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長是誰?如何評價西漢第一貪淳于長
淳于長,字子鴻,西漢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人。其父族雖無權(quán)勢,但母族十分顯赫:其姨娘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成帝劉鷔的皇太后;其大舅王鳳是大司馬、大將軍;二舅王譚、三舅王商、四舅王立、五舅王根和六舅王逢時,也于同一天分別被封為平阿侯、成都侯、紅陽侯、曲陽侯和商平侯,一時有"五侯"的盛名?;诖?,他20來歲便當(dāng)上了黃門郎,可以出入于宮廷之中,往來于顯貴之間。從此,他竭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千方百計地接近和討好成帝,漸漸取得了成帝的信任,很快升為衛(wèi)尉,成為九卿之一。
綜觀淳于長的一生,可以看到,他在政治舞臺上混跡十余年,于國于民毫無建樹。他的人生軌跡連接起來可以概括成一個字:貪。
他貪權(quán),貪勢,歸根結(jié)底還是貪錢。這種人占據(jù)要職,無疑使當(dāng)時的政治更加腐敗、黑暗。
正是在成帝對淳于長大見信用、淳于長大受賄賂之際,人民紛紛起來進(jìn)行反抗斗爭。永始三年(前 14年)十一月,陳留郡尉氏縣以樊首的一伙百姓組織暴動,他們殺死陳留太守,劫略官府、富戶,自稱將軍。同年十二月,山陽郡官營鐵場的手工工人蘇令等二百二十八人又奮起反抗,攻殺長吏,搶走兵庫兵器,自稱將軍。這支起義隊伍橫掃十九個郡國,殺死東郡太守、汝南都尉,震動了西漢王朝。這些農(nóng)民和手工業(yè)者的起義當(dāng)然都是當(dāng)時政治腐敗、官逼民反的結(jié)果。
而政治腐敗的原因之一不能不與包括淳于長在內(nèi)的一大批貪官污吏把持朝政有關(guān)。他們的出現(xiàn)對西漢政治的影響,就好比在本已開始腐敗的食物中添上酵母一樣,更加速了它的腐敗。因此,西漢王朝這座大廈的崩潰,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被淳于長之類的“蛀蟲”蛀空的。