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長女孫魯班簡介 全公主孫魯班生平介紹
孫魯班(生卒年不詳),字大虎,吳郡富春人。東吳大帝孫權長女,生母步夫人,全懌、全吳生母,全緒、全寄繼母。初嫁周瑜的兒子周循,周循死后,改嫁全琮,因此孫魯班又稱全公主。
譖害太子
孫魯班是孫權和步練師的長女,步練師去世后,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孫權準備立孫和的生母王夫人為皇后,但孫魯班一向憎恨王夫人,又遷怒于太子孫和。孫權臥病在床時,孫和到宗廟為孫權祈神求福,孫和妃子的叔父張休的住所靠近宗廟,便邀請孫和到家中做客,被孫魯班派人看到,她就到孫權面前誣陷說孫和不在宗廟,而是在張休家圖謀不軌。孫魯班又稱孫權生病時王夫人面有喜色,孫權聽后責罵王夫人,致使王夫人憂悶而死。王夫人死后,孫和逐漸被孫權疏遠。
全氏顯貴
孫權晚年寵愛潘夫人及幼子孫亮,孫魯班又和王夫人有隙,就多次稱頌全尚的女兒全氏。赤烏十三年(250年),孫權廢太子孫和,殺魯王孫霸,改立孫亮為太子,以全氏為孫亮的妃子。
建興二年(253年),諸葛恪被誅后孫峻輔政,孫峻平日就討好逢迎孫魯班,也因為諸葛恪有迎立孫和之意 ,將廢太子孫和遷移到新都居住,后派使者賜死孫和,孫和正妃張氏也隨之自殺。
孫亮即位后,全夫人被立為皇后,全尚被任命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接替滕胤任太常衛(wèi)將軍,加封永平侯,總領朝政。全氏一族封侯的有五人,是自東吳自建國以來外戚中最為興旺的。
饞殺朱氏
在南魯黨爭之際,孫魯班圖謀廢太子孫和,另立魯王孫霸的計劃沒有得到胞妹孫魯育的贊同,于是姐妹之間產(chǎn)生了隔閡。
五鳳二年(255年),孫儀等密謀誅殺權臣孫峻,因事情敗露,孫儀自殺。孫魯班誣陷孫魯育是孫儀的同謀,孫峻于是殺害了孫魯育。后來孫亮知道了孫魯育之死與孫魯班有關,便向?qū)O魯班詢問孫魯育的死因。孫魯班說:“我實在不知道,是朱據(jù)的兩個兒子朱熊、朱損向?qū)O峻告的密?!?/p>
孫峻死后,其堂弟孫綝把持朝政。孫亮厭惡孫綝專權,便開始追究孫魯育被害之事。降詔怒責孫綝的親信虎林督朱熊與外部督朱損當年沒有匡正孫峻誅殺魯育公主的錯誤。孫綝上表入諫求情,但孫亮不予準許,派遣左將軍丁奉誅殺了朱熊與朱損。
事敗被廢
此時,孫亮與孫綝的矛盾已經(jīng)公開化了,因此孫亮則私下與魯班公主、太常全尚、將軍劉丞(承)等討論誅殺孫綝事宜。但謀事不密,被孫亮的一個妃子知曉,那個妃子是孫綝從外甥女,于是偷偷向?qū)O綝密報此事。孫綝連夜帶兵緝拿了全尚,并派遣其弟孫恩在蒼龍門外殺害了劉承。然后舉兵包圍皇宮,命令光祿勛盂宗到宗廟祭祀先帝,召集群臣宣布廢掉孫亮,群臣十分震驚,無人敢違抗孫綝的命令。孫綝乃派遣中書郎李祟去奪取了玉璽,以詔書的形式向全國公布孫亮所謂的罪狀。尚書桓彝不肯在詔書上署名,被孫綝殺害。典軍施正勸孫綝立孫權六子瑯邪王孫休為皇帝,孫綝表示同意,于是命令宗正寫信給孫休,隨后將孫休迎回建業(yè)登基稱帝。另將廢帝孫亮貶為會稽王,送回封國;將孫魯班遷徙至豫章郡,全尚則被流放至零陵郡。
歷史評價
孫綝:“朱據(jù)先帝舊臣,子男熊、損皆承父之基,以忠義自立,昔殺小主(朱主),自是大主(全主)所創(chuàng),帝不復精其本末,便殺熊、損,諫不見用,諸下莫不側(cè)息。
錢大昕:“以二傳推之,熊、損之死,出于亮意,非由全主所譖,謂全主諉罪二人則可,謂之譖不可也。
王永平:弘、峻諸人固然作惡多端,但這背后真正的導演是全公主。其手段之毒辣、多變,與歷史上其她玩弄權術的女性相比,全公主應當排在高手的行列。因此,盡管孫權在表面上安排了以諸葛恪為首的輔政大臣,但實際上在長期的政治運作中,孫吳宮廷中已形成了以全公主為核心的宗室勢力,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孫權后期和少主孫亮時期的政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