咯血或肝硬化后期門靜脈破裂出血以致死亡的可能性很大。諸葛亮長期以來,勞逸不平衡,營養(yǎng)與精力消耗不平衡,再加上后期政治上處境艱難,軍事上進退維谷,因而造成情志上的郁郁寡歡,是他有可能罹患肺臟和肝臟疾病的原因。
再說曹操,他的壽命不算長,但離古人云:“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標準,只差了四歲,算得上是正常的“壽終正寢”,至少不能說是過早謝世吧!
曹操和諸葛亮不同,他年輕時就習兵練武,身體底子打得不錯。他白天“講武策”,夜間“思經傳”,常倚案“臥視書籍”,也是夠累的,所以頭痛病經常發(fā)作。不過他很講究養(yǎng)生,也懂些醫(yī)術。曹操身邊養(yǎng)了一大批養(yǎng)生家,其中頗有名氣的有廬江的左慈,憔郡的華佗,甘陵的甘始等人。他確實按照甘始、左慈、華佗延年的方法去做。曹操也曾向當時的養(yǎng)生家封君達詢問養(yǎng)生要點。
曹操帶兵行軍打仗,艱苦的軍事生涯,練就了頑強的意志和堅強的體魄。曹操喜歡喝粥,自己也有些養(yǎng)生小經驗。《魏武遺令》說,曹操每當半夜,身體稍有不舒服,等到天亮便喝熱粥取汗,汗出以后,再服當歸湯。
從諸葛亮和曹操的生活方式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否注重自身的養(yǎng)生,對壽命長短有著直接影響。這也是留給后人值得借鑒的經驗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