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文人真實手跡排行榜 林徽因張愛玲魯迅書法
魯迅書法
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zhàn)斗一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一生的真實寫照。
魯迅(1881.9.25 — 1936.10.19),浙江紹興人,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其投身五四運動后使用的一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xí)慣稱之為魯迅。
周作人書法
周作人(1885.1.16—1967.5.6)原名櫆壽(后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yīng)等。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紹興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文學(xué)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xué)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杰出代表。
胡適手跡
胡適(1891.12.17—1962.2.24)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曾任北京大學(xué)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等職。胡適因提倡文學(xué)改良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lǐng)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xué)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雖與陳獨秀政見不合,但與其同為五四運動的軸心人物,對中國近代史產(chǎn)生了較為深遠(yuǎn)的影響。
老舍書法
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舍生于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xué)后,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茅盾書法
茅盾(1896.7.4—1981.3.14),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嘉興桐鄉(xiāng)人。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學(xué)預(yù)科,畢業(yè)后入商務(wù)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
蘇曼殊書法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珠海)人。原名戩,字子谷,學(xué)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jīng),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在藝術(shù)上他受李商隱的影響,代表作品如“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痹婏L(fēng)幽怨凄惻,“清艷明秀”,別具一格,在當(dāng)時影響甚大。
林徽因書法
林徽因(1904.6.10-1955.4.1),中國著名建筑師、詩人、作家。女,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誤認(rèn)為當(dāng)時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陸小曼書法
陸小曼(1903-1965年),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yè)畫師,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陸小曼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chuàng)作五幕話劇《卞昆岡》,她還諳昆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于上海華東醫(yī)院逝世,享年63歲。
胡蘭成書法
胡蘭成(1906.2.28-1981.7.25),中國現(xiàn)代作家,原名胡積蕊,小名蕊生,浙江紹興人,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代表作有《今生今世》、《山河歲月》等。
張愛玲手跡
張愛玲,中國現(xiàn)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qū)一幢沒落貴族府邸。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xué)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jié),張愛玲的房東發(fā)現(xiàn)她逝世于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她已經(jīng)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張伯駒手跡
張伯駒(1898—1982年),字家騏,號叢碧,別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中國第一大收藏家。享年84歲。張伯駒生于1898年,字叢碧。自幼天性聰慧,7歲入私塾,9歲能寫詩,享有“神童”之譽。張伯駒先生是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xué)家、京劇藝術(shù)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袁克文書法
袁克文是袁世凱的次子,1890年7月出生于朝鮮漢城。他從少年時代即有過目成誦的天賦,記憶力非一般人能比。袁克文出身在這樣高貴的門第,接受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特殊教育,這是他后來在詩詞楹聯(lián)、琴棋書畫、文物鑒賞等諸多方面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重要條件。袁克文性情散淡,寫得一手好字,與方地山、黃二南等文人雅士多有往來。但他不善理財,揮金如土,后來竟至貧寒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